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2岁哈佛女学霸:感谢父母教会我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

 亮文瑶瑶 2018-11-29

22岁哈佛女学霸:感谢父母教会我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

鲁林希,17岁考入美国华盛顿大学,三年时间拿到经济学和德语双荣誉学位,后结婚生子,边带娃边考研,成功被哈佛大学人类发展与心理学专业录取,22岁以该专业年纪最小、成绩全A的角色硕士毕业。

鲁林希现在是哈佛中国教育论坛《EdStory》负责人,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领域高效学习者和深度设计者,同时也是2岁儿子的妈妈。

鲁林希应该就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了,然而,林希却称自己为“非典型学霸”,她调侃自己是从小到大,爱翘课,曾经还拿过班里倒数第一。甚至,还在小学被自己暗恋的男生讽刺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22岁哈佛女学霸:感谢父母教会我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


鲁林希从自己所谓的“丑小鸭”逆袭成为哈佛最年轻的硕士研究生,一边带娃一边读书,并以全A成绩毕业。她拥有远远超出同龄人的睿智和成熟,早早就知道自己要什么,并能高效专注地为之努力。

这貌似开了挂的人生,都起源于父母对她的言传身教。鲁林希善良、包容、有主见等性格,是父母从小有意识引导形成的。

“对孩子而言,与其有个好成绩,还不如有个好的为人处世原则,有一些正确的观念,这才是孩子一生受用的东西。”

孩子们永远在看,在听

鲁林希从刚出生开始,妈妈就每天在睡前给她念唐诗。这样一首一首念下去,从她会说话开始,就可以背诵妈妈之前念过的唐诗了。

而林希的父亲一直是一位刻苦的学者。年幼的林希每次走到父亲的书房,看见父亲用功学习的样子,都会自然而然地也开始模仿。所以林希从小就特别爱看书,尤其爱看“爸爸看的”,“大人看的书”。

“我总爱偷偷地潜进父亲的书房,找出一本我看不懂的管理书籍,然后安安静静地坐下来盯着那些奇怪的方块。我甚至会央求妈妈给我纸和笔,然后颇为自得地“创造”中国字。所以,虽然在小学前从来没有人教过我如何写字,我却意外地早已爱上了文学。”

“爸妈的言传身教对我影响很大。他们一直都在帮助别人。”林希的父母经常会拿着礼物去慰问留在工作岗位,不能回家过年的社区保安。林希感动于他们的体贴,也想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只要有空,她都会和学校的保安,搞卫生的阿姨聊聊天,并且给他们送上自己的一点心意。从小拿的奖学金、红包,不是交学费,就是捐掉。她还经常会去孤儿院、培智学校、社区做义工。

从孩子一出生那一刻起,父母的一言一行,就已经镌刻在孩子的脑海里了。孩子的出生,也是父母重新的洗礼。父母的言传身教,永远比“说”更重要。

和孩子做朋友


孩子之间有“计较”,家长之间却千万不能有“计较”,林希妈妈从来不与同事比较孩子的好差,“如果这样,无形中给孩子也给自己增加了不必要的压力。”因为从没给过女儿压力,父母与女儿之间就像朋友一样。

当年林希“招生”做家教的微博火了之后,也给她带来一些负面评价。父亲宽慰她:“那些批评你的话,你可以当作建议采纳,但你不一定要学他们的思维方式,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每个人都欣然接纳你。”

“我也有很好的男性同学,我妈妈并不介意,更不会没收我的手机或者跟踪我,警告我”,林希的妈妈认识女儿全班的同学,因为了解,所以放心。

“让孩子把你当成朋友,一般就不会走偏。”林希妈妈说,女儿小时候很调皮,上课上到一半跑去走廊看社区里的新娘子,但她觉得爱玩是小孩的天性,从不会责备,“自己的孩子自己要最了解。”

“我认为女儿没有那段焦虑的青春期”,鲁林希妈妈说。


把孩子“推”出去

鲁林希小的时候很胆小,爱哭。妈妈是浙大的会计,住在学校,几乎每天下午都会把她带到浙大华家池校区的操场上,让她为大学生们唱首歌,或者是给同样带着宝宝的爷爷奶奶跳支舞。

又有的时候,妈妈会带她到学校的留学生宿舍楼下,和来自各方的外国朋友们交谈。虽然小林希当时的英语水平极为有限,但是大家都乐意见到她这样一个中国“小朋友”。

慢慢地,在操场的手舞足蹈间,在宿舍楼的谈笑风生中,林希不仅变大胆了,更拥有了最开始对于不同文化和肤色的人们的认知,也不再畏惧和陌生人的交谈了。

帮孩子走出迷茫,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林希在做家教的时候,发现她所辅导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无论成绩好坏,对自己的未来都比较迷茫——为何要这么努力读书,学这么多的科目,像物理、化学等科目,我将来又不从事这些行业,生活中也很少用到,我学来干什么呢?这种迷茫、困惑,鲁林希说,她也曾有过。

揭开鲁林希困惑的是她爸爸鲁柏祥。鲁林希说,当时,爸爸随手指着桌上的饭碗问她:“你觉得物理、化学等科目在生活中没用,但知道一个饭碗的设计,除了整体构架的美学外,当中也包含物理知识吗?在设计时,要考虑到碗底与桌面接触时的摩擦力,这个就是你现在所学的物理知识。”

那时候,她顿悟了。原来,枯燥的知识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她对自己的未来也有了一个清晰方向:要读杭州的重高。

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身为大学教授,鲁柏祥外出交流的机会比较多,通常他会带着女儿到处走,每到一处都会引导女儿注意观察,进而思考一些问题,如坐飞机时会给女儿讲一些原理;到某酒店,会告诉女儿东西为什么要这么摆放。

高一暑假,鲁林希与父母一起去了趟加拿大,参观了当地的一些高中后,她对出国留学的念想就根深蒂固了。

“如果我继续在中国学习,那么估计40岁的人生现在就能看清楚了,也许在一个公司做经理,拿一份还不错的薪水,我不希望是这样。”鲁林希不想在一个地方毫无激情地生活下去,她想找找自己的兴趣。


22岁哈佛女学霸:感谢父母教会我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


林夕的父母都是高知,家庭氛围轻松、民主。林希从小也跟随父母一起出去看世界,增长了不少见识。良好的家庭背景无疑是林希走上成功之路的助力。

然而,就像林希自己所说,世界上优秀的方式有很多种,考上哈佛可能算优秀,年级第一可能算优秀,但是定期做志愿者、有商业头脑、体育成绩好也也都是优秀。

世界很大,不需要一模一样的模范生,父母最重要的,是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教会孩子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正确的观念,这才是比分数更受用的东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