分享

相州潍水河床有我先民居住的村庄(152)

 天宇楼33 2018-11-29

  滔滔潍水千百春秋,养育了古今世世代代两岸千千万万的居民。

   潍河,古称潍水,发源于莒县箕屋山。古人因水所需,都是定居沿河两岸附近。滚滚河水,如蛇似龙,蜿蜒北上,由于被冲积下来的泥土、石沙逐渐抬平河道,每遇特大洪灾,湍急流水,迅速向周边低洼区域漫延,由此而形成新的河道。历史中因河床逐渐变高而改变河道,时有发生,河东人变成了河西人不足为怪,这就是我们相州自古流传“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来由。古时人们,能力有限,任其河水泛滥漫延,古村庄时常被洪水吞没从此睡卧河床。洪水造成民众流离失所,世代深受其害,古时民众却无能为力。

   潍河沿岸的诸城、高密,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古老龙山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古有舜帝、禹帝子民居此繁衍发展;今有流传楚汉战争的韩信坝至今留存;历史上留下了诸多杰出的人物故事及历史遗迹或遗址。

   相州段电站整修,潍河泄水,沿岸河床裸露几米到几十米不等,新老河床裸露深达三五米。前些年河道清淤挖沙,昔日平摊河床,今朝凸兀孤立为丘。如点点岛屿,溪水环抱;如山东半岛,横截潍河之腰。即使,萧瑟秋风,深秋荒凉,也不减潍河风景之韵、之雅、之美。昨天滔滔潍水涛涛声长,今朝缓缓溪流环环潮落,留下沿岸层层新老河床。

   凉风冷露云满天,凸兀河床蛇盘旋,嶙峋灰土芦花荡,脚踏河床几千年?

   骑车晨练,已成习惯。带上小铁锹,骑着自行车,心急,车飞,为寻找潍河之宝。

   古老相州镇区域,先民生活,可上溯到舜禹二帝或者更早。远古先民开创了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世代繁衍,留给后人的是更多无解谜团,龙山文化文明遗迹,时被发现。

   几千年来,横渡潍水先民,会不会留下或多或少的遗物,古玉寻缘是否有相遇之缘?渺茫的思绪,如同荒凉的野草,如同随风而荡的芦花。思绪无限,恍惚飘摇,有一种希望、期望时刻在幻想。

   河床溪岸,曲折连绵,下脚蹒跚,前行脚印,有深有浅。

   对岸一片荒凉草原,几只野鸭时被惊恐飞窜;从溪坝荒原而下,是淤泥片片,如同花瓣,开着均匀的花莲;越过淤泥,是软软的沙滩,每段大小不一的砂砾,粗细有别,颜色各异,一段一段,脚下忽硬忽软;来到阶梯河岸边,已见嶙峋锈斑的灰土,随时在塌陷于河岸,脚下应该是古老的河漫滩。

   前行大概三五百米,各种鹅卵石迷惑着双眼,除散落河滩的大小破碎青砖,没有别的发现。首先的迷惑,为啥有这么多青砖?也许破四旧时民众当垃圾倒入河中,是否?没去多想。潍水拍打着河岸,我却空空双手,思绪眉间。难道是找错了地方?为啥找不到一点点的历史残留之物?抗战时期,歼灭日本军一个连于潍河;解放相州时,歼张步云土匪于潍河;相州巴山民众自古往来互动密切,穿行于潍河千年;古时民众洗衣、戏水于潍河岸;多少个传说,大脑在飞速旋转。难道是找错了地方?难道跟古物无缘?迷茫无序,无缘无怨,还是拍下这少见的潍河凸兀之美景,留为纪念。

   心悦美景,顿然开悟!人有稠密,物有稀疏。途经过区域是不是古时的无人区?转身掉头,往回撤,决定去找寻距离相州镇驻地镜像区域。根据自己对相州镇远古历史的了解,以及东西通行的古路位置,思绪中决定,应该去古人经常同行的区域寻找。定向搜寻,或许能有缘巧遇古人遗留在潍河的遗物。听说挖沙时从河里挖出陶器,都被摔破丢弃,哪怕我能遇到一两件,就是残缺物件也能自圆心愿,真无太多贪婪之求。

   幸亏是今天休班,早晨饭吃不吃就无所谓了,只要能有缘找到古人的遗留物,暂且晚回。来回迂回近一千米,又回到了原地!骑车继续北进,时不时瞅着一公里外的相州驻地,盘算着从哪里下道,继续沿河岸探寻。

    裸露的古河滩有黄泥、有沙地、有锈迹斑斑的沙泥混合层;有灰土层,坚实密致,沿岸裸露却是千疮百孔而坚韧连绵。还有不知道姓名的粗大树干横卧河底,有的已经腐烂,有的木质似乎趋向硅化。河岸只能目测一米宽的古河床,由于河水潮落,上下留下三五阶梯断层,参差不齐,随河道曲折蜿蜒。

    眼前的青砖越来越多,在这一米宽的河岸随处可见。破碎的青砖,厚薄、大小、宽窄不一,完整者无几。青砖,一般认为是坟砖,没啥兴趣,抱回家个坟砖有啥意义?原因,村庄嘎啦随处可见,现在某些七十年代以前的房屋,还有完整的明清时期坟砖。也不敢去为秦砖汉瓦拉近关系,心中却是少有迷惑,为啥沿岸的青砖形无伦次?

  双目聚神,细细搜寻经过的每一米沿岸区域,似感在探雷的感觉,谨慎周密行缓,不舍得放过每一寸土地。心中的喜悦,来自搜寻到第一个残次碗底!喜欢收藏,对古物多少有一定的了解。碗底到手,反复反正面观之,估计是唐宋时期或者是更早时期的产物。即使是个残破碗底,油然欣喜也是特别的喜欢。后悔急于捡取,没拍下初始卧在河床的原籍留念。因此收获,搜寻更加执着仔细。

   豁然思维的转变,庆幸果断身转,目随境变,眼前一段距离的发现,只能用目瞪口呆表言。一件远古的残缺红陶,脑海中浮现的是古老文化龙山的先民,惊喜中有不解的迷惑,到底是不是龙山的产物?古陶碎片越来越多,不同器型的残片,在南北一米乘以五百米的区域,捡到了近一百片大小陶片。沿河退潮表面裸露,瓷片有如此之多,是什么原因?关键是红、黑、大、小、厚、薄、纹饰、估计形态各异的陶片,破碎青砖在河岸滩稀疏散布。

   由于时间原因,陶片的数量原因,只好恋恋不舍的撤回。或许只有我稀罕此物,他人谁会稀罕这些破烂!但是,痴迷贪婪之心,尽快回来继续搜寻!

   当我再次回来搜寻下一段区域的时候,又找到了几十块陶片。陶片裸露如此之多,这个时候心中有了坚定大胆的猜想,古河床有我先民居住的村庄。横卧的大树在河中央,坚固凸兀的河床,密集分布的各种异形陶片,沿岸散落大小厚薄不一的青砖,非村庄,无解!瓷片中有红陶、有黑陶。关键还有超薄的陶片,这不就是龙山文化陶器的特点吗?陶片的发现,不单凭是南北走向的岸边,还有凸兀深入到河中心的“半岛”,这就说,在某个区域,陶片散落整个河床,古玉寻缘认定这里存在龙山文化!

   相州区域,处在悠久的龙山文化范围。在没出台探测结果前,我们只能认为是远古先民文明文化。是大汶口文化还是龙山文化?还是更远?还是商周秦汉文化?只好期待专家给予真实的答案。

   清澈见底的潍水河畔旁,有我淳朴憨厚的远古先民村庄。

   碧天方晴,老弱喜容,婀娜蹁跹,与世无争。水润土沃,黄土田耕,粟籽粒粒,谷穗迎风。芒鞋朝露,汗水颜红,骨针穿梭,麻布衣行。尖底瓶盛满潍水,立陶鼎燃起炊烟。阴阳土火交融,青烟袅袅,古窑制品有黑有红。月移风影动,溪流水浅清,青春男女相依古树下,情深影动!

   今逢盛世,普天同庆。中华文化,缘遇龙山。仰吾先民,世代传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