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商隐:极致的温柔,不过“无题”二字丨江湖诗话No.12

 和风之旭 2018-12-04

相见亦无事

不来常思君

——江湖诗话



01


小窗孤灯,潇潇冷雨,一声锦瑟划破了湿冷的夜。


一位年近半百的诗人,用自己的瘦骨支撑,勉力抚弄着丝弦。诗人的脸上沉静如水,可内心的思绪却随着雨声瑟声,跌宕起伏。时间,就这样过了许久。



直到漏声敲断,乐声渐低。诗人忽然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将如桌上的短烛般燃烧流尽,才终于停下来,让自己尽量坐的舒服一些,闭上眼睛,什么都不去想。


可记忆却如洪水一般,冲破道道防线,一股脑涌了出来,46年的短暂生涯,悲欢离合,迷离怅惘,都如过电影般,瞬间放映,清晰如昨。


他只好任凭记忆再一次将自己刺得遍体鳞伤,口中喃喃自语:

锦瑟无端五十弦……

锦瑟无端……五十弦……

02


公元813年,河南荥阳市,在一个姓李的小户人家,随着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一个胖胖的小男孩出生了。


这个小男孩的父亲叫李嗣,李嗣给这个孩子起名叫李商隐。


李商隐是一个苦孩子。



父亲李嗣虽说是大唐集团的正式员工,但因为职位低下,活多钱少到处奔波。在李商隐很小的时候,便带着他去外地出差。


虽然小小年纪就跟着父亲奔波很辛苦,但李商隐很懂事,乖巧内向,听父母的话。没事喜欢读书,喜欢去外边玩耍,然后用大大的眼睛望着院子里的大树发呆,听夏蝉鸣叫。


本以为就这样度过无忧无虑的童年,但天有不测风云。李商隐的父亲最终没有看到自己的儿子长大成人的那一天,就因故去世了。父亲去世那年,李商隐还不到十岁。

03


之后,李商隐被叔叔接回家,跟着叔叔读书。失去父亲的李商隐越发不爱说话,每天只是刻苦学习。


在读书方面,李商隐是一个天才。别的小朋友还只会玩泥巴、讨人嫌的时候,李商隐已经能写出充满文采的诗文了。



公元829年,李商隐去了大城市洛阳。在洛阳,他结识了文坛兼政坛大佬白居易。白居易对李商隐很赏识,据说他曾半开玩笑地对李商隐说:小李啊,老白我写了一辈子诗了,可看到你的诗文,啧啧,真的爱不释手,我下辈子投胎当你儿子吧(我死后,得为尔儿足矣


白居易的好朋友,时任大唐集团山东区域总监令狐楚,更是喜欢李商隐,甚至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又是亲手教李商隐写骈文,又是给李商隐推荐工作。


虽然工作生活上还不尽如人意,但在这样一个又一个橄榄枝接连向自己抛来的时候,李商隐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


这个曾经失去父爱的少年,看到了生活中的希望和光亮。

04


是啊,有时候幸福来得就是很突然,甚至是接二连三。


李商隐二十五岁那年顺利考上大唐集团的公务员,工作不久后,他爱上了自己上司的女儿。


幸运的是,他的上司王茂元很喜欢这个年轻有为的小伙子,这一次,李商隐收获了期许已久的爱情。



上升的工作空间,美满的家庭生活,令李商隐感到眩晕,这是一种幸福感,而这种幸福感让他开始燃烧自己的理想。有时候,李商隐觉得身上有一团火,不仅点燃了自己,势必还将点燃别人。


这个时代属于晚唐——安史之乱后的晚唐,而我李商隐要发出最耀眼的光,让大唐集团重新焕发出光彩。


05


如果剧情就这样发展下去,李商隐或许会成为另一个人。


但上天就是这样喜欢捉弄,在给你一些好运之后,忽然收走你的好运,还要顺带把你生命中所有美好的东西全都无情的夺走,包括希望。


李商隐成了一个忽然间就倒霉的人。不如意事仿佛一瓢又一瓢凉水,淋得李商隐喘不过气来,不仅浇灭了他的运气,他的美好生活,更浇灭了他的理想。



由于李商隐的岳父王茂元与自己的恩师令狐楚属于两个不同的政治阵营,让无辜的李商隐不知不觉地陷入“牛李党争”的漩涡,不能自拔。而后他因母亲去世丁忧,失去最好的升迁机会,接着他的岳父王茂元去世,他又失去了生活上最后的倚靠。


这一切来得如此突然,像梦一般。李商隐呆住了,惊诧、迷惘,他甚至不敢追问为什么,依如数年前那个突然失去父亲的小男孩。


此后,他长期落魄江湖,沉沦幕府,寄人篱下,穷困潦倒。他曾经在诗中写道: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这句诗感叹自己身如蓬草,随风飘荡。可却一语成谶,成为自己后半生的写照。

06


李商隐是一个很特别的人,他越发敏感、抑郁。他在乎别人的评价又怕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少年时代的孤独变成了现在的晦涩、闪烁。


通天的才华无处施展,李商隐便将自己的感受统统写入诗中。


诗都有题目,可李商隐却偏偏要写无题诗。


既然我的想法人们不听也不在意,我的感受人们从来不闻不问,那在诗中,我依然不说。


就这样,李商隐将理想、爱情、希望、彷徨、失落一起熔炼,羽化出绝美的诗句,缠绵隐晦,迷离怅惘,痛苦地消耗着他生命中的能量。



读读这些朦胧凄美的句子吧:

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痴情;

是“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的失落;

是“神女生涯元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的迷惘;

是“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的不舍;

更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心灵交汇……

07


仅仅如此吗,其实人们并没有读懂李商隐。


就连写出过“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诗家高手元好问童鞋都曾抓着脑瓜说: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李商隐的诗好是好,就是没有靠谱的翻译啊。



而那首最负盛名的《锦瑟》(李江湖注:《锦瑟》貌似有题,无非是诗的前两个字当了题目,实际也属于无题诗。又,其语言风格等均与众多无题诗一致,故而被很多研究者归为无题一类),更是因为朦胧唯美吸引了无数人追捧,喜欢又读不懂,真是要命。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真让人每次读都很惘然。


李商隐,你是不是想说,此时此景为什么要现在才追忆,只因为当时心中是一片茫然。


李商隐没有回答。

08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这就是李商隐,用血和泪调和出来的执念,给晚唐灰暗的天空补上了一抹不一样的色彩。


这就是李商隐,世界给他无情,他却还以温柔。


这样的李商隐,我很心疼他。


(本集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