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伽墓发现“诡异”石榻,为何成陕博的镇馆之宝,只因一个原因

 历史解密坊 2018-11-29

在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有一件石质的镇馆之宝,它似床非床,似椅非椅,专家们称之为石“榻”。关于这件石“榻”,很多读者都表示不理解,看起来如此普通的石“榻”,怎么会成为宝贝呢?所以今天小编就来给您揭秘,看看这件石“榻”的身上隐藏的秘密,也许你就明白它的珍贵之处了!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2000年,这件石“榻”出土于西安市北郊的安伽墓。安伽是南北朝时期北周(也叫后周,后来被杨坚篡位建立大隋)的一个官员,身份也很特殊,他是一个粟特人,来自西域的温那沙国,也就是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一带,这在《周书》中也有记载:“粟特国,在葱岭之西,盖古之奄蔡,一名温那沙”。

另外,安伽所担任的职位在历史也很少见,叫做“萨保”,主要负责管理中原地区所有的粟特人,就像是现在的“大使馆”一样,不管是经济贸易,还是文化传播,甚至是宗教祭祀都和安伽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墓志铭的记载,安伽于公元579年去世,也就是在他死后两年,北周就灭亡了。而且历史上对于安伽的记载也并不多,所以安伽墓就成了研究后周历史的重要资料。而墓葬内的所有文物,自然也就都具有极高的历史意义,其中最有价值的就是这件石“榻”了。

这件石“榻”长约2米,宽约1.5米,并且围有石刻的屏风,故称围屏石榻。榻这种家具在当时主要用于休息,吃饭或者读书,直到现在,在我国北方的一些地区,榻也依然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家具。那么这件围屏石榻的价值体现在哪里呢?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石榻上雕刻有丰富的绘画,虽然内容详细而庞杂,不管是人物,还是事物,再细小的物体,在画师的笔下,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体现了当时画匠高超绘画艺术水平。

更重要的是,绘画的内容不仅仅有“人间”,而且还有“天上”和“地下”,所涉及的范围也包括了歌舞,祭祀,餐饮和涉猎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从这些绘画中,我们不难看出当时的社会风俗和文化特点,因此这就弥补了由于史料缺失,给历史研究带来的困难。另外,专家们还从这些绘画中发现了一个秘密。

这个秘密就是墓主人安伽的相貌。专家们通过研究和分析,发现在这些绘画中,有一个“人物”反复的出现,几乎在每个场景中都有,因此专家们推断他就是墓主人安伽。于是,专家们又通过现代的科技手段,还原了安伽的相貌,证明画中频繁出现的人物,确实是墓主人安伽。

读者们看到这里,应该明白为什么这件石榻能成为镇馆之宝了吧。安伽和他的墓葬,以及这件石榻,所代表内涵就是:中西文化的一种交流和融合,它对于研究后周那段历史发展,有着极为重要作用,如果说它是一件立体的北周史,都一点不过分,这件石榻,真的是华夏考古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珍贵文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