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霸是怎样炼成的?家长对孩子阅读思维的培养至关重要

 自在飞花也似梦 2018-12-03

我们通常会认为小学低年级的语文学习就是认字、组词和造句,在这个时期,孩子们的成绩基本持平,到了三年级难度增加,有了作文和阅读,孩子之间才慢慢显出差距。


换句话说,语文成绩的差距,就是孩子阅读能力的差距


很多家长都把三年级作为孩子语文成绩的分水岭,认为阅读能力的差距是从这个时期开始拉大的,但其实并不然。


孩子刚开学会读书和阅读的时候,是最容易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时候,这个时期的孩子对一切都保持着好奇心,而满足这份好奇心最好的办法就是阅读,读书是孩子能够接触到更大的世界最便捷的方法


这个时期培养孩子的阅读思维,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


这一点,我们从民国第一才女张爱玲的身上就能够获悉一二。


(张爱玲老照片)


在张爱玲很小的时候,她的父亲张志沂就开始培养她的阅读习惯,指导她进行大量的阅读


在张爱玲不到八岁的时候,她就在父亲的指导之下读完了《三国演义》、《红楼梦》等众多古典巨著。


而这些古典文学作品不仅开启了她的创作之路,更是为她以后的创作积累了大量的阅读素材,并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张爱玲的父亲张志沂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底子打得越早越扎实,女儿也是一样。

 

从张爱玲的身上,我们看到,早期阅读就是孩子成为成功阅读者的基础,同时也是孩子成为终身学习者的开端。


孩子入园考的“指图认物”其实就是在检验说话词汇量和认知能力;入学考的图说话”,则在评测阅读词汇量和语言组织能力。


而这一切都是从父母往孩子大脑 ”水库“里输送 ”声音和故事“开始的


家长要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思维和能力呢?


一是如果您与孩子一起看书,请让孩子与您在一个方向看书,比如坐在您的怀里或者身边,便于他识记看书的顺序,进行模仿翻书页;


二是选择固定的时间,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孩子会逐渐养成期待看书的好习惯;


三是父母语言要清晰、舒缓,具有感染力,以便孩子听与学习;


四是要有耐心,阅读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培养好了,需要时间的积累,需要不断去激励孩子。尤其是对于年幼的孩子,每幅图要让孩子多看几遍,一个故事可以多讲几遍,不要像成人翻阅一样一遍而过,孩子的基础毕竟有限,他需要时间来认识与记忆,而且孩子往往看到“旧”的画面会有一种喜悦与兴奋感,因为这些是“老朋友”;


五是看书时间根据孩子的兴趣与身体状况而定,比如一般1岁的孩子每天看15分钟左右已经很好了,不要强求,否则物极必反,反而使孩子对阅读丧失兴趣与信心;


六是营造家庭阅读氛围,比如每天晚上八点到九点是家庭阅读时间段,这个时间不看电视、不打电话、不说话,只有阅读;做父母的,要培养自己看书的习惯,要有意识地与孩子交流阅读心得。


由此也便可知,孩子早期阅读的能力从来都不是天生就具备的,他们有其形成过程与规律,而在这个过程之中,就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与温暖陪伴

 

家长对于孩子幼年时候的阅读引导,对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