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茶,不是闷出来的,不论绿茶、岩茶、红茶、白茶、普洱茶!

 小陈茶事 2020-03-21
好茶,不是闷出来的,不论绿茶、岩茶、红茶、白茶、普洱茶!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和一朋友聊天,谈及冲泡方式。

该朋友,之前喜欢喝黑茶,最近对白茶比较刚兴趣,新败了一饼2018秋寿眉饼,回家后冲泡,却得到了不好的喝茶体验。

白茶,怎么又苦又涩的?

一听这话就能猜出,该朋友八成又没用对冲泡方法,才泡出了又苦又涩的茶汤。

好茶,不是闷出来的,不论绿茶、岩茶、红茶、白茶、普洱茶!

果不其然,朋友使用的是闷泡法泡茶。

闷泡,对白茶而言不是最好的方法,难怪泡的茶汤苦涩、难喝。

茶友不解:“平时我喝黑茶,就是拿茶壶闷着的,怎么白茶就不行了?”

黑茶,紧压型。在日常冲泡过程中,若是浸泡的时间不够长,茶叶难以释放滋味。通常喝黑茶的朋友,会将黑茶多闷一会儿,从而保证滋味的释放。

但,这类闷泡的方式,往往会得到苦涩的茶汤,一般不太建议茶友们使用。

好茶,不是闷出来的,不论绿茶、岩茶、红茶、白茶、普洱茶!

《2》

闷泡,茶叶不能承受之痛!

闷泡,对于茶叶来说,是一大酷刑,不论绿茶、红茶、白茶、黑茶还是普洱茶,闷泡的方法,总能让一款原本清甜、鲜爽、醇厚的茶汤,变得面目全非。

闷泡为何会这么可怕?

首先我们要知道,何为闷泡。

所谓的闷,汉字解释:密闭,使不透气。

往简单了说,闷需要一个相对密闭的容器,比如白瓷盖碗、紫砂壶等,都能实现闷的目的。

盖碗冲泡时,没有及时出汤,长时间(不低于1分钟)浸泡在茶汤里,称之为闷泡。

紫砂壶冲泡,盖上壶盖,也叫作闷泡。

好茶,不是闷出来的,不论绿茶、岩茶、红茶、白茶、普洱茶!

闷泡,其实并不是日常饮用的最佳方式。

闷泡,茶与水的接触时间较长,在这个过程中,茶叶中的物质会不断释放,如茶多酚、咖啡碱一类释放太多。

这类闷泡法,存在诸多弊端。

其一,茶汤味道浓

其二,茶变得不耐泡

其三,茶不好喝

其四,喝多这类浓茶有碍身体健康

毫不客气地说一句:闷泡法,茶叶不能承受之痛!

好茶,不是闷出来的,不论绿茶、岩茶、红茶、白茶、普洱茶!

《3》

闷泡茶叶,茶汤张牙舞爪面露獠牙。

平时泡茶,只要稍微出汤慢一些,就会觉得汤水苦涩,难以入口。

而闷泡,则是彻底将茶放弃,让它变得不再顺口,给人的感觉就是:这茶,真难喝。这茶,喝着像中药。这茶,又苦又涩。

比如我们使用玻璃杯冲泡绿茶的时候,就能感受到闷泡的恶意。

注入沸水,投茶三克,等到茶汤可以入口时,汤水悄悄变得苦涩。尤其是不发酵的绿茶,这种涩感与苦味,更是充分刺激着你的神经,让你感觉疲惫,不会再爱!

喝白茶,也是如此。

有的茶友冲泡白茶,并未掌握精髓方式,从第一冲开始,让茶叶和水充分接触,至少过了半分钟才出汤。

好茶,不是闷出来的,不论绿茶、岩茶、红茶、白茶、普洱茶!

人间半分钟,盖碗一光年。

茶叶中的茶多酚与咖啡碱,就像是冲破闸口的洪水,再也不受控制。本以为是温顺的小绵羊,结果是面露獠牙的恶魔。

简而言之,茶不能再让你觉得愉快。

闷泡,并不是展示茶品质的最好选择。闷泡,影响的不仅是茶汤的口感还会造成白茶的内质营养破坏。

长时间闷泡之下,白茶中的芳香物和维生素C被氧化破坏分解,会大大影响茶汤风味和营养价值。

含茶多酚、咖啡碱过多的浓重白茶茶汤,长期饮用下,不利于人体的作息健康。

好茶,不是闷出来的,不论绿茶、岩茶、红茶、白茶、普洱茶!

《4》

什么情况下,茶需要闷泡?

茶叶长时间闷着,并不是日常饮茶的第一选择。

这类闷泡式的冲泡法,往往会让茶汤变得苦涩,难以入口。

那为何茶圈还会有闷泡这一方式的存在?

原因有两个。

一是为了准确审评一款茶。

二是茶已泡淡,稍微闷泡一会儿,能让茶叶回光返照。

好茶,不是闷出来的,不论绿茶、岩茶、红茶、白茶、普洱茶!

【茶叶审评,闷泡是试金石】

所谓的审评,一般是采用长时间闷泡的方式,从而让茶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茶多糖、芳香物质被刺激,从而被发挥作用。

因长时间闷泡,茶叶的缺陷被放大,放大,再放大。这类做法,可以让我们更客观地选择品鉴一款茶。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闷泡过后才会知道茶的水平到底如何。

这一点,在武夷岩茶中屡见不鲜。

每年11月,天心村的茶农们会组织一场斗茶赛。

斗茶,方式简单,选取清一色的110毫升白瓷盖碗,搭配5克岩茶,注入沸水,而后坐杯2分钟、3分钟、5分钟。

之后从色、香、味等方面入手,找到同一轮、同一类茶中缺点少的茶,将第一的桂冠送给它。

用这类长时间闷泡(行话叫坐杯)的方式,就是强效的卸妆水,不会给品质不好的岩茶一丝喘气的机会。加盖(杯盖、壶盖等),通过保持相对温度,发掘茶品香气。

在审评绿茶、白茶、红茶时,也会使用坐杯的方法。

目的只有一个:彻底了解茶叶品质。

好茶,不是闷出来的,不论绿茶、岩茶、红茶、白茶、普洱茶!

【闷泡半分钟,能让茶汤滋味重返“十八岁”】

还有一个情况,我们也会使用闷泡的方式,那就是一泡茶喝淡了,没有太多的滋味,但这时候叶片还没有完全舒展。经过十几秒或者是半分钟的闷泡,能让茶汤重新拥有滋味。

尤其是在冲泡条索状 茶叶时,闷泡法还算比较常见。

如喝岩茶时,冲泡7-8次后,浅表层的物质释放完毕,若是采用快出水的方式,难以泡出味道。这时候重新闷一闷,可以让茶汤重新拥有滋味。

但,不提倡从第一冲开始闷泡,容易导致茶汤苦涩。

好茶,不是闷出来的,不论绿茶、岩茶、红茶、白茶、普洱茶!

《5》

喝一杯香甜可口的茶,用对冲泡法才是关键!

闷泡,是快出水的对立面。

对于一款我们不太熟悉的茶叶,初次冲泡时,最有保障的冲泡方法,是快出水。

快出水,即注入沸水后,马上盖上盖子,倾倒茶汤,不要有过多的停留。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不会过多破坏茶叶品质。

茶与水的接触,以及物质释放的过程,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些时间的控制,由冲泡者决定。

出汤快,为快出水。

好茶,不是闷出来的,不论绿茶、岩茶、红茶、白茶、普洱茶!

出汤慢,甚至是一分钟后才出水,是为闷泡。

对于一款我们刚接触的茶类,最好的冲泡方式是快出水。快出水,不容易出错,不会导致茶多酚、咖啡碱过度释放,降低茶汤苦涩的可能性。

连续快出水三次,如果觉得茶汤太淡,在下一次冲泡的时候,可以适当延长出水时间。

这样调整冲泡方式,能避免汤水泡得苦涩,也能及时止损。

给个中肯的建议:出水,由快到慢,讲究循序渐进。

好茶,不是闷出来的,不论绿茶、岩茶、红茶、白茶、普洱茶!

《6》

闷泡,是冲泡方法之一,它指的是茶叶在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下,和水长时间接触。

在接触的过程中,会不断释放内在物质,从而形成独有的风味(多为苦涩感强烈)。

闷泡方式的使用要谨慎,不可盲目套用。

平时我们喝茶,是为了享受茶的清甜、清香、甜润、鲜爽,这时候不建议大家使用闷泡方式。

如果新到手一款茶,想要全方位,360°无死角判断茶的品质好坏,可以适当闷泡,与此同时,也要有心理准备,谨防苦涩的滋味!

茶好喝与否,全掌握在您的手中。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