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芬老师教你做阅读理解题

 山湖微波 2018-11-30

1.(特意省略诗歌)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两首诗首句都运用拟人手法,将春风人格化,但春风在诗人眼中的情义却不相同,一者挽留诗人,一者催人启程。

B.查诗中的“绿”字表现力极强,用以比喻碧绿的湖水,和“涨”字结合在一起,富有动感,引发想象。

C.古人多以水喻思,如“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方诗即景取喻,显得更加自然贴切,达到情景交融的境地。

D.“与君尽日闲临水”中的“君”,既可以理解为同船的友人,也可以理解为船,无论是谁,在此都无关紧要,诗人整日临水,心绪别有寄托。


2. (特意省略诗歌)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从夜感霖雨突降写起,人们盼望已久的甘霖突降,仿佛将诗人的心田也滋润了。“润”字不仅有生理上的清凉感,而且有心理上的喜悦感,由实而虚。

B.颔联诗人不顾房漏 、床湿, 见溪流岸深,旱情缓解,为民而喜,从正反两个方面写出了诗人对久旱喜雨的兴奋之情。其中“喜”是诗眼,贯穿始终,表明情感。

C. “不愁屋漏床床湿”引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床头屋漏无干处”,不仅自然贴切,所表现的精神气韵也与杜甫相同。

D.尾联用对比衬托手法,直抒胸臆,写无田尚且欣舞,况有田者乎,将喜渲染到极致。讲一步表现诗人与农民同喜悦之心。


3. (特意省略诗歌)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寂寞”是全文的诗眼,诗人在半夜时分起望西园,寒月下的夜景使人触景生情,一种谪居偏僻之地的孤独之情自然地袭上了心头。

B.颔联通过写萧萧疏竹、冷冷水声,营造了一种幽清、冷寂的意境,表达了诗人谪居中的悒郁之情。

C.“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两句,运用了以静衬动的反衬手法,通过泉水的声音和山鸟的鸣叫,反衬出了夜晚四野的静谧。

D.本诗构思新巧,诗人抓住在静夜中听到的各种细微的声响,来进行描写,以有声写无声。



4. (特意省略诗歌)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吐”字写出了黄斌老画竹动作熟练,一气呵成;“峥嵘”写出所画之竹不同凡响。

B.诗中把竹比作“偃蹇”之卧龙,是说竹子屈服在雷霆之下,暂时失去刚直的品性。

C.黄斌老把自己的品格灌注到所画竹子之中,与竹“俱忘形”,才画出气节不凡的竹。

D.颈联的意思是:在晴明的窗下,黄斌老用兔毫笔饱蘸松烟墨画出了这幅横竹图。

E.尾联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写出竹子直耸云天的气势,突出了黄斌老画技之高超。



5. (特意省略诗歌)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词的首句开门见山,与词题中“绝顶小亭”照应;“缥缈”二字写出了小亭立于绝顶、云雾缥缈的情景。

B.“笑谈独在千峰上”与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异曲同工,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情感。

C.从“独在”二字看,词人似乎是独自登上小亭,但从“笑谈”和“少年豪放”来看,一同登亭的应该还有晚辈。

D.“万里横烟浪”写词人在绝顶小亭极目所见,描绘出一幅辽远无际、苍茫宏阔的景象,意境雄浑。



1.【答案】B【解析】“绿”比喻碧绿的湖水,这种说法不正确。语文匠告诉你,很明显这里是借代。可以想一想“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的“绿”。

2.【答案】C【解析】这里不是“引用”,而是“化用”。

3.【答案】C【解析】“以静衬动”应该是“以动衬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