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传统医药日」中药大“变身”

 小草回香 2018-11-29

「世界传统医药日」中药大“变身”

导读:

「世界传统医药日」中药大“变身”

每年的 10月22日为 “ 世界传统医药日 ” 。 1991年12月12日,42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北京召开的国际传统医药大会上,一致决定将大会的开幕日定为每年的世界传统医药日,并写进《北京宣言》。 中医中药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历史悠久却如陈酿般越品越香,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近些年来得到了普遍的关注和发展应用。纵观历史长河不难发现,一切事物如果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去发展去创新提升就会被逐渐淘汰和取代,而中医药文化能够长久不衰得益于人们对它的不断应用和积累总结,现在的中药已经不仅仅用于治病,而更多得被人们用来防病,也可以说,中医药保健已经成为一种理念和生活方式进入中国人生活的大街小巷、千家万户。

中医由来

「世界传统医药日」中药大“变身”

「世界传统医药日」中药大“变身”

如果说治病的过程是一场“战斗”,把医生比作“战士”,那么中医的治病原则和理论就是“兵法”,中药就是“武器”,“战斗”能否获胜就看“兵法”对不对、“枪法”准不准,中药在治病过程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贵,而中国传统医学,即中医学,体现的就是“阴”与“阳”的相互制约与平衡,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和”字文化。


「世界传统医药日」中药大“变身”


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某些食物能减轻或消除某些病症,这就是发现和应用中药的起源。最先被发现的多为植物类,所以中药也被称为草药,后来也有大量动物类(如:全蝎、蜈蚣、僵蚕等)、矿物类(如:石膏、磁石、朱砂等)中药材被发掘。

中药典籍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出自汉代,由于作者不详,故假托神农之名,作者将365种药物按照上、中、下分为三类,俗称“三品分类法”,以应“天地人”三才。而后,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又首创了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本草的代表作,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整理和补充了《本经》。

【引文】《本经·序录》中即言:“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久服不伤人;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

「世界传统医药日」中药大“变身”

▪ 唐代的《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方组织编纂修订的具有药典性质的本草著作,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其特色之处是将药物图谱收录书中,开创了图文对照法的先例。

▪ 宋代本草代表作《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集宋以前本草之大成,作者唐慎微,该书图文对照,方药兼收,医药结合,资料详实,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 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简称《纲目》),全书共52卷,载药1892种,绘药图1100余幅,附方11000余首,将本草学的发展提高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在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后经赵学敏整理补充后,清代著有《本草纲目拾遗》(简称《纲目拾遗》),其新增716种药材,创古本草增收新药之冠,极大地丰富了本草学。

▪ 当代本草之代表作《中华本草》全面总结了2000余年来传统药学的成就,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而且对我国传统医药走向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世界传统医药日」中药大“变身”

中药换角

▪ 角色的转变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和人们文化水平的整体提升,使得中药从自然界中与人类并存的可食物种,转变成被人们认识并用来治疗和缓解病痛的药材,进而提升为治未病的好帮手。中药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不断变换,就像是 “群众演员-配角-重要配角”的步步提升,这不仅体现出生活水平的提高,更能看出人们思维上的一种转变。

▪ 角度的变换

对于广大人民群众,在这几十年国家的快速发展中,经济的发展带动科技的发达,人民的收入提高了,信息和途径的多元化使得很多事情都成为可能。而“中药”也不再是一个让非专业人士被动认知的名词,药品不再是托人才能买到,于是走在街上,药店里随处看得见摸得着的药品,让人们对中药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这种“被动接受-主动认知-学以致用”的思维角度转变使得人们有了基本的健康意识,“保健”、“养生”的词汇跃然于大街小巷。人们的意识变了,用中医思想来概括就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学会用中药来防病。

中医药保健

1、保健思想

未病先治,既病防变(治未病门诊位于B座一层)

2、保健方式

1、贴敷(如:冬病夏治—三伏贴,夏病冬治—三九贴) ;

2、熏蒸(如:本院固定成方熏蒸二号外用通利关节活血散瘀止痛) ;

3、膏方(如:秋季润肺的秋梨膏,冬季滋补的阿胶膏) ;

4、水煎剂(根据个人体质及防治需要进行组方,针对性调理,满足个体差异);

5、泡浴 ;

6、药酒等。

3、保健注意

中药保健或中医保健应经过中医医师诊断指导后实施适宜的保健,切勿盲目跟风,以免适得其反!

中药小知识


「世界传统医药日」中药大“变身”

中药煎煮有规则,铁锅入煎切勿尝;

冷水先泡半小时,盖过药面2厘米,

大剂量和质松泡,适度加水看情况;

煎药时间看药性,一般应为半小时,

解表清热芳香药,沸腾再煎二十分,

滋补药用大火煮,沸后再改小火熬,

煎时搅拌两三次,四至六十分钟停;

一剂中药一天用,前后煎煮需两次,

两次药液合并来,混合浓度分两碗,

早晚各来喝一碗,温服容易得疗效;

特殊煎煮需注意,说明提示看仔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