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子告诉你夏朝国都叹为观止的王朝气象,及兴亡的原因

 思明居士 2018-12-02
孟子告诉你夏朝国都叹为观止的王朝气象,及兴亡的原因

(作者:赵辉)中华文明以历史悠久、光辉灿烂著称于世界,但中外学者公认的历史年代只能上推到西周晚期的共和元年,也就是公元前841年,这与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很不般配。为此,我国启动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推进探求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与发展过程。

在商朝国都遗址基本确定的情况下,对夏朝国都遗址的寻找与考古确定,就成为延伸解决中华文明历史的重要工作。从目前了解的相关信息来看,中国史学界似乎对夏朝国都遗址的寻找工作已经走入了死胡同,无法继续前行。其根本问题,是对中国远古历史文明发展演变的理论,发生了原则性、根本性的错误,使得对夏朝国都遗址的寻找久寻无果、无功而返。

目前中国史学界对夏朝国都的寻找范围,根据前期中国历史学家的观点与理论,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重点以伊洛地区为寻找范围。而根据笔者的研究,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是一个由东向西,由南往北,由淮河流域向黄河流域延伸发展的过程。因此,对夏朝国都及以前文明发展遗址的寻找与考古,应在淮河流域去寻找,重点在淮河的涂山地区去寻找、考古与求证。而淮河流域的涂山地区才是中华文明从原始进化到现代文明的关键与重要区域。

如果我们对中华文明传承下来的历史文献,去认真仔细地研究分析,以开放的态度对待未知历史的研究,是可以对夏朝国都的历史记载,找出一些“庐山真面目”,寻到一些极为珍贵的线索。

在浩瀚如海的中华历史文献中,《孟子》中的一篇论述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淮南子》中《卷一·原道训》就是我们寻找夏朝国都的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叛)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叛),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淮南子·卷一·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伏,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故机械之心藏于胸中,则纯白不粹,神德不全。在身者不知,何远之所能怀?是故革坚则兵利,城成则冲生。若以汤沃沸,乱乃逾甚。是故鞭噬狗,策蹄马,而欲教之,虽伊尹、造父弗能化。欲害之心亡于中,则饥虎可尾,何况狗马之类乎?故体道者逸而不穷,任数者劳而无功。夫峭法刻诛者,非霸王之业也;箠策繁用者,非致远之术也。离朱之明,察箴末于百步之外,不能见渊中之鱼;师旷之聪,合八风之调,而不能听十里之外。故任一人之能,不足以治三亩之宅也。修道理之数,因天地之自然,则六合不足均也。是故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神农之播谷也,因苗以为教。夫萍树根于水,木树根于土,鸟排虚而飞,兽蹠实而走,蛟龙水居,虎豹山处,天地之性也。两木相摩而然,金火相守而流,员者常转,窾者主浮,自然之势也。是故春风至则甘雨降,生育万物,羽者妪伏,毛者孕育,草木荣华,鸟兽卵胎;莫见其为者,而功既成矣。秋风下霜,倒生挫伤,鹰雕搏鸷,昆虫蛰藏,草木注根,鱼鳖凑渊;莫见其为者,灭而无形。木处榛巢,水居窟穴,禽兽有芄,人民有室,陆处宜牛马,舟行宜多水,匈奴出秽裘,于、越生葛絺。各生所急,以备燥湿;各因所处,以御寒暑;并得其宜,物便其所。由此观之,万物固以自然,圣人又何事焉?

孟子告诉你夏朝国都叹为观止的王朝气象,及兴亡的原因

我们仔细地来分析一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语句隐含的深意。“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很明显是以天下做背景,域民、固国、威天下都是天子的行为。因此,孟子此文的整个论述都是在叙述天子的行为,以前代失国天子的不当行为,告诫后世天子如何治理天下。孟子处于周朝时期,孟子以前的时期为夏朝与商朝,而孟子所说的天子失国就只有夏朝与商朝。周朝灭商的前后经过,周人是很清楚,我们也很清楚,商朝失国与孟子所述之间完全没有相同之处。因此,孟子所说的天子失国就只有是夏朝最后一位天子的夏桀失国,孟子对所论述的对象,就只能是夏朝国都与天子夏桀;孟子文章中的所有描述都是对夏朝国都的描述与对夏桀行为的论述。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也就是孟子对夏朝国都情况的详细描述,为我们寻找夏朝国都,确定夏朝国都遗址提供了独一无二的详细资料。“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也非传统理解的城池周长三里、城郭周长七里,而是东西长三里与南北长七里。由此可见,夏朝国都规模的庞大,城墙、城池、城郭的宏大规模,夏朝国都人们的富足,让现代人也叹为观止。

而天子的行为“寡助之至,亲戚畔(叛)之”“委而去之”与《史记·夏本纪》中的记载“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帝桀之时,自孔甲以来而诸侯多畔夏,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汤修德,诸侯皆归汤,汤遂率兵以伐夏桀。桀走鸣条,遂放而死。”的情节不谋而合,这与我们了解到的夏桀丧失东方九夷部落的军事支持,被商汤偷袭失败后,丢弃国都,逃往南巢的失国事件经过如出一辙。这也就更加证实了,孟子所述的事件与对象就是夏桀失国与对夏朝国都环境的描述。

通过对“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叛)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与《淮南子·卷一·原道训》对比解读,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孟子即总结了夏禹得到天下所采取的“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伏,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的正确措施。也总结了夏桀失败的“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叛)之”的深刻教训。

因此,“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就是孟子清楚告诉我们后人的夏朝国都的具体地理地貌与夏朝国都所处的富饶之地。这种“米粟非不多也”的描述,是对夏朝国都城郭范围土地肥沃富饶、水源丰富情况的概况。是我们寻找与判断夏朝国都的重要特征与线索,为我们寻找夏朝指明了明确的方向与目标。

再完美的理论与分析,如果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是毫无价值的。那么,在淮河流域有这样的古城遗址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米粟非不多也”相符吗?经过四千年的风雨侵蚀,夏朝国都的地理地貌还能寻找到吗?

孟子告诉你夏朝国都叹为观止的王朝气象,及兴亡的原因

华夏文明的伟大,不仅是传说,而是有其伟大的根本原因,在远古时期让万国诸侯不远千里前来“四方来朝”“四方来贺”。正是大禹在治水方面的天才与努力,不仅让我们现在还可以找到孟子所描绘的景象,而且与孟子的描述相当的吻合。这就是位于“禹会诸侯”的涂山地区、淮河北部、北淝河北岸、四方湖畔的古城遗址——华夏城。

四方湖畔的古城遗址,是一个至今没有被世界上任何一位历史学家破解的历史城池遗址,是一个被中华民族、华夏民族遗忘的文明遗址,是一个产生中国众多神话传说的地方,是一个诞生中华《诗经》的地方。这座被华夏民族遗忘的城池,其护城河与水利工程,虽经四千年风雨的侵蚀,仍能完整地留存,这是因为大禹的治水工程还在发挥着功效,保佑着这块华夏民族的龙兴之地。其“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池非不深也”的地理地貌仍清晰可辨。四千年前迎接“四方来朝”“四方来贺”的四方湖,仍在默默滋润着这个华夏文明的诞生之地,养育着坚守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默默无闻地等待着华夏儿女的后世子孙的认祖归宗。(作者:赵辉)大禹为何将夏朝国都设在四方湖畔的怀远古城? 四方湖畔的怀远古城有哪些历史遗迹与夏朝国都相吻合? 四千年前的夏朝都城究竟在哪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