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生种植紫花苜蓿,净利润达450万

 蒙原马铃薯 2018-12-02

华中农业大学学生张振华格大一登上央视“创业英雄汇”的舞台获得100万元融资,大二在家乡种植的3700亩紫花苜蓿,纯利润达到了450万元。张振华俨然成为同学眼中的传奇人物。

张振华家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一个小乡村。贫穷,成为他童年生活的主色调。随着阅历的增长,想到还有那么多农民过着贫苦生活,他决心,长大后要去改变家乡贫穷的生活面貌。

大学生种植紫花苜蓿,净利润达450万

为了学习前沿的农业知识,张振华以超重点线50余分的成绩填报了华中农业大学,进入植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张之洞班”。课余时间,张振华常在图书馆和学校数据库里查找和苜蓿相关的资料。在学校官网上,发现学校有专门做苜蓿科研的教授,他一下有了新想法:借助学校力量培育出适合我国的苜蓿种子。

张振华开始频繁往辅导员办公室跑,希望学校能对他的“种草大计”给予一定支持。学校的老师一度觉得这个刚进校园没多久的学生的想法有点不切实际。

大学生种植紫花苜蓿,净利润达450万

打听到央视有个“创业英雄汇”的栏目,张振华满怀期待地报了名。被拉入一个项目群后,却发现群里还有一万多个报名项目,张振华傻了眼。为争取更多机会,他每天都主动找群管理员聊项目。

张振华获得了去央视参加面试的机会。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后,张振华又打起了退堂鼓,每个月去北京参加面试的就有300个项目,而最终能留下来进行项目路演的只有15个,被选上的机会“很渺茫”。后来在辅导员陈志强的鼓励下,张振华还是决定去尝试一下。

大学生种植紫花苜蓿,净利润达450万

2015年初,他成立了内蒙古华蒙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当地招募的17个科研人员负责苜蓿品种的研发,叔叔负责打理公司大小事务,自己则开启了一边读书一边种草的创业历程。

张振华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苜蓿新品种研发上,开始拓展紫花苜蓿种植基地,“希望我们能够研究出抗干旱抗盐碱的紫花苜蓿品种,将西北地区的沙漠变为绿洲。”

2015年年底,张振华种植的3700亩紫花苜蓿净利润达到了450万元,累计改良土壤面积5000余亩,还获得了团中央和全国学联授予的“大学生创业英雄年度十强”称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