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块因裂纹被众人嫌弃的翡翠小料,大叔看后却非要拿下,难道是“人傻钱多”?

 雾霭霾 2018-11-30


这一小块巴掌大的翡翠毛料,

可以看到在切口的旁边有明显的裂,

并且有很多翠友在看过后,

都纷纷嫌弃

认为这里面肯定不止一条裂!



所以大叔也是考虑了很久,

丢了一地的烟头,

不过在打灯仔细观察过后,

还是拍板决定买下!

切开一看,

果然不止一条裂!

这裂看着就有点儿头皮发麻,

虽然没到“帝王裂”的程度,

但也相差不远了,

大叔的脸色有点不好看。



随后打灯一看,

意外之喜,种水很好

并且种水好的地方无裂。

大叔的脸色这才好看了起来



雕刻师傅仔细

把可以取料的地方画了出来,

能取4块挂件料,



先雕刻出来的两块成品,

是少见的黄、紫搭配,

并且油润感十足,

很有复古的味道,

算是小涨了。



可是为什么大叔一打灯看过

就决定买下呢?

难道大叔拿的不是强光电筒

是什么黑科技电筒吗?

这还真不是,

是因为大叔打灯看时,

看到了黄雾,

大叔觉得黄雾底下通常都有好东西,

于是就拍板买下了。

看到这里一些对翡翠原石不太熟悉的朋友,

可能会困惑:什么雾?

相个玉还要看天气?



其实这里的雾是指

存在于外层风化壳

与内部翡翠之间的一层

雾状不透明物质,

实质上它也是翡翠的一部分,

从风化过到未风化的

肉(翡翠)的一个过渡带,



这样的雾能够帮助一些

经验老道的翠友

对翡翠毛料的内部做出一个

大致的判断



比如说:

翡翠内部杂质多少,

“种”是老是新,

透明度的好坏

及其内部的干净程度等。

但它不能说明其内是否有绿,

与绿无关



所以了解翡翠毛料的雾

对于喜爱相玉的朋友来说

是比较重要的

有规避部分风险的作用

大熊总结了不少老前辈的丰富经验

一起来看看吧!

不同的翡翠原石

因其所处的地质环境不同,

以及自身结构质地的不同,

所形成的雾也就有所不同。

常见的雾大概有

白、黄、红、黑四种



一些行家认为,

白雾和黄雾

能反映出较好的玉质,

红雾逊之,黑雾则最差。

不过关于黑雾的说法很多,



因为黑雾的变化大,

一些有经验的朋友会靠着

黑雾的薄厚;

颜色的深浅、浓淡等特征

来做出判断。



白雾

一般出现在

黄盐砂和黑钨砂皮壳下,

厚薄不定,但多数比较薄,

如把外皮磨去,

露出淡浅的白色称白雾,

说明其内杂质少且底子干净,

有一定的透度。



若白雾之下有绿,

可能出非常纯净的翠绿,

与底互相搭配则价值连城,

白雾也说明种老,

这种雾里的石头颜色显淡,

但一旦把雾去掉,

色就会浓了,

行家一般比较喜欢薄如蝉翼的白雾,

因为出好种水的几率比较大。



黄雾

一般在黄盐砂或水石皮壳上,

黄雾常出现,

黄雾这个系统很庞大,

有淡黄、中黄、深黄、

金黄、老黄等颜色,

如其生在顶级的玉石上,

其雾的利用价值不可小看,

是很好的雕件料子。



一般红雾和黄雾是由于

含铁量高而引起的

而高铁又使得翡翠绿色发暗,

黄雾显示氧化铁的存在,

但尚未高度氧化。



雾色淡而纯净、

不含杂质、色泽鲜亮的黄雾

属于好雾,其种质比较老,

是行家比较追捧的一种。

通常情况下黄雾的料子

都比红雾的料子好一些。



红雾

红雾的料子比

出现黄雾的料子稍次一些,

红雾根据其色彩浓度

与纯净度来分辨,

纯净、鲜艳的红雾较好,

有时红雾如果很薄,

也可以出现在

种质相对较老的翡翠中,

不过这样的情况比较少。



黑雾

黑雾的变化比较大,

它是要根据雾色的

深浅、浓淡

以及雾层的

厚窄、厚薄等形态特征

来进行判断的,

黑雾也会出现高绿,

但黑雾的风险大,

所以行家一般会先避开黑雾。



你对翡翠毛料的雾

有一些了解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