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痛风的防治

 陈捷j2pudiloqg 2018-12-01
对于“病中之王”的痛风,如何做可以合理预防?

天津市泰达医院 李青

痛风的根本原因是高尿酸血症,在某些因素的诱导下,血尿酸在关节沉积刺激关节形成无菌性炎症导致痛风。针对上述因素,痛风发作的预防措施有:

1、低嘌呤饮食:严格限制动物内脏、海产品和肉类等高嘌呤食物,鼓励多吃新鲜蔬菜,适量食用豆类及豆制品。

请注意:富含嘌呤的蔬菜(比如莴笋、菠菜、蘑菇、菜花等)、豆类及豆制品等与高尿酸和痛风发作的关系不大,没有必要严格控制。

2、多吃水果:水果富含钾离子和维生素C,可降低痛风发作的风险。可食用含果糖较少的水果,比如樱桃、草莓、菠萝、西瓜、桃子等。

3、大量饮水:可减少痛风发作次数,减轻痛风症状。如果心肾功能正常,建议多饮水,维持每日尿量2000~3000 ml。

可饮用牛奶及奶制品。

请注意:年轻人喜欢饮用的可乐、橙汁、苹果汁等含果糖饮料或含糖软饮料与酒精有同等的危害,应严格限制饮用。

咖啡可能降低发生痛风的风险。

4、禁酒:酒精干扰尿酸代谢,可增加血尿酸水平和痛风发作的风险,而且饮酒的量越大,痛风发生的风险越高。应当限制黄酒、啤酒和白酒,对红酒的限制有争议。

5、减肥:肥胖增加发生痛风的风险,减轻体重可降低血尿酸水平。

6、避免着凉:醉酒后着凉是痛风发作的最常见诱因。

7、避免关节损伤:剧烈运动、走路过多等导致下肢关节慢性损伤,关节液中白细胞增多,尿酸刺激白细胞产生炎性细胞因子而导致无菌性炎症发作,诱发痛风。

8、尽量避免升尿酸药物:一些药物干扰了尿酸从肾脏的排泄而导致血尿酸突然升高,这些药物有利尿剂,小剂量阿司匹林,免疫抑制剂环孢素,抗结核药吡嗪酰胺,大部分化疗药等。

9、药物控制尿酸:研究发现,即使严格的饮食控制也只能降低70~90μmol的血尿酸。所以,使用降尿酸药物,将血尿酸控制在300μmol/L以下,可大大减少痛风的发作。

常见降尿酸药物有:减少尿酸生成的药物别嘌醇、非布司他,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苯溴马隆等。不过,降尿酸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1)、别嘌醇:成人初始剂量50~100mg/天,最大剂量600mg/天。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减量,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时剂量为50~100mg/d,肾小球滤过率≤30ml/min时应禁用。

别嘌醇可引起皮肤过敏及肝肾功能损伤,严重者可发生剥脱性皮炎。剥脱性皮炎是一种致死性的超敏反应,常发生在HLA-B*5801基因阳性者,同时应用噻嗪类利尿剂和肾功能不全者也易发生。HLA-B*5801基因在汉族人、韩国、泰国人中阳性率显著高于白种人,推荐在服用别嘌醇治疗前进行该基因筛查,阳性者禁用。

(2)、非布司他:初始剂量20~40mg/天,最大剂量80mg/天。对肾脏安全,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无需减量,重度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30ml/min)时慎用。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损害、恶心、皮疹等。

(3)、苯溴马隆:成人起始剂量25~50mg/天,最大剂量100mg/天,早餐后服用。对肾脏安全,肾小球滤过率20~60ml/min时,推荐50mg/天,肾小球滤过率<20 ml/min时,或者尿酸性肾石症患者禁用。不良反应有胃肠不适、腹泻、皮疹和肝功能损害等。
对于“病中之王”的痛风,如何做可以合理预防?

对于“病中之王”的痛风,如何做可以合理预防?

7个回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