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做好班主任,先学会做好人

 张班级管理 2018-12-02

我是一个“新”班主任,以下见解纯粹是个人的自以为是,这一点很重要。我觉得要做好一个班主任,首先要学会做好人,做一个优秀的人。

1

听天命

班主任是个很需要“人品”的工作,可能很多人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但不得不说,班主任工作是件很需要运气的工作。

 

假设你所带的班级,出现哪怕一两个有心理状况的学生,都足以消耗掉你所有关于教育的光荣和梦想。

 

而如果你的学生中,有哪怕一两个三观很正、做事积极认真、情商也高的学生,就能帮助你节省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收获一个教育者的荣光。

 

关于“人品”的部分,除了慨叹命运,默默祈祷外,别无他法。

 

所以,作为一名班主任,首先要学会接受那些不能改变的,接着就要试着改变自己能够改变的。

2

你若要有人爱,首先得变得可爱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如果一位老师足够优秀,且受欢迎,很大程度上,学生就会因此相信你说过的,你就可以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去影响他。

 

所以,你首先得问自己,你学生时代喜欢什么样的老师或班主任?你想成为一个怎么样的班主任?

 

我觉得,很多班主任容易犯一个错,在应该把学生当学生的时候,却以成人的标准要求他们;在不应该只把学生当学生的时候,却以学生的眼光看待他们。

 

在不应该只把学生当学生的时候,别以学生的眼光看待他们。

 

比如很多人会说,他们只是学生,很多都不懂。

 

其实并不然。

 

大部分学生作为一个正常的人,已经具备一些基本的认知和判断,有了起码的情绪、情感感知能力。

 

如果你的爱与关心,责任与担当,表达的足够得体与准确,绝大部分学生是能够接受到你的“信号”的。

 

你的课堂是否足够吸引人,你的人格是否足够有魅力,这些都是大部分学生能够感知的。

 

别把他们当做懵懂无知的学生。

 

也别在应该把学生当学生的时候,却以成人的标准要求他们。

 

学生之所以是学生,就意味着他的知识和阅历有限,你大可利用这一点展现你博闻强识的一面。

 

但是,在与学生交流和相处时切莫以师者自居,尤其是不能以一个成年人的视角、老师的视角看待他们的行为。

 

就像让一个中学数学老师去交幼儿园和小学数学,往往是教不好的,因为你是在以一个中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在讲,而你的对象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所以,你可以更多地代入自己的学生生涯,自己当初的成长经历,所谓青春期的叛逆、迷茫、爱恋、堕落、消极、困扰,都带有那个阶段的成长烙印,这是不能割舍的,只是不同的年代表现的形式不同而已。

 

还有很多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时候,会下意识的会将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想着各种各样的“妙招”或“方略”来管理班级,管理学生。

 

他们往往会忽略了一点,有些时候,解决这一局面的钥匙恰好掌握在你手上。

 

在我看来,作为一个班主任,最需要改变的或者最需要打造的,恰恰是自己。

 

面对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老师,这个时候,如果你还能理解他,关心他,发自内心的为他好,如此完美的“人设”,你觉得学生还有招架之力?

 

当你足够好,有了足够吸引他的特质,他认可你,喜欢你,美好的事就会自然而然的发生。

 

所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你首先得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3

世界观和方法论

很多班主任,尤其是新班主任,有时候会想,我想要一套方案,这套方案我马上就能用,马上就能解决问题,我初为人师时当初就这么想过。

 

殊不知,方法是否可行,这取决于它被实施的环境和条件。“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他人成功的管理方案,你生搬硬套,也不见得就有效果。

 

就像卢梭《爱弥儿》里说的,“任何方法的提出都要考虑到两个方面:第一,它本身就是好的;第二,它要容易实行。”

 

我觉得,要做好班主任,并没有一以贯之的简易且好的方法。

 

所以,在我看来,世界观有时候比方法论更重要。

 

相比于具体的方式方法,你更应该思考的是,解决问题或有效方法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只有当你去思考,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这样管理会有效,你才有了解决问题的动因。

 

我举个例子。

 

很多班主任攻略里会谈到班干部的重要性和选班干部的方式。

 

你能找得到一种完美方案解决这个问题吗?

 

不能吧。

 

班干部的重要性和产生方式是浮于表面的。

 

我觉得,这个问题背后深层次的逻辑是,你如何看待人和培养人的问题。

 

班主任如果不具备了解学生、发现其能力和培养其能力的能力,你依葫芦画瓢选出班干,可能也难以取得预料中的成效。

 

一个学生你得了解他的品性、观察他处理问题的能力,或者你引导他,激发他的潜能。

 

如果你没有共情能力、同理心,你都不理解他们的想法,他们怎么会理解你,到头来,可能你在表你的情,达你的意,也不过是一厢情愿。

 

要做到这些,是几本班主任兵法或班主任策略所能解决的吗?

 

之所以你看有些书会觉得很有收获,只不过是他人的点睛之笔,勾勒出了你潜在的自己。

 

班主任是基于人的工作。

 

而千人千面。

 

这意味着,不可能有标准化的方法。

 

“用我这套方案,马上成为一个老练的新班主任”的标题党只能博人眼球,是在消费你的急功近利。

 

我觉得,你有成熟的世界观,有内心的自恰,通过学习、运用和反思,自然而然会摸索出一套适合你自己的班主任方略。

 

而这一切,都与你个人的教育经历,成长环境,性格特质有很大关系。

 

当你努力也难以企及的时候,那你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个时候,你只能“佛系”一点,放过学生吧,也放过自己吧,接受现实吧,你可能真的不适合当班主任。

 

当然,要做一个班主任,靠你的威严和权力,靠着父母对孩子的美好期待,对你的积极配合,你也能平平安安的度过。

 

而如果你想做到更多,获得更多。

 

你拥有的就需要更多。

 

而遗憾的是,要拥有这些能力,并不容易。

 

所以,当你看完这篇文章,你可能会觉得我说的都是正确的废话,也可能觉得真是这么回事儿。

 

你对这篇文章的态度,也体现了你为人处世的态度。

 

总而言之,做班主任和做人一样,个性品质,智慧能力,影响着你人生所能达到的高度,影响着你作为一个班主任所能达到的高度。

 

所以,要做好班主任,先做好人,做一个优秀的人,我觉得这很重要。

 

老师如是。


至于我如何,还需要时间来证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