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针选

 xhm632 2018-12-01
阴阳自和者必自愈。针道有全神养真之旨。此针系彼针,彼针亦此针。
内针两个特点,一个是易用难忘,另一个是犹拔刺也。
执药不如执方,执方不如执法,执法不如明理。
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
       同气相求,是黄帝内针取穴定位的不二原则。
       所谓求同气,就是求病症的同气,病症在哪里?在三才的哪一部分?属于哪一经?这个能确定后,那么治也就确定了。治就是取同气。病症在哪一至所取的穴就在哪一部,病症在哪一经至所取的穴就在那一经。因此辨证,实际上是名气制,实质上是求同气,若我们能将这各个不一的同气融会贯通,进而处处在在都能找到同气,信手拈来,便有求必应了。

六、三、二、一。

       黄帝内针是不折不扣的六经辨证。因为每一针都离不开六经。都不能离开三而二之的原则,三就是三才,二就是阴阳。

      黄帝内针与现今流行的诸多针法相比较,在技法上它不行针,不追求针感,不讲迎随捻转补泻。只要取穴得当,下针便有效果。这便是因为位的不同,已经有了阴阳的不同,已经具备了变化的条件。参明了阴阳一个位上的变化,就连带着阴阳的改变,而一旦牵涉到阴阳,他就不孤立了。
    素问讲,无问其病,以平为期。
    由于现代医学的普及,人们生活的语境基本都西化了。这无疑也大大影响了现今的中医人。这个病那个病,无疑都是对中医的圈套,现今没有几个中医不往里钻。这一钻,中医的本来必定迷失。我们要老老实实回过头来,走辨证论治的老路。
    伤寒论有12个字: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如何养护土德,如何维系土德,如何使衰败的土德重建,是黄帝内针的窍中之窍,诀中之诀。

      证,包含了病症,病因,病治,是三合一的。
      所谓证还是可以表述成是机体能够感受到的异常,而机体常见的症不外酸麻胀痛痒热寒等等。当然还有二便的异常,饮食的异常,呼吸的异常,睡眠的异常,等等。
      症,分为定位的症和不能定位的证。
总则一,上病下治,下病上治,
总则二,左病右治,右病左治,
总则三,同气相求
总则四,阴阳倒换求。

总则一和总则2是定中之定。


    中央者,其地平以湿气,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杂食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故导引按跷者,亦从中央出也。
基础版12穴
腕,
手三阳,阳谷、阳溪、阳池,后溪,合谷,
手三阴,太渊、神门、大陵。
肘:
手三阳,小海、曲池、天井、外关
手三阴,尺泽、少海、曲泽、列缺、内关。

14经脉(十二总穴)
任督,头项寻列缺。项后寻后溪。
太阳,项后找后溪,腰背委中求
阳明,面口合谷收,肚腹三里留。
少阳,郁热取外关,筋胁阳历、阳陵泉。
太阴,头项寻列缺,少腹三阴交。
少阴,心神开神门,肾虚太溪穴,厥阴,心胸内关谋,颅脑太冲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