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生物系列之二[中华龙鸟]大铜章石膏模及中华龙鸟原型

 田园牧歌生活 2018-12-01
古生物系列之二[中华龙鸟]大铜章石膏模及中华龙鸟原型
[中华龙鸟](正面)   作者/朱熙华
 
正面是中华龙鸟,再现了1.4亿年的早白垩世一种小型食肉恐龙

古生物系列之二[中华龙鸟]大铜章石膏模及中华龙鸟原型
[中华龙鸟](背面)   作者/朱熙华

 背面右侧是南方巨兽龙,它象征恐龙。中间部分是中华龙鸟化石造型,左侧为鸟类。意喻和表现地球恐龙到鸟类的过渡和演变
 
********************************************

       中华龙鸟生存于距今年内1.4亿年的早白垩世。1996年在中国辽西热河生物群中发现它的化石。开始以为是一种原始鸟类,定名为“中华龙鸟”,后经科学家证实为一种小型食肉恐龙。

古生物系列之二[中华龙鸟]大铜章石膏模及中华龙鸟原型
中华龙鸟复原图
 
     中华龙鸟,蜥臀目·虚骨龙类,生存于距今年内1.4亿年的早白垩世,生活于中国辽西热河。前肢粗短,爪钩锐利,后腿较长,宜奔跑,全身还披覆着一至原始绒毛。1996年在中国辽西热河北票上园乡生物群中发现它的化石。开始以为是一种原始鸟类,定名为“中华龙鸟”,后经科学家证实为一种小型食肉恐龙。中华龙鸟的脊柱和体表有着流苏一样的纤维状结构,这种结构有可能是羽毛的前身,它没有飞翔功能,主要是保护皮肤和体温。

古生物系列之二[中华龙鸟]大铜章石膏模及中华龙鸟原型
[中华龙鸟]大铜章石膏模(正面)
 
极具神韵的眼睛,栩栩如生的造型,真实的再现了中华龙鸟的原始面貌和风采!

古生物系列之二[中华龙鸟]大铜章石膏模及中华龙鸟原型
[中华龙鸟]大铜章石膏模(正面局部)

古生物系列之二[中华龙鸟]大铜章石膏模及中华龙鸟原型
[中华龙鸟]大铜章石膏模(背面)

 

从实到虚:既写实又朦胧,仿如一幅立体的中国水墨画卷......



古生物系列之二[中华龙鸟]大铜章石膏模及中华龙鸟原型
[中华龙鸟]大铜章石膏模(背面局部)

古生物系列之二[中华龙鸟]大铜章石膏模及中华龙鸟原型
[中华龙鸟]大铜章石膏模(背面局部)

古生物系列之二[中华龙鸟]大铜章石膏模及中华龙鸟原型
[中华龙鸟]大铜章石膏模(背面局部)

古生物系列之二[中华龙鸟]大铜章石膏模及中华龙鸟原型
 [中华龙鸟]大铜章石膏模(背面局部)
 
中华龙鸟化石

古生物系列之二[中华龙鸟]大铜章石膏模及中华龙鸟原型

古生物系列之二[中华龙鸟]大铜章石膏模及中华龙鸟原型

古生物系列之二[中华龙鸟]大铜章石膏模及中华龙鸟原型
 
古生物系列之二[中华龙鸟]大铜章石膏模及中华龙鸟原型
中华龙鸟的骨架——丹麦哥本哈根动物博物馆古生物系列之二[中华龙鸟]大铜章石膏模及中华龙鸟原型
中国鸟龙的正模标本


古生物系列之二[中华龙鸟]大铜章石膏模及中华龙鸟原型

古生物系列之二[中华龙鸟]大铜章石膏模及中华龙鸟原型
中华龙鸟复原图

古生物系列之二[中华龙鸟]大铜章石膏模及中华龙鸟原型
中华龙鸟复原图

古生物系列之二[中华龙鸟]大铜章石膏模及中华龙鸟原型
中华龙鸟复原图

中华鸟龙 - 基本简介

    中华龙鸟(属名:Sinosauropteryx)意为“中国的有翼蜥蜴”,是目前所发现拥有化石化羽毛痕迹的恐龙中,年代最早而且最原始的,也是辽宁省热河群第一个发现的恐龙化石。中华龙鸟生存于早白垩纪的中国,它们可能是美颌龙的近亲。目前已知最大的标本身长约1米,其中大部分为它们的极长尾巴。保存良好的化石显示中华龙鸟覆盖者非常简单的羽毛;但另一派论点认为这些丝状痕迹其实是胶质纤维的化石。这些丝状结构由一种双叉的组织所构成,大约类似现代鹬鸵的原始次要羽毛。模式种是原始中华龙鸟(S. prima),也是目前的唯一种。种名意指中华龙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有羽毛恐龙。 

    中华龙鸟是种二足肉食性恐龙,也是最小型的兽脚类恐龙之一,正模标本的身长约68厘米,是个接近成年个体。目前已知最大的标本身长约98厘米,但不确定是否属于中华龙鸟。中华龙鸟的身体比例不同于其他小恐龙,颅骨比股骨长,前肢相当短,长度只有后肢的30%。它们的指爪相当大,第二指与指爪的总长,甚至大于桡骨。与其近亲美颌龙相比,中华龙鸟的四肢比例较短。中华龙鸟有64节尾椎,具有兽脚类恐龙中比例最长的尾巴。 

    中华龙鸟目前已发现三或四个标本,其中三个标本被归类于原始中华龙鸟,正模标本(编号GMV 2123或NIGP 127586)、编号NIGP 127587标本、编号D 2141标本。而体型最大的第四个标本(编号GMV 2124)是否属于中华龙鸟,仍有争议。这些化石发现于中国辽宁省北票市尖山沟、大王杖子,属于义县组,地质年代为白垩纪早期的巴列姆阶晚期到阿普第阶早期,约1亿2460万-1亿2200万年前。

古生物系列之二[中华龙鸟]大铜章石膏模及中华龙鸟原型

中华龙鸟复原图

古生物系列之二[中华龙鸟]大铜章石膏模及中华龙鸟原型
中华龙鸟复原图


中华鸟龙 - 发现历史

    在1996年,一位农民在中国辽宁省寻找、挖掘化石以贩卖给博物馆与商人,他在拟灰岩层中发现这种小型动物的化石,于是将石块分成两块,分别卖给北京中国地质博物馆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博物馆的季强发现这个化石具有恐龙骨骼与疑似羽毛痕迹,并命名为原始中华龙鸟(S. prima)。而在1996年10月,加拿大古动物学家菲力·柯尔(Phil Currie)、古动物画家迈克尔·斯科尼(Michael Skrepnick)在辽宁省进行挖掘勘查之后,也到北京中国地质博物馆进行交流,他们也发现这个标本的重要性。

    在同年,在纽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举行的脊椎动物化石学会上,菲力·柯尔公开展示这个标本的照片,引起许多古动物学家的关注。曾在70年代提倡恐龙演化成鸟类理论的约翰·奥斯特伦姆(John Ostrom),也对这个新发现的恐龙标本感到惊讶。因为自从19世纪中期的始祖鸟之后,就没有发现保存明确疑似羽毛的恐龙标本。 

   
约翰·奥斯特伦姆、鸟类与羽毛学家艾伦·布鲁希(Alan Brush)、史前鸟类学家、赖瑞·马丁(Larry Martin)、以及始祖鸟专家彼得·沃尔赫费尔(Peter Wellnhofer)共同前往北京研究这个标本。研究成果发表于隔年的费城自然科学学院的一项会议,他们认为原始中华龙鸟的丝状痕迹并不是现代鸟类的羽毛,但也声明这标本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史前鸟类专家艾伦·费都加(Alan Feduccia)在《奥杜邦杂志》(Audubon Magazine)发表评论,认为原始中华龙鸟是美颌龙的一种,而恐龙学家带有恐龙演化出鸟类的既定想法,所以才会将这些丝状结构误认为羽毛。之后的研究多认为原始中华龙鸟具有构造简单的羽毛,而另一派论点认为这些丝状痕迹其实是胶质纤维的化石

古生物系列之二[中华龙鸟]大铜章石膏模及中华龙鸟原型
千禧中国鸟龙的想像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