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思维的三个境界,拿走不谢!

 难得糊塗也糊塗 2018-12-04

思维的三个境界,看懂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从求是到求非,再到无非。三层思维的境界。

求是,是一般的思维方式。

求非,智慧的思维方式。

无非,非圣即贤的思维方式。

接下来说说这三种思维模式

求是:实事求是的思维,大家都懂,凡事有个对错,求得一是,便是依仗。

求非:就是找不是,找迷惑,找错,找陷阱等,这个很多人不会用。

举例:对于一个求道的人,

当你不知道如何开悟时,百思不得其解时,想想如何才能让自己迷惑?我把它称之为找迷。

如果能找出迷惑,知道怎样让自己迷惑,就能认识迷惑。

能认识迷惑,就能避免迷惑。

能避免迷惑,就能破迷,能破迷不就开悟了!

也就是说开悟不是找悟,而是要从找迷开始。

这就是求非的好处与作用。

举例:对于一个寻找幸福快乐的人

当你不知道如何幸福时,百思不得其解时,想想如何才能让自己痛苦?我把它称之为找苦,如果不想经历痛苦就提前寻找痛苦。

如果能找出痛苦,知道怎样让自己痛苦,就能认识痛苦。

能认识痛苦,就能离开痛苦。

能离苦不就得乐了!

也就是说寻找快乐,并不是找乐,而是要从找苦,或从经历痛苦开始。

举例:

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芒格给年轻大学生开出了过上痛苦生活的四味药:

1、要反复无常,不要虔诚的做你正在做的事。

2、尽量从自身的经验获得知识,不要从他人的经验中吸取教训,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

3、在人生的战场上遭遇一次两次或三次,严重失败时,请意志消沉,从此一蹶不振。

4、忽略那个乡下人的故事,有个乡下人说,要知道我会死在哪里,我就永远不去那个地方。

举例:对于一个想实现目标的人

巴菲特的私人飞机驾驶员,和巴菲特探讨规划职业生涯时,巴菲特让他写下25个目标,之后又让他选出最重要的5件事,这样就有了两份清单,最重要的五件事,和重要的20件事。

巴菲特问,你现在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驾驶员说,我知道了,先完成五个目标,其他的20个,慢慢完成。

巴菲特说,错了!另外20件事,不是让你慢慢完成的,而是让你避免去做,不要花任何时间和注意力在它们上面。

巴菲特帮他找到了,最容易让他分心,干扰他的,20件事。这就叫求非。

求是与求非的不同在于,

求非就是找迷,找错,找陷井,找自己的毛病,不同于求是,不是前进,不是得到,而是后退,是把自身可能的毛病都去掉,老子说的为道日损,损之又损。防范于未然,确保立于不败之地。

从求非,然后行事时,做到无非,这就不得了了,无非,是非圣即贤的境界,你还嫌不够好吗?

还有首禅诗,这样写的,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从现在开始:你需要时时刻刻通过求非,说出没有毛病的话来,而不是有理的话。做出没有毛病的事来,而不是有功的事。即要合情还要合理。

怎么样,试试吧,是个挑战吧,祝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