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给知名作家梁鸿:您有您的梁庄,我有我的故乡

 西城杂事 2018-12-03

梁老师:

佩服您能写出“梁庄”系列的文字,想给您写点东西。您是否想过家乡的人看到您写的书会是怎样的感受?

 

 
 

原谅我并没有完整看完您的书,有观看欲,却在抗拒。大段大段直白而真实的描述,内心用方言带着惊喜去品读。我曾经怀疑自己丧失了使用乡音的能力,有点怨恨普通话对于我的“祸害”。当看到自己使用多年的方言跳荡在书中,勾起了那种原始的话语冲动。抗拒是因为自己怯于去面对,只想在那镜花水月的泡沫中沉醉。我无力去直视真实,而生活一次次告诉我什么是真实。在您的书里,我观照自己。从初中求学开始,到了县城;再到大学,去了别的城市。口中的老家范围越来越大,而关于真正的故乡却越来越模糊。向来喜欢去探究本源类的东西,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而我来自于哪里?记忆中只留下了几个残影。乡村、老街以及小县,童年在这三个地方辗转。我想,故乡带给自己的是种归属感。不管它变成了什么样,终究是我生命中的一道光。在您的书中,我常常觉察到一种消逝,说不上来为什么,无可奈何的生死,不可避免的丢失。故乡总是在风雨中飘摇,摇摇欲坠,破败的瓦房好像时代巨轮碾压过后留下的残骸。可我隐隐知道,我向往乡间自由的风、清爽的空气、无尽的原野。我贪恋外婆的蒲扇、外公的麻将场……我多想还是一块糖,黏在他们身旁。在蜿蜒的树边,有多少我关于未来的期盼。老了老了,村庄老了;老了老了,外公外婆都老了;老了老了,我也老了。以前回家,不管多累,总是一股脑奔着去看一看外公外婆,好像不看看他们都不算回家。而今,再也不可能了,我再也不能算是真正回家了。

 

 
 

在您的书中,梁庄分为两部分。自毕业后,我也越来越觉察到离乡之人的心理状态。那是一种外边待不下去,故乡又回不去的双重失语,归属感被极度剥落。打小我就有一个想法,倘若自己有儿子,名字中必然要带着“振元”两个字,振为振兴,元为家乡名字前一个字。我总觉得自己应该给家乡带来些什么,纵然我现在自身难保。可我又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家乡,我不知道它意味着什么,它需要什么。我会偏执地认为,家乡就一直这样也很好,但注定不可能。每每回家,我都会去某家理发店,那是我打小就去的,并且外婆也极力夸赞那家店主。去理发,我会想到童年和我的外婆。可能故乡是由彼此依托而成的,一点一点的元素构成了一个整体。或者说,就让一切存留在记忆中,然后我在未变的空间已变的时间寻找过往的蛛丝马迹。有些愧对故乡,我竟对它会怀有那种所谓的恨铁不成钢,而它却始终默默配合我给我最大的宽慰。至少,回到故乡,依然会觉得舒坦。我会在那变化中留恋那些不变,故乡带给了我好多,我总得担负起故乡,如果我能够,请让我活出一部分故乡。不太应该悲天悯人,可我分明看到那些奔波的人们,像您,像我这样的人还有好多好多,我们何去何从?

 

 

 

压在心头的东西倾泻于笔端,谢谢您的书。想象不到您要付出多大的勇气,您文字中所透露的只是冰山一角。有好多作家想写自己的故乡都没有去写呢,我的话更是不知道如何去写。您书中那些克制的情感,悄无声息卷起了波澜。我带着各式各样的问题去读您的书,谢谢您给我的答案。不知别人怎样去说梁庄,您已经写出了自己的梁庄。纵然您终将离梁庄而去,梁庄却永远活在您的笔下。

 

您有您的梁庄,我有我的故乡。通过您的梁庄,我看到了我的故乡。
​  
您的读者:孙博

于二零一八年十一月三十日 农历十月二十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