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有所乐与时进 ——三位盛泽九旬老翁的“长寿经”

 吴越尽说 2018-12-03

老有所乐与时进

——三位盛泽九旬老翁的长寿经

  作者:特约通讯员 杨传泳

 

盛泽镇潘家弄有一个退休教工活动室,那儿被誉为室雅不大常开放,老有所乐与时进的乐园。年迈的退休教职员工常来此阅读报刊,唱歌猜谜,打牌娱乐,交谈会友,其中三位九旬老翁更是这里的常客,他们以不同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延年益寿。

 

起居有序体犹健

 

俞春元今年92岁,精神矍铄,身体健朗。凭着厨师的老本行,他常能烧上可口的菜肴,让家人尝新。

有人看他毫无老态龙钟的样子,十分羡慕,问他有何秘诀。他笑道:这得益于工作时。当年,他曾担任盛泽中学总务主任,为了替国家节约资金,在建造教学楼时,他步行到浙江王江泾窑墩采购建材,练就一副铁脚板。在办农场期间,又养成早起习惯。这样,数十年来形成了规律的作息,一直坚持到现在。

如今,俞春元早上5点起床,先在院子里跑上20多圈,7点到9点、中午12点到下午2点半,到退休教工活动室活动,打打牌,与朋友聊天。在家期间,他也不闲着,常在院子里侍弄花草,颐养身心。下午,儿女们来家问寒嘘暖聊家常,敲背按摩半小时,感到非常舒服。吃过晚饭后,就饭后百步走,接着看电视,到8点钟便睡上一个好觉。第二天感觉神清气爽。

他说:日子过得简单又充实,有儿女相伴、老友交谈的生活,习惯了,是很开心的。

 

乐天有为益健康

 

唐幼良今年91岁,在2018年盛泽镇第二届孝老文化节上被表彰为老有所为老人。

老师平时总是乐呵呵的,可谓一个乐天派。年轻时他曾患过肺病,虽然医疗条件差,但他并不消极面对,而是树立起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注意调养,结果战胜了疾病。他说:我靠的是不忧不愁,加强锻炼,参加文艺活动才治好病的。最深的体会是,身心快乐是帖良药,遇上不适就会不药而愈。上世纪50年代,他申请参加教育工会,但因那是个特殊年代,最终因家庭成份问题被挡在门外,但他认为,做人要看得开,不怕吃亏,于是照常认真教书育人。

他说:在有生之年,为社会做点事,他乐我也乐,人开心了,病也少生了。老师乐于参加文艺活动,从小学京剧,几十年来坚持参加戏曲活动,为弘扬国粹作贡献,现在还是舜湖逸社京剧票房的名誉会长。

老师还是一位故事大王,经他整理、归纳、创作的故事不下300折,听众逾十万,给人带来欢乐。他乐善好施,把衣物送给需要的人,朋友有困难,也给予资助。退教活动室建成后,他当上志愿者,早上烧开水,整理报刊,黑板上抄写时政要闻,创作了400多条谜语供人猜,忙得不亦乐乎。

 

积极社交驱孤独

 

孤独是悬在老年人心头的一把剑,积极社交便是孤独的克星。91岁的沈良仕老师的经历印证了这一点。

老师当过力织工,1950年创办了西新街小学,此后从教40年。现在的他很清瘦,走路稳步轻松。近几年的体检结果表明,他基本无三高症状。

退休后,老师家曾经历过一次重大的变故,10年前,他的老伴罹癌去世。年过耄耋失去了老伴,加上子女不在身边,一度显得特别孤寂。然而,他又慢慢地从阴影中走了出来,除了与亲友多交流外,更多的是来到退休教工活动室,几乎天天去,养成了习惯。

在这里,老师结交了不少新朋友,一起阅读报刊、打牌和聊天。在交往中,了解国家大事、家乡新闻,开阔眼界,交流感情,他想到退休30年,生活安定,日子越过越美好。

不知不觉地过了一天又一天,驱赶了孤独。他深有体会地说:交往多了,心里坦然,要是一直在家,就会东想西想,瞎想出毛病来。

   吴江日报201811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