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荬菜 中文学名 苦荬菜 拉丁学名 Ixeris sonchifolia Hance 别 称 多头莴苣 ,多头苦荬菜,抱茎苦荬菜 科 菊科 属 苦荬菜属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根垂直直伸,生多数须根。茎直立,上部伞房花序状分枝,或自基部多分枝或少分枝,分枝弯曲斜升,全部茎枝无毛。 基生叶花期生存,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顶端急尖,基部渐狭成长或短柄;中下部茎叶披针形或线形,顶端急尖,基部箭头状半抱茎,向上或最上部的叶渐小,与中下部茎叶同形,基部箭头状半抱茎或长椭圆形,基部收窄,但不成箭头状半抱茎;全部叶两面无毛,边缘全缘,极少下部边缘有稀疏的小尖头。 头状花序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状花序,花序梗细。总苞圆柱状,果期扩大成卵球形;总苞片3层,外层及最外层极小,卵形,顶端急尖,内层卵状披针形,顶端急尖或钝,外面近顶端有鸡冠状突起或无鸡冠状突起。舌状小花黄色,极少白色,10-25枚。 瘦果压扁,褐色,长椭圆形,无毛,有10条高起的尖翅肋,顶端急尖成喙,喙细,细丝状。冠毛白色,纤细,微糙,不等长。花果期3-6月。 分布陕西、江苏、浙江、福建、安徽、台湾、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 中南半岛、尼泊尔、印度、锡金、克什米尔地区、孟加拉、日本广有分布。 生于山坡林缘、灌丛、草地、田野路旁,海拔300-2 200米。 主要价值 全草入药,具清热解毒、去腐化脓、止血生机功效;可治疗疮、无名肿毒、子宫出血等症。
比较想你关注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