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完潮州的牌坊街,才发现真是“没文化真可怕”……

 风吟楼 2018-12-04

牌坊二字,在脑海中必定有两个字作为定语,那就是“贞洁”。小时候看太多演义、传奇等杂书,于是思维也就定式了。当然,转念总会想到还有光宗耀祖类的牌坊,但也必是各孤家寡人歌功颂德的功德榜。

看完潮州的牌坊街,才发现真是“没文化真可怕”……

但,看完潮州的牌坊街后,才发现真是“没文化真可怕”,未读万里书、未行万里路,大脑贫瘠的只能承载一点点文化的碎片。原来,牌坊可以是林立在一条街上的,可以不局限于烈妇节女,不仅有“一门三进士”也可以只是记录官职。

潮州牌坊街的牌坊,数量壮观。一条街上就集中了22座牌坊,这还只是近年修复的,据说历史上潮州有103座,密度在全国绝无仅有。走在牌坊街上,基本就是20米一座,让人目不暇接。

看完潮州的牌坊街,才发现真是“没文化真可怕”……

除了数量,牌坊旌表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有功名、职官、驰封三种类型。

单表功名的,就有“状元坊”(初建于明嘉靖,为潮州唯一一位文科状元林大钦所建),“榜眼坊”,“四进士坊”等;表职官的,大理司平坊;表驰封的,“吴楚重镇”,“四世大夫坊”等。

看完潮州的牌坊街,才发现真是“没文化真可怕”……

看完潮州的牌坊街,才发现真是“没文化真可怕”……

看完潮州的牌坊街,才发现真是“没文化真可怕”……

行走在鳞次栉比的牌坊中,一直自诩“唯楚有才”的小心心充满了崇敬。自以为蛮荒之地的岭南竟然是群星灿烂,文采斐然。记得“榜眼坊”上的榜眼叫王大宝,名虽普通,但妥妥的全国之二,而且还是在和江南这些占优势的富庶之地竞争。

看完潮州的牌坊街,才发现真是“没文化真可怕”……

岭南一向是流放之地,“十相留声”牌坊就记录了来这里的宋代十位宰相。无论是李德裕、杨嗣复,还是文天祥、陆秀夫,他们推动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也留下了铮铮汉人铁骨。一个尊崇先贤的地方,一群记录先贤的人群,必定让世人尊崇。

唯一的遗憾,是这样牌坊都太新了。历经世事变化,原有的样貌消散在近代风云中。但,文化、风骨、精神依旧存留在这片朴实又底蕴深厚的沃土。

《上世纪的牌坊街旧貌》

看完潮州的牌坊街,才发现真是“没文化真可怕”……

壮哉,牌坊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