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响家长教养方式的因素分析

 木香草堂 2018-11-29
影响家长教养方式的因素分析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卢 静 谭琳琳

(南宁市第十四中学 530023

摘要:为了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养方式的关系、影响家长教养方式的因素以作好学生的教育工作。我们用问卷对308名初中生和246名家长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家庭环境好、学历高的家长有更多接受新鲜理念的条件与机会、教育观念较为科学,也能用比较好的方式教养孩子;父母的离异影响着他们对待孩子的态度与方式,尤其对母亲教育方式的影响更大,离异的父母更多采用“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父母的教养方式也与学生年级有关,高年级的母亲不会过多地“干涉和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但也少了些“情感温暖”,由于升学压力的影响,家庭氛围变得沉闷,父母的人才观也趋向单一。

关键词:初中生、教养方式、教育观念

一、问题的提出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孩子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1。父母通过教养孩子的活动,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影响家庭教育方式的因素很多,如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教育对象等等。而作为教育者即教育方式的载体或执行者的父母自身的素质和条件,对教育方式的影响是最直接、最关键的。

上世纪40年代迄今,国外学者既从社会文化背景、社会阶层、社会经济地位及父母体验到的压力和社会支持等家庭系统以外更广阔的层面出发,又从家庭系统内部的一些因素,从孩子特征入手,较全面地探讨了家庭教养方式和教养行为的影响因素。如,巴斯顿的研究发现,美国、法国和日本这三个国家的母亲对孩子注视他人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在集体价值取向的日本,母亲鼓励并引导孩子注视他人的行为;而在个人价值取向的美国和法国,母亲对孩子注视他人的行为没有明显反应2。又如,Chamberlin(1974)Lytton(1980)MintonLevine(1971)等的研究证实,白人中产阶层的父母更多地对孩子使用建议和解释,更多地对孩子的需求作出应答,且更经常地提供积极而非否定的反馈;而较低阶层的父母更倾向于使用强制和权力介入,对孩子自由更多加以限制3。再如,Cox(1987)发现,与非抑郁的母亲相比,抑郁的母亲与孩子的交往质量差,更多忽视孩子的要求,更多使用控制的手段4Mcloyd(1994)发现,处于压力中的父母自我效能感差,对孩子的温情较少,缺乏耐心和参与,提供的帮助也较少,对孩子的消极控制较多,容易受到激惹5Martin(1975)发现,父母和孩子的性别影响父母对待孩子的方法,与孩子异性别的父母比与孩子同性别的父母对孩子更仁慈、少严厉且更允许孩子自由。还有研究指出,孩子的行为特征,如活动量影响父母的教养行为,活动过度的孩子的母亲比正常孩子的母亲有更多的指令和否定性6。孩子的气质也影响父母的教养行为,困难型气质的孩子容易与母亲发生冲突,这增加了母亲的控制,继而增加了孩子问题行为的可能性7

而国内学者大多从80年代开始涉足家庭教养方式这一研究领域。起初的研究较为零散,取向较为单一。或从孩子性格入手,或从孩子心理卫生入手,探求有利于孩子心理发展的家庭教育形式。进入90年代,随着国际交流的快速发展,发展心理学领域的一些新流派、新理论、新研究模式日渐为我国学者了解和接受。在考虑与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他们逐渐将新思路、新信息运用到家庭教养的研究中,使我们的研究既紧跟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又很快深入到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层面,呈现出不少新的特点。此外,我国的研究者也关注家庭环境、关注父母所处的文化背景,试图从家庭系统内和系统外的因素理解父母的教养行为。如王耘等研究了不同家庭类型、家庭经济收入状况等因素对母亲抚养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家庭结构是影响母亲抚养行为的重要变量,主干家庭母亲的抚养行为总体上优于核心家庭的母亲8。张文新比较了城乡两种文化背景对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结果发现,父母的教育方式存在城乡差异,城市青少年的父亲对孩子有更多的情感理解与温暖;城市母亲与农村母亲在对孩子的情感温暖与理解方面没有差异,但对孩子的干涉、保护、否认拒绝、惩罚严厉更多9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南宁十四中初中阶段孩子的父母的家庭教养方式、教育观念以及二者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并对影响家长教养方式的因素进行分析,为做好初中生心理辅导工作,改善家长的教育方式提供科学依据。 

二、方法

(一)被试

本研究选取南宁市十四中初中学生及学生家长(父亲或母亲其中之一)为被试,每个年级抽取两个班。回收学生问卷331份、家长问卷280份,其中有效问卷学生308份、家长246份,有效配对(学生问卷与家长问卷配对,且两份问卷都为有效问卷)232对。

(二)材料

1、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EMBU1980年由瑞典Umea大学精神医学系C.Perris等人共同编制用以评价父母教养态度和行为的问卷。1993年我国临床心理工作者岳冬梅等人对EMBU进行了翻译修订,从父亲教养方式中抽取6个主因子:F1(情感温暖、理解)、F2(惩罚、严厉)、F3(过分干涉)、F4(偏爱被试)、F5(拒绝、否

认)、F6(过度保护),共包括58个条目;从母亲教养方式中抽取5个主因子:M1(情感温暖、理解)、M2(过干涉、过保护)、M3(拒绝、否认)、M4(惩罚、严厉)、M5(偏爱被试),共包含57个条目。量表采用四等级记分,选择“从不”到“总是”四等级分别积1-4分。考虑到我校目前初中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父母偏爱被试”因子不予计分,但仍放入问卷进行测试,以保证量表的完整性。本测验量表父母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020.709

2、家长的教育观念以及教育方法测试采用自己编制的《家庭教育情况调查问卷》(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906)。测试指标为:J1家庭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J2家长的人才观(父母对人才价值的取向和对子女成长的价值取向)J3亲子观(父母对子女和自己相互关系的基本看法)、J4儿童观(包括父母对子女的权利、地位以及对子女发展规律的观点)、J5教子观(主要反映父母对家庭教育在孩子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父母对自己的角色和职能的认识)、J6家长接受新鲜理念的程度和方式。

(三)结果处理

采用Microsoft visual foxpro 6.0Spss 11.5 for window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一)父母教养方式类型与家庭教育情况调查问卷测验各因子的相关分析

1、父亲教养方式类型与家庭教育情况调查问卷测验(父亲)各因子的相关分析

1 EMBU父亲量表各因子与家庭教育情况调查问卷(父亲)各因子的相关系数表

J1 J2 J3 J4 J5 J6

F1 .263* .121 .288* .101 .250 .117

F2 -.407** -.297* -.375** -.232 -.207 -.140

F3 -.197 -.103 -.325** -.126 -.017 .097

F4 -.101 .223 .345 .596 .436 -.180

F5 -.300* -.159 -.427** -.098 -.130 -.086

F6 -.079 -.068 -.038 -.037 .056 .220

注:“*”表示p0.05; *”表示p0.01

由表1可知,J1(家庭环境)与F1(情感温暖、理解)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F2(惩罚、严厉)、F5(拒绝、否认)存在显著的负相关;J2(人才观)与F2(惩罚、严厉)存在显著的负相关;J3(亲子观)与F1(情感温暖、理解)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F2(惩罚、严厉)、F3(过分干涉)、F5(拒绝、否认)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2、母亲教养方式类型与家庭教育情况调查问卷测验(母亲)各因子的相关分析

2 EMBU母亲量表各因子与家庭教育情况调查问卷(母亲)各因子的相关系数表

J1

M1 .316**

M2 .045

M3 -.163

M4 -.114

M5 .035

J2 J3 J4 J5 J6 .128 .372** .231* .091 .262** .029 .011 -.108 .104 .050 -.014 -.180 -.148 -.034 .030 .015 -.205** -.202* -.075 -.042 -.274 -.090 -.307 -.131 .086

注:“*”表示p0.05; *”表示p0.01

由表2可知,J1(家庭环境)与M1(情感温暖、理解)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J3(亲子观)与M1(情感温暖、理解)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M4(惩罚、严厉)存在显著的负相关;J4(儿童观)与M1(情感温暖、理解)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M4(惩罚、严厉)存在显著的负相关;J6(家长接受新鲜理念的程度和方式)与M1(情感温暖、理解)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二)父母的文化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教育情况的关系

1)为了了解初中生父亲文化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教育情况的关系,将父亲文化水平分为“大学以上(含大学)”和“高中(含高中)以下”两类,分析父亲两类文化水平在教养方式、家庭教育情况上是否有差异,结果见下表:

3 父亲不同文化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教育情况的比较表

J1 J2 J3 J4 J5 J6 F1 F2 F3 F4 F5 F6 M1

高中以下 大学以上 高中以下 大学以上 高中以下 大学以上 高中以下 大学以上 高中以下 大学以上 高中以下 大学以上 高中以下 大学以上 高中以下 大学以上 高中以下 大学以上 高中以下 大学以上 高中以下 大学以上 高中以下 大学以上 高中以下

M 3.7673 3.8865 3.7563 3.9006 3.8537 3.9087 3.3566 3.5578 4.0068 4.1025 3.4936 3.6812 2.6164 2.7736 1.6257 1.5092 2.1035 2.0748 1.8778 1.7333 1.5909 1.5744 2.2022 2.1038 2.9412

S .5588 .6369 .3305 .3381 .4201 .4485 .3429 .4240 .3941 .3677 .5968 .5546 .5469 .5565 .5637 .4407 .4340 .3823 .6656 .7545 .5740 .4818 .5355 .5596 .5664

t -1.243 -2.688 -.798 -3.108 -1.650 -2.100 -.1970 1.528 .560 .629 .253 1.408 -.448

p .215 .008* .426 .002* .100 .037* .050* .128 .576 .533 .800 .160 .655

M2 M3 M4 M5 YZJF MZJF ZJF

大学以上 高中以下 大学以上 高中以下 大学以上 高中以下 大学以上 高中以下 大学以上 高中以下 大学以上 高中以下 大学以上 高中以下 大学以上 2.9782 2.3192 2.3376 1.7872 1.7973 1.5379 1.4358 2.2353 1.8364 2.0320 2.0205 2.1467 2.1545 3.6902 3.8542 .5834 .4419 .4272 .6370 .5735 .5994 .3981 .8433 .8655 .3337 .2826 .3066 .2444 .2815 .3099

-.327 -.129 1.694 1.443 .247 -.182 -3.188

.744 .897 .093 .157 .806 .856 .002*

注:“*”表示p0.05; *”表示p0.01

由表3可知,如果将学生父亲的学历分大学(含大学)以上组和高中(含高中)以下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组在J2(人才观)、J4(儿童观)、J6(家长接受新鲜理念的程度和方式)、F1(情感温暖、理解)、ZJF(家庭教育情况调查问卷总均分)项目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余并无显著差异。

2)为了了解初中生母亲文化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教育情况的关系,将母亲文化水平分为“大学以上(含大学)”和“高中(含高中)以下”两类,分析母亲两类文化水平在教养方式、家庭教育情况上是否有差异,结果见下表:

4 母亲不同文化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教育情况的比较表

J1 J2 J3 J4 J5 J6 F1 F2 F3 F4

高中以下 大学以上 高中以下 大学以上 高中以下 大学以上 高中以下 大学以上 高中以下 大学以上 高中以下 大学以上 高中以下 大学以上 高中以下 大学以上 高中以下 大学以上 高中以下

M 3.7882 3.9130 3.7967 3.9087 3.7878 3.9475 3.4175 3.5603 4.0316 4.1203 3.5163 3.7044 2.6889 2.7528 1.5758 1.5182 2.0735 2.0884 1.8174

.5710 .6157 .3463 .3354 .4220 .4591 .3770 .4241 .3874 .3624 .5633 .5476 .5174 .5811 .5146 .4532 .4014 .3898 .6492

S

t -1.538 -2.387 -2.625 -2.528 -1.764 -2.503 -.866 .987 -.316 .185

.125 .018* .009* .012* .079 .013* .387 .324 .752 .854

p

F5F6M1M2M3M4M5YZJFMZJFZJ;大学以上高中以下大学以上高中以下大学以上高中以下;-.2902.294-.026-.458-1.0.772.022*.979.647.308.87;注:“*”表示p0.05;*”表示p0.0;由表4可知,如果将学生母亲的学历分大学(含大学);(三)父母的婚姻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教育情况;为了了解初


F5 F6 M1 M2 M3 M4 M5 YZJF MZJF ZJF

大学以上 高中以下 大学以上 高中以下 大学以上 高中以下 大学以上 高中以下 大学以上 高中以下 大学以上 高中以下 大学以上 高中以下 大学以上 高中以下 大学以上 高中以下 大学以上 高中以下 大学以上 1.7714 1.5700 1.5876 2.2230 2.0737 2.9626 2.9646 2.3239 2.3478 1.7455 1.8203 1.4608 1.4696 2.0818 1.9200 2.0616 1.9975 2.1498 2.1523 3.7286 3.8719 .8552 .5286 .4981 .5480 .5580 .5061 .6161 .4379 .4281 .5308 .6339 .4731 .4587 .8063 1.0080 .3267 .2799 .2617 .2628 .2938 .3097

-.290 2.294 -.026 -.458 -1.022 -.157 .541 1.417 -.065 -3.235

.772 .022* .979 .647 .308 .875 .592 .141 .948 .001**

注:“*”表示p0.05; *”表示p0.01

由表4可知,如果将学生母亲的学历分大学(含大学)以上组和高中(含高中)以下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组在J2(人才观)、J2(人才观)、J3(亲子观)、J4(儿童观)、J6(家长接受新鲜理念的程度和方式)、F6(过度保护)、ZJF(家庭教育情况调查问卷总均分)项目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余并无显著差异。

(三)父母的婚姻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教育情况的关系

为了了解初中生父母婚姻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教育情况的关系,将父母婚姻状况分为“离异”和“正常”两类,分析父母婚姻状况在教养方式、家庭教育情况上是否有差异,结果见下表:

5 父母的婚姻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教育情况的比较表

J1 J2 J3 J4 J5

离异 正常 离异 正常 离异 正常 离异 正常 离异 正常

M 3.6667 3.8646 3.7653 3.8766 3.8667 3.8871 3.4591 3.5075 4.0536 4.0852

.6928 .6115 .4819 .3266 .4542 .4538 .3951 .4161 .4304 .3707

S

t -1. 309 -1.424 -.197 -.499 -.369

.192 .156 .844 .618 .713

p

F1 F2 F3 F4 F5 F6 M1 M2 M3 M4 M5 YZJF MZJF ZJF

离异 正常 离异 正常 离异 正常 离异 正常 离异 正常 离异 正常 离异 正常 离异 正常 离异 正常 离异 正常 离异 正常 离异 正常 离异 正常 离异 正常 离异 正常 3.6465 2.6184 2.7368 1.7179 1.5152 2.1100 2.0796 1.8444 1.7867 1.7278 1.5607 2.1758 2.1277 2.8192 2.9782 2.3223 2.3362 2.0583 1.7646 1.7240 1.4344 2.1333 1.9733 2.1349 2.0114 2.2973 2.1367 3.7631 3.8198 .5464 .5469 .5604 .6933 .4421 .3889 .3969 .7860 .6986 .6858 .4823 .5629 .5535 .4998 .5825 .4493 .4293 .6685 .5733 .6369 .4260 1.0488 .8233 .3830 .2895 .3693 .2443 .3878 .3087

-.908 2.192 .398 .212 1.718 .470 -1.262 -.172 2.602 3.376 .480 1.635 2.456 -.730

.365 .029* .691 .834 .087 .639 .208 .864 .010** .001** .634 .104 .015* .466

注:“*”表示p0.05; *”表示p0.01

由表5可知,父母是否离异在F2(惩罚、严厉)、M3(拒绝、否认)、M4(惩罚、严厉)、MZJFEMBU母亲分量表总均分)项目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余并无显著差异。

(四)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教育情况在年级间的差异

6 各年级学生家长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教育情况比较表

年级 八 九

J2M3

J1J2M1M2M3M4ZJF

M2

标号说明:标号所在位置说明在该项目上两年级间的差异显著,p0.05;无标号说明没有显著差异,p>0.05

7 各年级间有显著差异的项目平均数比较表

七 八 九

3.9936 3.8219 3.7026

3.9445 3.8028 3.8231

3.0787 2.9515 2.8678

2.2829 2.2914 2.4181

1.6346 1.8581 1.8890

1.3783 1.4823 1.5237

3.7672 3.7854 3.8707

由表6、表7可知,七年级与八年级在J2(人才观)、M3(拒绝、否认)项目上存在显著差异,在J2上七年级的水平优于八年级,在M3上低于八年级;七年级与九年级在J1(家庭环境)、J2(人才观)、M1(情感温暖、理解)、M2(过干涉、过保护)、M3(拒绝、否认)、M4(惩罚、严厉)、ZJF(家庭教育情况调查问卷总均分)项目上存在显著差异,在J1J2M1上七年级优于九年级,在M2M3M4ZJF上低于九年级;八年级与九年级在M2项目上存在显著差异,九年级优于八年级。

四、讨论

通过对308名初中生和246名家长的调查和分析,在本研究范围内可以看出:

(一)父母教养方式类型与家庭教育情况调查问卷测验各因子的相关分析

1J1(家庭环境)与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J3(亲子观)与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父母的“惩罚、严厉”存在显著负相关;

这可能说明家庭条件较好的父母生活的质量和情趣都较高,所以也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心理需要,更多地给予孩子“情感温暖、理解”。持较为科学的亲子观的父母能够比较全面地看待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较为周全地考虑孩子的需要,也就能更多地给予孩子“情感温暖、理解”,较少地“惩罚、严厉”

2J1(家庭环境)与父亲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存在显著的负相关;J2(人才观)与父亲的“惩罚、严厉”存在显著的负相关;J3(亲子观)与父亲的“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这可能说明家庭环境不好的父亲由于生存压力较大,加上没有更多机会接受比较合理的教育理念,在面对子女时,他们往往更容易忽略孩子的情感需求,采取强硬、粗暴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态度。同样,持较为科学的亲子观的父亲,不会过于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孩子的身上,对待孩子的态度较为民主,也不会过分地“干涉”、“拒绝、否认”。

3J4(儿童观)与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母亲“惩罚、严厉”存在显著的负相关;J6(家长接受新鲜理念的程度和方式)与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这可能说明持较为科学的儿童观的母亲更注重孩子的权利、地位以及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看待孩子,在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也会表现出更多的“情感温暖、理解”,自然也不会过多地采取“惩罚、严厉”的教育方式。能不断地接受新鲜理念的母亲可以与孩子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和爱好,能够与孩子之间产生更多的共性和默契,自然也会对孩子表现更多的“情感温暖、理解”。 (二)父母的文化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教育情况的关系

高学历的父母与低学历的父母相比,在J2(人才观)、J4(儿童观)、J6(家长接受新鲜理念的程度和方式)、ZJF(家庭教育情况调查问卷总均分)项目上存在显著差异;

在信息化社会中,各种信息、知识通过电视、报纸、广播尤其是网络等媒体在社会上广泛传播。高中(含高中以下)水平的家长可能会因为缺乏接受新鲜理念的意识与主动性,或者忙于生计奔波,或者受家庭条件的限制无法接受更多先进的教育理念,所以他们更愿意打牌搓麻聊天,即使看报看电视,他们关注更多的可能是与自己生计相关联的资料和信息、娱乐八卦内容等等。所以在接受新鲜理念的程度上高学历的家长要比低学历的家长要好,方式也较多。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公民的文化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高中(含高中以下)水平的家长可能会由于认识不到社会发展所出现的新情况对其子女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对子女成材的期望比较单一,在人才观上并没有高学历家长那么科学与全面,如他们更多地认为“乖巧服从的孩子才是好孩子”“读书多不如赚钱多有本事”。

也因为这些家长的文化水平不高,而且也不会主动地去学习、也很少有机会让他们去学习,可能会使他们认识不到孩子的发展规律和个性特点,更不会考虑依据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来教育孩子,这样就可能形成“只要他吃饱睡好不犯事,他那么大了,我不想管也管不了”的放任自流的教育态度或采用“老子的话不听也得听,不听就打到听为止”的粗暴方式。在儿童观上同样没有高学历家长那么科学与全面。

F1(情感温暖、理解)项目上只有父亲存在文化程度上有显著的差异。这可能说明父亲们更多地承担在外为生计奔波的责任,和孩子的交流机会不多,低学历的父亲又因为自身文化水平有限,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而高学历的父亲可能更容易用语言和姿态表示对子女的喜欢,经常赞扬子女,能够谅解子女的过错,尊重子女的意见,参与子女活动并为其成功而骄傲。母亲无论学历高低,他们一般比父亲更多地担负起照顾孩子饮食起居的琐碎责任,跟孩子的交流更为频繁,所以在情感温暖、理解上差异不大。

J3(亲子观)、F6(过度保护)项目上只有母亲存在文化程度上有显著的差异。这可能说明高学历的母亲对孩子爱更为理性,而低学历的母亲更多的是出于一种盲目的母爱,这就产生较为明显的亲子观上的差异。对比高学历的母亲,低学历的母亲在家中地位并不高,父亲在家中的地位更为权威,所以也更表现出对孩子的过度保护。

(三)父母的婚姻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教育情况的关系

父母是否离异在父母的“惩罚、严厉”上、母亲的“拒绝、否认”、MZJFEMBU母亲分量表总均分)项目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余并无显著差异。

在家庭中,父亲、母亲和孩子构成稳固的三角关系,在教育的问题上也是如此。如果父母因为离异失去,教育三角关系变成两角,就会导致一方和孩子的接触增多、冲突增多、矛盾增多。而且,夫妻双方在家庭中本来互为情绪发泄的渠道之一,如果离异,就会导致这一渠道转嫁到孩子身上,孩子稍有过失,动辄打骂,造成孩子自尊心的受损和逆反心理的增强,这反而使得父母更多地运用更为粗暴的“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 而母亲的“拒绝、否认”、MZJFEMBU母亲分量表总均分)项目上存在显著差异,可能是因为许多离异母亲在离异之后,在生理、心理、经济等原因比父亲承受更大的压力,加上对配偶的失望情绪转为对孩子的极大期望,往往就采取不科学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认可和包容度降低,更多地“拒绝、否认”孩子。 (四)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教育情况在年级间的差异

父母的教养方式也与学生年级有关。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社会化的加强,孩子对自己的言行有了一定的约束,表现得更懂事,但与母亲的交流也会变少。所以母亲不会更多地“干涉和保护”也更少“拒绝、否认”自然 “惩罚、严厉”也会较少,可也少了一些“情感温暖”的表现。而随着年级的增长,升学压力逐渐增大,父母会不自觉地表现出对孩子升学的担忧,对孩子的期望更多的集中在孩子的成绩上,对其它方面素质的发展要求淡化,存在着单一的人才观,整个家庭环境会因为频繁地论及成绩与升学变得较为沉闷和压抑。

五、结论

(一)J1(家庭环境)与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J3(亲

子观)与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父母的“惩罚、严厉”存在显著负相关;J1(家庭环境)与父亲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存在显著的负相关;J2(人才观)与父亲的“惩罚、严厉”存在显著的负相关;J3(亲子观)与父亲的“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存在显著的负相关。J4(儿童观)与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母亲“惩罚、严厉”存在显著的负相关;J6(家长接受新鲜理念的程度和方式)与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其余项目间的并无显著相关。

(二)高学历的父母与低学历的父母相比较,在J2(人才观)、J4(儿童观)、J6(家长接受新鲜理念的程度和方式)、ZJF(家庭教育情况调查问卷总均分)项目上存在显著差异;高学历的父亲与低学历的父亲相比较,在F1(情感温暖、理解)项目上有显著的差异。高学历的父亲与低学历的父亲相比较,在J3(亲子观)、F6(过度保护)项目上有显著的差异。其余项目间的差异并不显著。

(三)父母是否离异在父母的“惩罚、严厉”上、母亲的“拒绝、否认”、MZJF

EMBU母亲分量表总均分)项目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余并无显著差异。

(四)七年级与八年级在J2(人才观)、M3(拒绝、否认)项目上存在显著差异,在J2上七年级的水平优于八年级,在M3上低于八年级;七年级与九年级在J1(家庭环境)、J2(人才观)、M1(情感温暖、理解)、M 2(过干涉、过保护)、M3(拒绝、否认)、M4(惩罚、严厉)、ZJF(家庭教育情况调查问卷总均分)项目上存在显著差异,在J1J2M1上七年级优于九年级,在M 2 M3 M4 ZJF上低于九年级;八年级与九年级在M 2(过干涉、过保护)项目上存在显著差异,九年级优于八年级。

1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J].南京师大;3JoanE.Crusec,HughLytton4侯静,陈会昌.亲子互动研究及其进展[J].心理;5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6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J].南京师大;8王耘.家庭环境对母亲抚养行为的影响[J].心理;9张文新.城乡青少年父母教育方式的比较研究[J]


1 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Nov,2002,(6). 2 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p114

3Joan E.Crusec,Hugh Lytton(1988),Socialization and Family,in Social Development:History,Theory,and Research,Springer-Verlag. P205

4 侯静,陈会昌.亲子互动研究及其进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2,(2).

5 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p117

6 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Nov,2002,(6). 7 侯静,陈会昌.亲子互动研究及其进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2,(2).

8 王耘.家庭环境对母亲抚养行为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4).

9 张文新.城乡青少年父母教育方式的比较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3).

 http://3y./bp_8hnfb828xz6msol1o44s_3.html

 影响家长教养方式的因素分析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