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药——淡竹叶

 昼三夜二205 2018-12-02

 淡竹叶
[dàn zhú yè]

【原名】淡竹叶
【别名】竹叶;碎骨子;山鸡米;金鸡米;迷身草;淡竹
【药性】寒性
【药味】甘;淡
【归经】归心、胃、小肠经。
【功效】清热除烦,利尿
【主治】用于热病烦渴,小便赤涩淋痛,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6~9g。
【现代药理研究】 
1.竹叶有解热作用。
2.淡竹叶有利尿作用,其在利尿的同时,还能明显增加尿中氯化物的排泄量。
3.淡竹叶有抑菌作用,体外实验本品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
4.淡竹叶还有抗肿瘤和升血糖作用。
【古籍摘要】 
《神农本草经》:味苦,平。主治咳逆上气,溢筋急,恶疡,杀小虫。
《名医别录》:大寒,无毒。主除烦热,风,喉痹,呕逆。
《日华子本草》:味甘,冷,无毒。消痰,治热狂烦闷,中风失音不语,壮热头痛,头风,并怀妊人头旋倒地,止惊悸,温疫迷闷,小儿惊痫天吊。
《药性赋》:味辛、苦,平,性寒,无毒。可升可降,阳中阴也。其用有二:除新旧风邪之烦热,止喘促气胜之上冲。
《本草纲目》:煎汤,熨霍乱转筋。煎浓汁,漱齿中出血,洗脱肛不收。(苦竹叶)烧末,和鸡子白,涂一切恶疮,频用频效。
《本草蒙筌》:味甘、淡,气平、寒。阴中微阳。无毒。逐上气咳逆喘促,退虚热烦躁不眠。专凉心经,尤却风痉。
《景岳全书》:味甘淡,气平微凉,阴中微阳,气味俱轻。清上气咳逆喘促,消痰涎,解热狂,退虚热烦躁不眠,壮热头痛,止吐血。专凉心经,亦清脾气。却风热,止烦渴,生津液,利小水,解喉痹,并小儿风热惊痫。 




经典方剂

竹叶汤

 出处】《圣济总录》
【组成】 淡竹叶(30克),麦门冬(30克),小麦(30克),茯苓(30克),甘草(15克),人参(15克)。
【功效】主气阴两虚,心烦喘闷
【用法】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中午、临卧空腹时各一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