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精诚于人生道路的问题 【原文】夫全性保真,不亏其身,遭急迫难,精通于天,若乃未始出其宗1者,何为而不成?夫死生同域,不可胁陵2,勇武一人,为三军雄。彼直求名耳,而能自要者尚犹若此,又况夫宫天地、怀万物而友造化,含至和,直偶于人形,观九钻一,知之所不知,而心未尝死者乎! 【译文】这样看来,那些全性保真、不使身形损亏的人,当处危难时刻,他的精诚就能上通天帝而得到助佑。如果一个人从未曾偏离道之根本,那么做什么事而不会成功呢?那些将生死视为同一的人,是无法将他胁迫欺凌的;同样威武勇猛的人是可以称雄三军的。当然,这样威武勇猛的人只不过是为了追求功名,那么,这些追求功名的人都能如此,更不用说有些包裹天地自然、胸怀容纳万物、与造化为友、内心蕴含中和之气的人了,他们这些人真是只将人的形体视为“道”所寄托的躯壳,钻研专一的“道路”,就能知道未曾知道的许多事情;他们真正做到了心性与道同存共在。 【说明】本节描述的是精诚于人生道路的问题,这样看来,那些全性保真、不使身形损亏的人,当处危难时刻,他的精诚就能上通天帝而得到助佑。如果一个人从未曾偏离道之根本,那么做什么事而不会成功呢?那些将生死视为同一的人,是无法将他胁迫欺凌的;同样威武勇猛的人是可以称雄三军的。 —————————————————— 【注释】1.宗:(zōng枞)根本、主旨、宗旨。《管子·白心》:“建当立有,以靖为宗。”《庄子·应帝王》:“向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国语·晋语》:“礼宾矜穷,礼之宗也。”《广雅·释诂三》:“宗,本也。”《神僧传》:“讲说之日,正标宗旨。”这里用为主导思想、主要旨趣之意。 2.陵:(líng玲)古同“凌”。《易·渐·九五》:“鸿渐于陵。”《书·毕命》:“以荡陵德,实悖天道。”《管子·小匡》:“存鲁陵蔡,割越地。”《礼记·中庸》:“在上位,不陵下。”《国语·晋语》:“袭侵之事,陵也。”《荀子·致士》:“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韩非子·奸劫弑臣》:“使强不陵弱,众不暴寡。”《玉篇·阜部》:“陵,犯也。”《广韵·蒸韵》:“陵,侮也。”这里用为侵犯、欺凌之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