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人才?

 myth360doc 2018-12-03

Pierre-Auguste Renoir,Self-Portrait


什么是人才?

 

答案似乎显而易见,但其实并不好回答。

 

去年以来,多个城市出台政策吸引人才,标准是按学历及年龄来划分的,大致来说,本科及以上,年龄不超过45岁,所有城市都视为人才。这种政策后来在新闻中不多见了,可能观感不太好吧。“受过好教育的年轻人,就是人才”,这种标准,它到底对不对呢?

 

肯定是对的。而且是人人知道的人才标准,有时甚至是唯一的人才标准。某种程度上,我也认为需要一个简单粗暴的标准,它站在概率这边,受过好教育的年轻人,能做事的概率大。

 

但被这种标准锁死,以为不符合标准的都不是人才,那也非常浪费人才资源。你是一个老板,一个员工的能力非常符合你的预期,甚至超预期,你就不会在乎他的文凭与年龄。而一个文凭很高的年轻人,事实证明是个笨蛋,败事有余,你也会解雇他。在实践的层面,人才的标准是“有价值,被需要”。

 

城市会抢人才,当然是知道,没有人才的净流入,城市没有未来。同样一个行政级别的城市,市长的官一样大,但管理100万人与1000万人,实际的重要性可能相差百倍。

 

如果有人是文盲半文盲,生活无法自理,那肯定不符合“受过好教育的年轻人”人才标准,那是否符合“有价值,被需要”这个人才标准呢?

 

有的。称人才可能奇怪,但可能是城市最爱的人。这类人就是小学生。城市迁入一个小学生,之后就是一个家庭迁入。这个家庭里,“受过好教育的年轻人”也一并迁入了。

 

为准确统计人口变迁,人们找到一个好指标:人口流动中,小学生数量变化是一个很好的指标。地产研究者刘晓博认为,全国小学入学率接近100%,而且小学生数量是“数人头”数出来的,不是抽样调查出来的,更不是估计出来的。因此,小学生数量变化与城市吸引力变化关系密切。2016年6月,《第一财经日报》以此为依据,对过去7年33个主要城市的小学生数量变动情况做了统计,结果符合人们对经济发展的印象:深圳、郑州、上海总增量均在20万以上。从增速来看,厦门、深圳增长最快。而东北的大连、哈尔滨、长春则下降明显,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7年间,厦门是小学在校生增长最快的城市,达到了58.29%,之所以单说厦门,那是因为厦门学位与师资的增长,已经满足不了小学生的增长。即使父母有房产,因为积分不够,孩子无书可读的例子,并不少见,这些家庭只好离开厦门。这种矛盾不解决,城市可能就会错过吸引人才的机遇。但是解决又不容易,仗着城市比较优越,硬抢别人年富力强的教师,观感太差,也不会被允许,并非长久之策。

 

前几天,厦门出台了一个非常聪明的政策:面向全国公开招聘退休教师,即“银发教师”,正式聘用的每月可享受8000元至12000元不等的补贴。

 

招聘的是退休教师,所以并无挖墙角的嫌疑。而教师这类智力劳动者,在他们退休时,往往处于职业巅峰状态,再高效工作10年以上,完全没有问题,但以传统的人才标准,却在退休年龄到达时,将他们强行驱离职场,不再认为他们是人才,而智力劳动者离开工作,停止知识更新,几年后,确实也就不是人才了,甚至会加速衰老,这是巨大的浪费。


厦门的“银发教师”计划,可以说是重新定义了人才,利用了原本浪费的资源。这个政策制定者,值得脱帽致敬。可以想见,这政策可能将被迅速模仿,除了教师,其他智力劳动者,也会被经济发达地区视为人才引入,老年人的价值将大大提升,城市的发展,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解决问题,一步一步增加人的价值,城市化,是很美妙的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