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家巷,才不是一条没有美食的小巷子

 shelley_wang66 2018-12-02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童家巷是陌生的。这也不怪谁,南京的巷子阡陌纵横,科巷、三七八巷、文昌巷等,各凭借本事,稳坐“南京人心中巷子排名TOP榜”。对比起来,与玄武湖一街之隔的童家巷,似乎有些籍籍无名。



但其实,童家巷才不是一条没有故事的巷子。


巷子不长,却分布着中国药科大学、东南大学等高等学府。巷子腹地里,还藏在每天人流如织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街的店面,更是串联起了“好吃一条街”。



左师傅梅花糕、西北桥头拉面大王、贵州米线、四川宜宾燃面等等,跨越南北东西地域的美食,在童家巷相遇了!


1/平米之内是32年的坚守


别看左师傅梅花糕门店小小的,名气可不小。在南京,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很多初来乍到的外地人,也会拿着攻略去打卡。


梅花糕,因形似梅花而得名。追溯起来,这名儿是清朝“旅行家”、“美食家”乾隆所赐。当年他南下微服私访,与梅花糕邂逅,于是留给后人这一小吃。



不得不说,乾隆皇帝真是“带货王”。因为他,梅花糕红极一时。但后来由于工艺复杂,几度失传。如今,南京叫得上名的梅花糕店只剩寥落的几家,而左师傅的毋庸置疑当属第一。


听左师傅讲,他从1986年开始学做梅花糕,到今年已经32年了。起初口味偏甜,他为了迎合南京人的口味,降低了甜度;后来又加了小元宵、瓜子仁、果脯等,最终成就了南京特色小吃。



一叶知秋,梧桐树叶枯黄凋落,预示着南京的秋冬来了;羊汤飘香,街头小吃店换上了羊肉汤的门头,也预示着南京的冷天来了......


而南京人还有一种独特的“迎接严寒”方式,捧起热腾腾的梅花糕。小小的一杯,一边捂手,一边小心翼翼地吃着,只需要一口就能暖到心头。


2/全天候24小时营业天天排队


童家巷的另一个“流量王”,当“西北桥拉面大王”莫属。24小时营业,让它更是多了不少簇拥者,夜深后更是成为城北人的“深夜食堂”。


“二两锅贴+一碗牛肉面”是标配;或者点份大盘鸡就米饭吃,也是一顿。



买完单,出门等锅贴出锅。无论严寒酷暑,店门口总有一条排队的“长龙”。锅上热火朝天,锅贴整整齐齐得被码在锅里。随着油温升高,师傅转动着煎锅,锅贴经过高温煎炸后通体金黄。


想要锅贴好吃到打嘴不丢,馅儿是关键,油是灵魂。菜籽油,是检验锅贴好吃与否的标准之一。经过高温的菜籽油通过面皮,与肉馅相遇、碰撞,散发出袭鼻的香气。



出锅后的锅贴,块头很大、黄金灿灿。西北桥头拉面大王的锅贴绝对对得起等待。咬一口,底脆皮软肉质鲜嫩、汁水丰盈。吃的时候,一定要轻轻咬慢慢嚼,不然汤汁定会溅的到处都是。


在童家巷,有些人脚前刚去了中大医院,后脚就迈进了店里解决下口腹之欲。最羡慕还是居住在周边的街坊和几个学校的学生,随时可以猫近店里大快朵颐。


3/米线之争?谁是王者?


别看童家巷不长,米线店却不少,贵州米线、桂林米线、湖南米线,三分天下,并且每家都有一群拥护者。于是,谁才是“童家巷米线king?“众说纷坛。



但其实,这样的争论意义不大,因为门头招牌已经悄然道出了排名。按地域划分,贵州、桂林、湖南的老乡们纷纷为各自家乡米线打call,异乡游子用这样的行为表达”我对那片土地爱的深沉“。


这个时候,南京人就是佛系的”吃瓜群众“了。贵州米线点水煮肉味、桂林米线点酸菜鱼味、湖南米线点麻辣牛肉味,雨露均沾,你们都好吃!



每到饭点,吃货们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进各家米线店里。从上座率来看,真的不太看得出谁家口味更胜一筹,每家都门庭若市。大家一律埋着头,认真嗦粉。


贵州米线够味偏重,菜码较多,一碗足够扎实。米线粗食、劲道,自家腌制的酸萝卜脆口酸爽,酸甜口味层次丰富,搭着米线吃,爽到飞起;湖南米线,打破了常规认知,做的“干挑”,盖码牛肉先卤后炸,唇齿感受惊艳;而桂林米线,则纤细软糯,口味清淡。



4/燃面店,slay面条、米线一条街


那边三家米线店暗潮涌动,这边的四川宜宾燃面店笑了。“来吃面啊,我们既有面又有米线,而且风味地道好吃!”于是,选择困难症被治愈了。同时,“大胃王”也可以进一家店解决多重口味需求。



店里两面墙上都贴着价目表,特色燃面、特色酸菜鱼米线、四川特色炒菜、盖浇饭系列等有百余种单品。如果每天到店里解锁一种,得三个多月才能吃完。


虽然可选择种类多,可客单量最多的却只有两种:芽菜肉沫燃面和酸菜鱼米线。




燃面分为小、中、大三种,如果食量不大,小碗足够喂饱。面条在下,上面盖着面码芽菜、肉燥和花生末......光从卖相上来看,秀色可餐。


面一定要趁热吃,时间久了面容易坨,拌的时候也就撑不开,从而影响了口味。


和南京面条不同,燃面的口感柔软,充分搅拌后,红油等料和面充分交融,此时挑起一筷子,香气扑鼻、麻辣相间。吃惯了江浙一带的面条,换换口味不免惊喜。



在四川宜宾燃面店里,常常可以看到客人左手一碗燃面,右手一碗米线。哪怕是看起来柔弱的潘西,都不例外。“吃得下吗?”“当然啦,来都来了!”中国式宽容里说的明明白白。


当然,它家的米线也不让人失望。鱼肉鲜嫩、米线q弹,吃完就连酸菜都不忍浪费。



童家巷的美食,还远不止这些,还有安庆馄饨、杨记面馆等等,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开了十年有余,喂饱了住在周边的人。随便进一家店,都能吃得畅快尽兴。


很多人吃饱了舔着肚子,又一头钻进了韩家炒货店。买点瓜子、零嘴,打打空闲时间的牙祭。可别小看了这家炒货店,在童家巷也有不少年头了。



虽然童家巷在外面的名气不大,可却是中国药科大学、东南大学学子以及周边居民心中的“美食天堂”。不用走远,就可以有五湖四海的舌尖享受。这种快感,外面的人不会感同身受。


虽然没有南湖、红庙的流量,可童家巷却深谙“大隐隐于市”之道,静静绽放。它才不是一条没有美食的小巷子!



硬腿子原创稿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