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鱼病中草药配方

 名医祖传秘方 2018-12-01

12、黄芩: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有抑菌、抗病毒、镇定、利尿解毒的成果。可防治细菌性烂鳃、打印、肠炎、败血病等。

13、辣蓼:又名水蓼、辣蓼草。一年生草本,长在湖边、沼泽地、田边。夏秋可采全草入药;味苦、性辛、温、无毒;有杀虫灭菌作用。常用于防治细菌性烂鳃、赤皮病、白头白嘴和寄生虫性鳃病、中华鳋、鱼虱等。

14、鳢肠:又名旱莲草、墨莲草。一年生草本,生于田边、水边和湿草地。夏秋季采全草入药,味凉、淡、无毒,具抑菌消炎之成果。可用于防治细菌性鱼病。

15、枫:又名三角枫、枫树、枫香。多年生落叶乔木,多生于山野。采枝叶入药,味辛、平、无毒,有杀虫抑菌作用。可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烂鳃、赤皮、疖疮病和杀灭青泥苔、水网藻。

16、马尾松:又叫枞树、松树。常绿乔木,生于山间。取枝叶入药,性苦、温、无毒;所含松节油、坎烯、二戊烯等有杀虫杀菌成果。可用来防治鱼虱、锚头鳋等。

17、博落回:又叫号筒杆。多年生草本,长在山野。夏秋采茎叶入药,味辛、苦、寒,微毒;有杀虫、灭菌成果。用于防治锚头鳋、鱼虱及细菌性烂鳃等病。

18、马齿苋:又叫马齿菜、酱板草。一年生草本,生于旷野、路旁。夏秋采全草入药,味酸、寒、无毒;有杀菌作用。常用于防治草鱼细菌性肠炎病。

19、大青叶:多年生十字花料植物。以叶入药,含大青叶素、靛苷等,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作用。用于防治疖疮、腐皮、烂鳃等细菌性疾病。

20、仙鹤草:蔷薇科植物。全草入药。有止血和克制革兰氏阳性细菌的作用。可用来防治草鱼出血病、赤皮、肠炎病等。

21、夏枯草:唇形科植物。全草入药。具清热散火、克制病毒的作用。常用作防治病毒性疾病。

22、石榴皮:即石榴的干果皮。其所含生物碱有收敛止泻、杀虫抑菌作用。用于防治车轮虫、波豆虫、三代虫、线虫、绦虫病等。

23、槟榔:棕榈科槟榔树的种子。以果实入药,所含生物碱有驱虫、抗病毒、真菌的作用。可用于防治绦虫病。

24、青蒿:一年生菊科植物。全草入药,所含青蒿酮等有驱虫、杀菌成果。用于防治细菌、真菌性鱼病和蠕虫类寄生虫病。

25、艾叶:一年生菊科植物。全草入药,叶内侧柏酮、杜松烯等物质有理气血、逐寒湿、止血作用。可防治出血、粘细菌引起的疾病及鱼类浮头、泛池的抢救。

26、乌蔹莓:又名五爪龙、母猪藤。多年生蔓草,灌木丛中卷攀树枝等它物而生长。以藤叶入药,有杀菌作用。主治白头白嘴等鱼病。

27、蓖麻:又叫大麻子、红蓖麻。一年生亚灌木,随处都有种植。鲜嫩枝叶入药,有杀菌作用。可共同防治草鱼三病。

28、流苏子:又名整鱼藤、青藤子、细叶藤。蔓性灌木,喜生长在深山沟谷的灌木丛中。以鲜藤叶入药。可防治细菌性鱼病。

29、八棱麻:又名走马箭、走马风、陆英等。多年生灌木,长在村边灌木丛中。以茎叶入药,有杀菌、消炎成果。常用于防治细菌性鱼病。

30、蛇莓:又名龙吐珠、三爪龙、蛇果草。多年生伏地草本,喜生旷野、沟边。全草可入药,具消炎灭菌作用。可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等病。

31、紫苏:一年生草本,野生于村边、路旁,多为人工种植。茎叶入药,有消炎作用。常用于防治肠炎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