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古完人王阳明的这三个锦囊,学会一个就够受用一辈子了

 怀宁都是好样的 2018-11-30

王阳明所创立的阳明心学是明朝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被无数学子所推崇,其学术思想更是传至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等,他的成就冠绝有明一代。

但这足以傲视群雄的人物,人生前期的坎坷却让所有人为之动容,他5岁了还不会说话,12岁才正式上学,13岁时,母亲去世,幼年失恃;22岁时,考进士不中;25岁时,再次参考科举,再次落第;28岁时,参加礼部会试,赐二甲进士第七人,观政工部;35岁时,宦官刘瑾擅政,上疏论救,而触怒刘瑾,被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

千古完人王阳明的这三个锦囊,学会一个就够受用一辈子了

有句话叫苦尽甘来,后来的他立功无数,所创建的丰功伟绩被无数后人顶礼膜拜,曾国藩、孙中山等都深受他的影响。他门下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

他一路上的坎坷挫折是如何面对的呢,他究竟有着怎样的锦囊妙计来实现人生大反转,下面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锦囊一: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千古完人王阳明的这三个锦囊,学会一个就够受用一辈子了

史料记载,他三十五岁时上书皇帝言政,触怒宦官刘瑾,被打四十廷杖,贬到贵州龙场驿站当驿丞。在赴任途中刘瑾派手下暗中跟随,想伺机加害。王阳明察觉,在途中抛下衣物,装出投水自尽假象,然后搭乘商船去舟山才免去一死。

到了目的地龙场驿站后,又是困难重重,王阳明一行人无房屋居住、且与当地百姓语言不通,食物又匮乏,没多久他的随从们就病倒了……

但是王阳明没有一蹶不振,他对自己说:“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我把所有的艰险都看作浮云,随他去吧。

于是,王阳明生火做饭,照顾生病的随从,给他们解闷;开荒种地,与当地的居民交流沟通,并将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和技术传授给他们。

不久后,王阳明得到了当地人的喜爱和夸奖,人们纷纷解囊相助,随从们病好后,也一起开荒种地,生活慢慢的越过越好。

面对坎坷,王阳明没有辗转反侧、夜夜难眠,而是抬头望天,学会释然。

锦囊二: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

千古完人王阳明的这三个锦囊,学会一个就够受用一辈子了

龙场驿站的住宅环境恶劣,开荒种地又身累体乏,但他仍然不忘时常静坐,苦苦追寻圣贤之道。他常常会想“倘若孔子身处这样的境地,他会怎样?倘若尧、舜、周文王、周公被赶到这个鬼地方,他们会如何应对呢?”想了数日之后,终于在一天夜里,王阳明顿悟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务者误也。”

意思就是:圣人之道是什么,就是良知,良知人人都有。判断事情对错是非,标准是良知,而不是外在的一些事物。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本心”,能够分辨善恶、美丑、忠奸,能够判断世间的一切事物。随心而动,随意而行,这就是“心即是理。”

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而中华哲学史上一门伟大的哲学“心学”也就此诞生。王阳明将这些思想耐心传授给当地居民。当地居民很感激,还为他建造了“龙岗书院”,四周学子纷纷前来求教,顿悟之后的王阳明内心的力量正逐渐强大起来,果然不久之后,王阳明就告别了龙场,踏上了辉煌而充满传奇的人生之路。

锦囊三:静时存养,动时省察

王阳明仕途越走越顺,但他仍然不忘时时提醒自己,不可得意忘形,要谦虚处事。王阳明有言: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也就是说,省察克治是在有事时的存心养性,存心养性是在无事时的省察克治。人如果不能看清自己,就容易骄傲自满。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王阳明说,人贵有自知之明。

就算笨拙的人,如果能做好省察,那么愚蠢也会变成聪明,柔弱也会变成刚强。也正是因为王阳明对自己时时省察,才始终受众人尊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