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朋诞辰百年(一) 邵大箴 :张朋的艺术为当代中国画赢得了骄傲

 艺默人生 2018-11-30

2018年是张朋先生诞辰100周年。

张朋先生是公认的中国花鸟画大家,与黄秋园、陈子庄、陶博吾并称“20世纪四大隐逸画家”,其人品之高洁、艺格之高雅,令画坛瞩目、后学缅怀!


张朋(1918--2009)字锡百。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纺织工学院教授、青岛画院副院长、青岛画院名誉院长,被评论界称为“二十世纪末最后一位中国画大师”而饮誉画坛 。



     

为当代中国画赢得了骄傲

——张朋的艺术创造

邵大箴 



开始知道张朋先生的名字和他的画,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那时,《美术》杂志在青岛开“读书会”,王琦、何溶、华夏、叶朗和我都参加了。刚好当时在青岛工人文化宫举办一个本地画家的作品展,其中张朋的几幅花鸟画别具一格,特别引人注目。我们在他的画作前议论纷纷,何溶尤其欣赏,准备在《美术》上予以介绍。陪我们看画展的青岛同仁们,对张朋的艺术和他的为人赞不绝口,也为他的坎坷经历和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愤愤不平。当时,我们未曾与张朋先生谋面,后来多次去青岛也因他身体欠佳未敢打扰。不过,20多年来,我接触过许多在青岛工作的人,包括美术圈子里的人,没有一个人对张朋的艺术和他的待人处事不敬佩和夸奖的。他淡泊名利,默默地、寂寞地画画,如一个普通的农夫,在田地里不倦地耕耘。他的艺术是他生命意识最真实的反映,是他人格和精神的写照:平淡而热烈,单纯而浑厚,真诚而活泼,畅晓而深沉……他生不逢时不,时代给了他发挥才智的机会!在严酷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当中国画受狭隘意识形态压制而不能展现自身风采的时候,从小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和接受中国传统文人画训练的他,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认定以笔墨造型为特色的写意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必有发展的空间,从而孜孜不倦地探索、研究。他不拘泥旧文人画的格局,从“深入生活”的时代呼唤中获得启发,从写生中获得养料,赋予自己作品以新的品格和个性面貌。事实证明,张朋是走在时代前面的人。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中国社会、大众和画界,越来越意识到民族传统绘画的意义和价值。这时,张朋的艺术创造也越来越显示出他的不凡与珍贵。



张朋的作品不仅在青岛家喻户晓,在山东,在全国也深受人们的赞赏。他的艺术为当代中国画赢得了骄傲,他的艺术奉献将在现代中国画史上留下自己的位置。




  张朋诗跋选  

◆深功素已具 触景能生情 好诗可拾得 妙品多偶成

◆一生心事花鸟知

◆世事役人思 衰荣岂可知 平生成败事 浑似一枰棋

◆颈延足企江皋立 振羽横天万里赊 卓立鸡群殊出众 鹤鸣之士古今夸

◆折柳穿鱼酒钱换 街头买醉卧船头 蒹葭无算花如雪 绿水青山月一钩

◆一树夭桃醉 舞丝添柳翠 优柔紫燕飞 处见韶光媚



  张朋诗跋选  

◆宴安而自逸 七秩又三年 悦怿拈斑管 求欢耕砚田

◆虎变黄兼黑 暴嗥千里闻 耽耽嗔怒目 威武兽之君

◆美景良辰花鸟 赏心乐事丹青

◆何必绳以古 墨守自封步 面目要常新 笔耕自己路

◆一枝红出水 瓣瓣露光融 风动醉荷叶 蛙声净碧中

◆延眺江山远 云烟万里天 平川细如线 广袤画桑田




编辑:王韶峰


如果本文让你驻足,可以时时关注‘‘美术青岛’’公众号,获取更多惊喜;也可以点个赞鼓励一下辛勤的小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