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海外汉学》相关文章评论
2018-11-29 | 阅:  转:  |  分享 
  
《海外汉学》相关文章评论



今观翰墨丛珠,落落横陈,一时欣喜,竟读之,获益甚巨,遂附小语,不知所云。东坡尝谓平生但为文字所累,于事不吐不快,仆不才,敢以学步。



1、《人与象的博弈》评:于诸文中,本文独属“异流”。其西式之风劲吹,而思维缜密、行文丰瞻、时获创见。虽略紊冗而难掩其异,盖其人亦必独特也如此。



2、《文质兼备的鱼传尺素》评:人言为信,尺素之传,庶几真切耳。沧海巨变,今毋论其信实,但凭当时之文献,则元元本本,合乎王(国维)陈(寅恪)之思矣。



3、《谢和耐的中国视角》评:落笔有致、枝干必兼,中和之思,规规矩矩。谢氏原书,盖包容广阔,以西人纂论教士之事,不独一人之见乎?姑且臆之。



4、《“叫魂”风波的始末》评:天朝地大物博,奇异之事常作。余始见“叫魂”一词,奇之,其神秘之感,似有哗众取宠之嫌。然观本文之述,其历史之真切,教人触目,而华夏小民之众,狂吠百载,难启国魂。



5、《鞑靼铁蹄的哒哒声》评:哒哒之声,娓娓道来,但谓家常,使人亲切倍感。假以所记鞑靼之事诸书参而较之,则不失为一全善解题也。



6、《名物故事——<中华名物考(外一种)>书评》评:世间诸人,皆无有不独特者,治学亦如此。学者之独特,欲有成者,须精微而畅达。文章谓其书具现实及见微知著之处,可谓慧眼,日人治学严谨,盖亦可见。然吹毛求疵,实证之处,似略少耳?且朴学树一代雄峰,有不可诬之处甚众,余管窥乱言如此。



7、《看<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中的道家之道》评:道可道,名可名,道家于先秦之世卓绝独立,其精思远境檃括后代也多也。史君尤重此著,尽神竭力,竟不见而终,可憾。此文一出,其深思熟虑,略睹一二可矣。



8、《高墙内外》评:国门大开后,西人从众涌入,而教徒之记闻,虽经数世而无有不执一偏者。今以之所记详瞻、角度独特而重,于其始意亦不可不察。



9、《隐藏于"罗生门”后的真与实》:谨严、简洁,不唯有治史之能、亦具达观之见,原著于社会史事之考察及思考,见微知著,如黄仁宇之类也。



10、《关注特性,忽视共性》评:华夏渊源久远,然最讳言女性。此书之论,盖有可取也。



11、《文学研究启示:文本细读与跨文化学科的运用》评:西人治中国文学者,以其理论所为,盖由文化背景之不同,而常有创获。古典文学之研究,因不固守一端而越发璀璨,其法必有可取也。



12、《闾阎安堵之寂冬,布衣疏莨而肃秋》评:兴衰治忽,世易时移,春秋不识,文学感人。



13、《四道城墙的昔年繁梦》评:民主之光昭昭之前,城市之魂,永为权力之使,以一墙之隔,百代而来,城里之人不出、城外之人难入。







































献花(0)
+1
(本文系二月中gogo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