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中历史论文 高中历史解题技巧

 期刊论文发表2b 2018-11-30
    面对高考历史概括型主观题出题方式的改变,多种以新材料、新情景引入为主的出题方式应运而生。这种命题方式,不仅为高考注入了新的活力,还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养成和人才的选拔。 
  一、高中历史概括型主观题的得分技巧 
  在考试过程中,熟练地应用得分技能,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对于以往的高考而言,近几年的高考不论是在考试内容方面还是在考试形式方面都有了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尤其是在概括型主观题的命题上更是有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改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谈几点得分技巧,仅供参考。 
  1.序号化,一目了然。在高考以及平常考试的概括型主观题中,常常会遇到一个材料后面跟着多个小问题这种情况,而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常常有学生将所有问题混在一起一并解答,这种答题方法无法使阅卷老师在短时间内找到其中的得分点,往往留下思路混乱、条例不清晰等印象,最后导致即使正确答案在所答内容中也有所体现,但却没有得到相应分数的结果。因此,学生在作答时要结合对应的材料逐个对每个小问题进行解答,解答每个题目都要新起一行,并且应用序号对答案要点进行分隔,使回答内容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2.层次化,主次分明。纵观高考以及平常考试的试卷,常常有一部分学生在作答概括型主观题时采取“一段话”似的作答方式,这种答题方式常常给人“拎不清”“道不明”之感,丢分率很高。针对这种情况,考生在答题时要根据题目的核心问题以及答案的“轻重缓急”进行分段整理,每个要点各起一段,使答案具有科学性和逻辑性,主次分明,条理清晰。 
  3.整齐化,规范有序。在考试过程中,考生应将答案规整地写在卷面指定的答题位置。考生应在想好答案后落笔,不要随意涂改或者肆意改动答题位置,要保持试卷的整洁,提高所答内容的规范性和字迹的清晰程度,保证卷面整齐是拿到高分的重要保障。 
  4.规范化,体现综合素养。高考主要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种形式,而文字是概括型主观题中陈述观点的抽象载体,也是考生思维形态的重要表达方式。在解答概括型主观题时,常常会出现考生使用的答题语言过于文学化、生活化等情况,用语不规范、不科学在很多时候是失分的重要原因。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学生应当主动培养自己规范用语的能力,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将自己的想法与科学且规范的考试用语结合起来,达到词浅意深的目的,进一步体现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高中历史概括型主观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是高中历史概括型主观题答题得分的前提。在高考以及平常的考试中,考生要读懂试题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并了解这些信息背后蘊藏的深层含义。然后根据高考历史概括型主观题中每个设问的分值,结合所学的知识和之前提炼的信息进行概括和总结,进而得出全面、具体、科学、规范、正确的答案。 
  2.表述规范是高中历史概括型主观题答题得分的重要保障。由于一些学生基础不好、知识储备不足、文字表述能力不强等原因,使得他们在高中历史主观题的答题中不能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意思,所答内容缺乏条理性,语言缺少简洁性,常常是学生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大篇,而阅卷老师无法从中“挑拣”出答案的主体和得分点,从而造成不必要的丢分。因此,在平常的学习中,学生就要加强对文字表达规范性和条理性的训练,以保证在考试时答题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3.观点正确是高中历史概括型主观题答题得分的关键所在。在解答概括型主观题时,要对材料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态度进行总体的了解和掌握,在解答问题时,要根据史实,运用自己的观点去分析问题,紧跟材料中的问题方向,进一步向材料中所阐述的中心思想靠近,用观点统率教材,用材料论证观点,做到材料思想和观点相一致。 
  4.关键词的准确使用是学生概括型主观题答题能力的集中表现。关键词是每段话的中心词,是提取信息的关键所在,也是学生在解题和答题时所要围绕的重点内容。在概括型主观题中,学生找到了关键词就是找到了答案的一半内容,同理,关键词的准确体现和使用也是考试得分的关键。与此同时,关键词的准确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体现出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 
  三、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历史的理解能力 
  读史可以明鉴,知古可以鉴今。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除了要对历史课本内容进行学习以外,还要增加对历史书籍的阅读量,在获取历史知识的同时,对历史史实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对比、归纳,以提高思维的缜密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规范、客观的历史思维。这样学生在高考中遇到材料分析题时,就能快速而准确地找出材料的中心思想以及作者的感情倾向,并用规范的语言进行作答。 
  通过学习我们不难发现,历史属于文科,是需要有很强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的学科。在很多时候,学生即使是对历史科目的学习下了大力气,背了很多的知识要点和内容,但是时间一长,便会忘得一干二净。通过对历史书籍阅读量的增加,增强对历史文化知识的敏感性,我们很容易发现,即便是需要大量记忆的历史科目的学习也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例如,在阅读古代史的相关书籍时,可以根据政治、文化、民族、外交等情况,建立知识体系,将具体知识分成不同的模块内容,进而达到历史时空的知识串联,将知识整体化、具体化。然而在学习世界史和中国近现代史时,很多历史事件都是相互交错、一脉相承的,这时再一味地死记硬背只能导致知识链的断截和知识点的零碎化。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建立庞大的知识库,再结合时代背景,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这样就比较容易理清事件的来龙去脉,做到触类旁通。 
  由此可见,所有的历史知识的结构框架以及知识链条,都是在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搭建起来的,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来源于历史书籍的大量阅读和分析。因此,大量地阅读历史读物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学生形成科学的逻辑思维和综合素养,有助于学生在高考时更好地解答历史概括型主观题,进而得到理想的成绩。 
  综上所述,要想得到高中历史概括型主观题的高分,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就要自主地养成良好的作答习惯,更要掌握规范的考试术语以及应答模式,做到“外在美”和“内在美”相结合,将答题形式和答题内容相统一,努力学习,厚积薄发,在时代不断发展和改革教育不断更新的大背景下,砥砺前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