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历史典故心解(180)

 江山携手 2018-11-30

 

 中华历史典故心解(180)

 

180)父一而已,人尽夫也

 

【原文】

 

厉公四年,祭仲专国政,厉公患之。阴使其婿雍纠欲杀祭仲。纠妻,祭仲女也。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母曰:“父一而已,人尽夫也。”女乃告祭仲。祭仲反杀雍纠,戮之于市。

《史记·郑世家》

 

【大意】

 

郑厉公四年,祭仲一个人独揽国政大权,郑厉公把他看成是心头大患。于是暗地里派祭仲的女婿雍纠刺杀祭仲。雍纠的妻子是祭仲的女儿,得知这件事后,就问她的母亲:“父亲与丈夫两个人谁更亲?”她的母亲回答说:“父亲,你只能有一个;而所有的男人都可以做丈夫。”于是女儿就把她知道的内幕告诉了祭仲。祭仲反而杀了雍纠,并把尸体放在了闹市示众。

 

【心解】

 

这段典故讲了一个道理:每个人的父母都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取代性,一个人无论有多少财富,亲生父母也只能有一个(不算继父继母),而丈夫、妻子、儿女都不具有这种唯一性--可以再娶、再嫁、再生。所以,当父母与家人出现矛盾时,如果父母一方没有原则上的大是大非,那么就一定要多偏向父母一些,这个道理春秋时期人们就看得很明白了,对于现代人来说,更是浅显易懂的常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