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猫界的游泳高手-渔猫

 关陇之 2018-12-01


渔猫 是一种中等体型的猫科动物,一般生活于林区的灌丛地带、沿河的芦苇丛以及热带海岸的常绿林。渔猫一名反映了其主要猎物之一是鱼类,同时它也会捕食其他水生生物。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食肉目 Carnivora

科: 猫科 Felidae

属: 豹猫属 Prionailurus

种: 渔猫 P. viverrinus


渔猫体长65-85厘米,尾长25-30厘米,重量6-14公斤。

其体型在不同地区的大小均有差异。例如:印度渔猫平均体长80厘米,尾长30厘米,重量11.7公斤;印尼渔猫平均体长65厘米,尾长25厘米,重量6公斤。 


渔猫与人的比例


渔猫躯体强壮,全身棕灰或橄榄灰色,躯体分布有稀疏的棕黑色斑纹。


罕见的白化渔猫


头顶至颈后排列有平行的棕黑色带纹,脸部最明显的特征是其扁平的鼻子。

下颚和脖子粗壮,齿较小,耳小,耳边缘有黑色环。


腿短,爪有力,趾间具半蹼,向前伸直,且不能完全缩回,这是由于其爪鞘较短。其爪是区别于其他猫科动物的显著特征之一。

其趾间半蹼有助于渔猫在半水生环境,如沼泽与水流中产生更大的附着摩擦力,使其行动更自如。


渔猫居住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河流、溪流、芦苇湿地及红树林湿地等淡水资源丰富区域,渔猫对其栖息地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渔猫极擅长游泳和潜水,常在地面上活动和休息,不善于攀爬。

其捕鱼时动作迅速,它会用一个爪子拍击水面,让鱼群以为有昆虫来了,来吸引鱼群,待小鱼游近后,突然用爪捕捞,将鱼掷到岸上。



渔猫一名反映了其主要猎物之一是鱼类,包括大概10种,同时它也会捕食其他水生生物,包括蛙类、淡水龙虾、螃蟹、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以及陆地生物,包括啮齿类、鸟类、小牛、山羊、狗以及大型动物的尸体等。


与大部分猫科动物一样,渔猫喜夜行,其生性凶猛,敢于攻击体型比自己大的动物。


渔猫一年四季都能繁殖,野生的渔猫会将巢穴建在芦苇丛中。春季发情交配,妊娠期63-70日,一次产1-4崽。

幼崽出生时双眼紧闭,约16日后睁开眼睛,其生长迅速,小渔猫8-9个月时即达到成年体型,9-10个月后就能独立生活。

渔猫是独居动物,但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得知雄性渔猫会帮助小渔猫捕食。 野生渔猫的平均寿命为10-12岁,人工饲养条件下的渔猫最长曾活到15岁。


渔猫主要分布于中南半岛、印度、孟加拉、斯里兰卡、苏门答腊和爪哇岛。


渔猫主要的生存威胁来自其极为依赖的湿地和森林被大量破坏而成为农业用地,以及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目前在渔猫在阿富汗已经确定灭绝。

其他的生存威胁包括水资源和化学污染、为获取其美丽毛皮或作野味食用而进行的捕杀等。

在中国,渔猫已被确定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除不丹、马来西亚和越南外,渔猫分布区的其他国家和地区都对其采取了保护措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