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婆婆的春天 【天涯原创】

 吉安天涯书屋 2018-12-02
    在旧社会,不但女人是没有地位的,女人做媳妇后就更没有地位,农村更显突出。一般
家庭都是这样,外面事男人说了算,家里的事婆婆说了算。媳妇们慢慢熬,等婆婆去了另一
个世界或实在是动不了,就算出头了。不过,往往到了这个时候,媳妇也老了,这就是后来
人们常说的一句口边语:“多年的媳妇熬成婆”。
    解放后,虽然人的思想有所转变,但中国毕竟是恪守孝道的国家,媳妇行事仍不能越过
婆婆,遇事学会请示商量,只有这样才会赢得好媳妇的美名。农村多数家庭都这样,一代一
代,相沿成习。这个陈规在上世纪80年代被打破了,改革开放让女人们走出了家门,外面精
彩世界的见识,让媳妇们懂得太多了,婆婆跟不上形势,很多似懂非懂的道理也讲不清,道
不明了,慢慢一切自然而然顺从了媳妇。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基本上是媳妇的春天。婆婆们已经靠边站了,孝顺的儿媳会好好善
待婆婆,婆婆们都也还对付着过。遇上不孝顺的儿媳,婆婆们日子就惨了,儿媳都在外打工
挣钱。有的把小孩扔在家里,寄点钱回家还不够小孩的日常开支。婆婆们只好一边看护着小
孩,一边在自家的责任田劳作。春去秋来,四季轮回,婆婆们的腰身不再直挺,头发也越来
越白了。这个时候的婆婆们是对生活毫无怨言,默默承受,心里就只有一个愿望,自己哪一
天倒下了,有人伺候一碗水,一匙汤。这就是农村沿袭下来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这个年代
的婆婆没有退休金,没有社保,唯一的依靠就是儿媳,很多事不得不忍气吞声。
   这些婆婆都是60前出生的居多,没什么文化,改革开放时,思想还转不过弯,饿死也愿意
呆在家里,种的几亩田只够当时的生活,一分钱都积蓄不了,就是能积攒点,又得给儿子成亲
或建房。没有为自己留下一点钱,都无私地花在儿女身上了。到老两手空空就干受气,虽说也
有条件好的,会给你一点钱,但会让你离远一点。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个下一代,还不给你
带着。理由是婆婆土包子一个,普通话也不会讲,担心把下一代带傻了!婆婆们想着只要还赏
口饭吃就行,对媳妇不满也只能放在心里,敢怒而不敢言。
    60后的人都要陆续地做婆婆了,相信这一代婆婆应该日子不是很难过,因为60后人基本都
识得几个字,思想上也能与时俱进,和媳妇之间可以好好地沟通。条件不是很好的媳妇会想着
婆婆是家里免费的保姆,会善待。条件好的也觉得婆婆留在身边看孩子,做些家务,比外面请
个不知根底的打工人好,可以把家放心地交给婆婆。媳妇们是怎样想的,对婆婆们已经不是很
重要。因为60后的婆婆和前任的婆婆都不一样,前任的婆婆时代没有计划生育,生一个,又生
一个......等把自己的孩子都拉扯大了,自己也老了。
    60后的婆婆都只生一到两个,孩子养大了,自己还不老,在家务农也还有力气,出外打工
照样有人接受。政府已经给农村加强了一些保障,看病可以报销一点,土地可以补助一点,动
不了时,政府也给点生活费。60后的婆婆已经有不少人有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晚年生活基本
有保障,不再依赖子女养老了。只要边关太平,国家富裕,婆婆的春天又不远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