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客家家训馆

 寒江读舟 2018-11-30
永定客家家训馆位于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洪坑民俗文化村庆成楼内,向参观者集中展示土楼客家人的祖训家规。
 
家训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为继承和弘扬这一宝贵遗产,永定县认真挖掘客家文化、土楼文化,并把其中的客家家训进行整理、展陈。
 
客家家训馆由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题写馆名,由族谱、图片、书法三种形式展陈,内容涵盖土楼客家人的族谱祖训和名人、名居家训、家规。
 
客家的说法起源于广东四邑地区,是当时(清朝)的四邑族群对粤东地区(亦称惠潮来民)迁来的族群的一个称谓。客家一说可以说是后兴之词,至今仍有不少地区不清楚这个称谓。最早研究记载客家问题的是清进士、惠州府和平人氏徐旭曾的《丰湖札记》。
 
“客家”一词出现于清朝。旧时,南方客家地区的长者一辈都自称福广人、岭东人或者循州人、嘉应人、汀州人、韶州人、虔州人,或者直接以当地县名为名。
 
客家家训馆由族谱、图片、书法三种形式展陈,展出了百家姓前20个姓氏族谱的祖训家规和永定客家族谱中有记载祖训家规的19个姓氏族谱,32帧名居、名祠家训图片,14幅书法家训作品。内容涵盖了土楼客家人的祖训、家训、家规,突出展示客家土楼文化精华,集教育、欣赏为一体。
 
客家人对子女的教育和人才的培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重视,这种重视已然成为了一种血脉相依的传统。
 
客家家训馆通过族谱、图片、书法三种形式展陈,内容涵盖了土楼客家人的族谱祖训和名人、名居家训。其中,族谱家训(祖训)选取百家姓前20个姓氏和永定客家族谱中记载的家训;民居对联、家训用图片形式展陈。
 
家庭美德馆用文字、图片及部分实物等形式分类展示“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这五大中华传统家庭美德。
 
客家围屋,又称围龙屋、围屋、客家围等,是客家民居经典的三大样式(客家围屋、客家排屋、客家土楼)之一,客家围屋是客家民居中最常见、保存最多的一种。
 
客家围屋是中国客家文化中著名的特色民居建筑。围屋始建于唐宋,兴盛于明清。围屋结合了客家古朴遗风以及南方文化的地域特色,是中国五大民居特色建筑之一。
 
只要在客家人聚居之处,都能见到围屋的踪迹,包括中国大陆南部的广东、江西、福建省、香港新界以及台湾的屏东、云林、台中东势等。
 
客家人是以客家语为母语的一个汉族民系,是中国广东、福建、江西、台湾等省本地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南方古代汉族移民群体,客家人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据估计,全球约有八千万客家人。其中约五千万人分布在中国的广东、江西、福建、广西、四川、海南等19个省的 180多个市县,广东省本地客家人数达到2500万左右,占到广东本地族群的三分之一。约600万人分布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约1500万人分布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越南、美国、秘鲁、毛里求斯等80余个国家和地区,客家语也是当地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