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报记者 胡海啸 通讯员 张涛 李喆 | |||
| |||
“在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税务部门提供的一系列税收经济分析报告及建议,为青岛市委市政府经济社会发展决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11月30日,青岛市政府办公厅信息调研室主任费聿新对记者说。 税务机构改革后,国家税务总局青岛市税务局新组建了税收经济分析处,4个多月时间,该处分析人员着眼于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结合国内外经济发达地区主要城市的发展情况,针对性地撰写了《关于促进青岛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的税收经济报告》《关于从税收视角看我市城市竞争力及提升我市城市竞争力工作建议的报告》等,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意见建议。 拟定重点题目 开展经济税收分析 税收经济分析是新税务机构重点加强的工作之一,青岛市税务局成立税收经济分析处后,该局党委书记、局长冯光泽要求:“着眼青岛长远发展目标,结合全市经济税源特点,拟定重点税收经济分析项目,开展经济税收分析,为政府经济决策服务。” 为此,青岛市税务局税收经济分析处调动系统内外资源,增强税收经济分析合力。对内,横向建立起与收入规划核算处、大企业服务管理局、税收科研所等业务处室的联合机制;纵向加强上下联动,向各基层局下发征集税收经济分析重点课题通知,归集重点分析课题49项,确定当下率先开展的6个重点课题。对外,加强了与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局、人社局和外经委等部门的联系,了解全市重大发展战略及重点关切,探讨双方合作开展税收经济分析工作事宜。同时加强与副省级城市的联系,为开展城市比对分析打好基础。 推出高质量报告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青岛市税务局主动作为,提升站位,围绕全市发展大局,通过税收独特视角和真实可靠的数据,透视和反映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在帮助解决企业实际困难,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费聿新说。 4个月时间,青岛市税务局税收经济分析处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热点问题,完成了数篇高质量的分析报告。 全球化下国际竞争本质上就是核心城市的竞争。在该理念指导下,青岛市税务局借鉴国际国内关于城市竞争力评价理论及方法,完成了《关于从税收视角看我市城市竞争力及提升我市城市竞争力工作建议的报告》。“《报告》从税收视角提出了包括经济实力、行业结构、科技教育水平等10个维度、35个指标的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其中不少内容具有首创性。”青岛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主任高玉强说。 《报告》搜集2017年全国经济总量前25个大城市700多张税收数据表,进行了实证比分析,提出了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意见和建议。这25个大城市包括所有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和GDP过万亿元城市,2017年其常住人口、GDP、税收收入占全国比重分别为21.3%、38.3%、51.7%,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该报告完成后,青岛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批转有关部门参阅研究。 高玉强表示:“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科学研究和分析税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税收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实现税收与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 目前青岛对美国出口企业3962户,对美出口额占全市出口总额的19.7%。青岛市税务局精心设计调查问卷,实地走访调查企业308户,完成了《关于从税收角度看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应对建议的报告》,全面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对企业出口、经营、就业等方面及对全市经济税收的影响,帮助企业反映面临的困难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