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系列——4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

 金色年华554 2018-12-03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系列——4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

民族融合是指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是民族间经济文化及生活习惯联系的结果。它也是中国历史上一种进步和经常的现象,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发展趋势。同时,民族融合的趋势往往有助于推动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

一、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

1、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主要途径:

(1)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有利于民族融合;

(2)统治政权的有关政策,加速了民族融合;

(3)各民族政权之间的和好相处,推进了民族融合;

(4)各民族人民共同的反压迫剥削的斗争,发展了民族融合;

(5)民族之间杂居通婚,巩固了民族融合;

(6)民族之间的战争和分裂时期的人口迁移,加速了民族融合。

总之,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物质文化交流是促进民族融合的主要因素。

2、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主要表现:

(1)春秋战国时期,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各民族和华夏族逐步融合;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汉末年内迁中原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经过与汉族四百年左右的通婚杂居,相互学习,生产互补,到北朝末年,胡汉差异逐渐消失,实现了民族大融合,出现了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第一个高峰;

(3)隋唐时期,汉族与边疆各族的交往空前频繁;

(4)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周边各族迅速封建化。元朝时期汉族人民大量迁居到边疆地区,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发了边疆经济;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杂居,加强了民族融合;辽金时期入居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与汉族融合,在元朝时已被视为“汉人”;唐朝以来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国一些地区定居,元朝时期更有大量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和汉、蒙、畏兀儿等民族长期杂居、通婚,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5)明清时期,我国境内生活着五十多个民族,各族人民团结互助,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特点:

(1)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2)友好交往是主流,中心是扩大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

(3)中华民族以儒家大一统思想作为民族的精神支柱;

(4)民族大融合促进了国家统一,国家统一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因此它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

(5)落后民族在政府先进民族后被先进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文化知识所同化;

(6)各民族的特点、优点不断充实着中华民族。

4、民族融合的实质:

民族融合之实质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民族融合实质上是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民族融合实质上是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的扩展;

从经济形态的角度看,民族融合的实质是游牧向农耕的转化;

从生活方式的角度看,民族融合实质上是少数民族的汉化。

5、封建社会民族融合的两次高潮及其比较: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看,

第一次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国时期相互战争,西晋时期五族内迁,十六国的混战,东晋南朝各族人民开发江南,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及孝文帝改革,都是这次民族融合的促成因素。这次民族融合的高潮是在南北朝时期;

第二次是在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五代时期的社会混战和战争,辽宋夏金各政权之间的战与和以及元朝的统一都是这次民族融合的促成因素。这次民族融合高潮的顶点是在元朝。

第二次民族融合的高潮与第一次相比,有以下特点:

(1)范围广:第一次民族融合的高潮仅局限于北方黄河流域;第二次民族融合发生于大江南北,在全国范围内都出现了高潮。

(2)程度深:第一次民族融合的高潮时期仅局限于各族人民的相互学习和少数民族的汉化;第二次民族融合的高潮时期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3)规模大:北魏时期,民族融合的高潮仅局限于北方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元朝的民族融合不仅有中华民族之间的融合,也出现了外来民族与中华民族的融合。

(4)影响深远: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为隋朝的统一奠定基础;元朝的民族融合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日趋巩固奠定了基础。

6、对民族融合的认识:

(1)团结友好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2)民族融合的中心是扩大先进的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的影响,形式上是少数民族的汉化,经济上是少数民族的农耕化,政治上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探探。

(3)民族大融合促进国家统一,国家统一也同样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民族融合体现着历史的进步,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

(4)各民族的特点、优点融合,不断充实丰富中华民族这个统一体。

(5)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意义:民族融合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加速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推动了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繁荣。

二、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在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大都有一个封建化的过程,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开始于南北朝时期,以后在封建社会各阶段,这种现象越来越明显突出。北魏统一黄河流域,面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开始了我国少数民族封建化的历程。宋元时期,封建生产关系向边疆地区扩展,少数民族大多完成封建化。

2、少数民族实现封建化都是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北魏孝文帝改革,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不但使鲜卑族封建化,而且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10世纪初,契丹族的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提倡农业,任用汉族文人制定各种典章制度,逐步接受中原封建文化,契丹族封建化。党项族仿照宋朝的制度,建立官制和兵制,并任用一些汉人担任重要官职,接受了汉族封建文化。

3、少数民族建立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首先自身封建化是前提条件。如蒙古政权建立以后,逐渐封建化,又通过一系列战争,灭西夏、金和南宋,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王朝。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八旗制度。清军入关后,开始了满族在全国的封建统治。

4、少数民族实现封建化的客观作用是加快了本地区本民族的历史进程,促进了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为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发展、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更多学习资料可关注头条号,长期更新!!!

感谢各位朋友的点赞、评论、推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