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昔雍门子以哭见于孟尝君,已而陈辞通意,抚心发声,孟尝君为之增欷1歍唈2,流涕狼戾不可止。精神形于内而外谕哀于人心,此不传之道。使俗人不得其君形者而效其容,必为人笑。故蒲且子之连鸟于百仞之上,而詹何之鹜鱼于大渊之中,此皆得清净之道、太浩之和也。 【译文】过去雍门子因善于悲歌而受到孟尝君的接见,见面后,雍门子叙述了人只有在悲切忧愁的环境中才能被悲歌哀乐触动的道理,然后雍门子手抚胸部开始唱起悲切的歌,这正好激发触动了孟尝君的原本悲痛处,于是也就情不自禁地欷歔叹息,后又泣不成声,眼泪纵横不能制止。这说明人如果有悲惨经历就会在内心精神世界形成悲情,以后一旦触境生情就会在言语和歌声中流露出来,并引起有同类经历人的共鸣;因为这种悲惨经历、悲切感情都是每个个人的自身体验,所以是无法传授给人家的;同样无这种悲惨经历的人是无法向人学会这种悲切感情的。所以假使那些平庸的人不懂这道理而一味模仿别人的悲切表情想引起人的共鸣,这非但学不像反而会被人嘲笑。由此,蒲且子能射下百仞高空的飞鸟、詹何能钓取万丈深渊的游鱼,都是在于他们掌握了清静之道、和浩之志的缘故。 【说明】本节描述的是精神形于内而外谕哀于人心而引起共鸣的问题,这说明人如果有悲惨经历就会在内心精神世界形成悲情,以后一旦触境生情就会在言语和歌声中流露出来,并引起有同类经历人的共鸣;因为这种悲惨经历、悲切感情都是每个个人的自身体验,所以是无法传授给人家的;同样无这种悲惨经历的人是无法向人学会这种悲切感情的。 —————————————————— 【注释】1.欷:(xī希)抽噎、哽咽。也作“歔郗”、“唏嘘”。《楚辞·离骚》:“曾歔欷余郁邑兮。”《楚辞·七谏》:“过故乡而一顾兮,泣歔欷而霑衿。”《文选·宋玉·风赋》:“直憯悽惏栗,清劆塱涼增欷。” 2.唈:(yi邑)《荀子·礼论》:“愅诡唈僾而不能无时至焉。”杨倞注:“气不舒,郁闷之貌。”《淮南子·览冥训》:“抚心发声,孟尝君为之增欷歍唈,流涕狼戾不可止。”这里用为郁闷不乐之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