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点资讯】川藏铁路全面开建!

 草容生 2018-12-05

你是不是认为,最美川藏高铁沿途风光应该是这样的↓↓

这样的↓↓

以及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But,真相是,超过七八成的时间,窗外都是这样的↓↓

被称为极端工程

川藏铁路总体地形特征为“八起八伏”。

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猛烈碰撞,青藏高原剧烈抬升并向东西两端释放压力。在东端遭到扬子板块的顽强抵抗,二者互相挤压、紧缩,形成大规模的褶皱与断裂。

即将开建的川藏铁路康定到林芝段线路总长约915公里,约86%为隧道,10%为桥梁,路基极少。其中,从康定到昌都正好跨越这一“褶皱”。

大山大河、高寒缺氧、地震带、破碎带、地热、暗河……在这种环境下动土,面临哪些地质灾害风险?

高地应力

高地(岩、水)温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热泉沿深大断裂出露,集中在八宿、昌都、巴塘、康定、通麦一带,共50个高温热泉对线路有影响,约15个隧道存在高温热害。例如,昌都吉塘镇有82°C高温热泉,影响浪拉山隧道;通麦镇有92°C热泉,影响易贡隧道;康定有91°C高温热泉,影响折多山隧道。

高烈度地震及活动断裂

修建川藏铁路康林段,好比在极其险峻的地势上造一座“过山车”,被铁路圈称为“极端工程”。

需配套极端装备

极端工程离不开极端装备,即极端尺度(极大或极小尺度)或极高功能的器件和功能系统。川藏铁路需要隧道掘进、桥梁和高原特种装备。

按照目前方案,全线长度大于30公里的隧道有7座:易贡隧道53.9km、伯舒拉岭隧道33.5km、色季拉山隧道41.7km、折多山隧道37.8km、业拉山隧道33.5km、海子山隧道37.3km、芒康山隧道30.4km。

全程隧道工程量巨大。中铁工业将在破岩方法上进行探索,开展以刀具为主要破岩掘进方式,以激光、水射流、风射流,声波等一种或多种学科技术进行辅助破岩的第四代半掘进装备研发;以及以激光、水射流、风射流、声波、射线、核能源、化学物质等一种或多种物质为主进行掘进破岩,或辅以机械设备联合开挖的第五代掘进装备研发,提升隧道施工效率与安全性。

同时,针对富水砂层、富水淤泥层等极限地质条件下圆形或非圆形断面隧道施工要求,研发富水双模式盾构机,实现盾构保压掘进,产生的渣土通过螺旋输送机和排渣泵排出;基于正在研究的搭载智能可视化系统的桥检车,进一步研制隧道检测车,在隧道贯通、衬砌与填充层施工完成后,道床施工作业前,利用机器视觉系统和地质雷达检测系统来进行隧道衬砌质量检测,最大程度实现机器换人。

10%左右的桥梁施工也需要大量新装备。例如,大跨度、大吨位缆索起重机,一种以柔性钢索作为大跨距架空支撑构件,供载重小车在索上运行,兼有垂直运输和水平运输功能的特种起重机械。缆索起重机在高山陡坡、深沟峡谷等复杂地形下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再如,怒江特大悬索桥长1300多米、主跨长1064米,从基层到桥面足有701米高,这就需要设计研发主要应用于山岭地区跨峡谷悬索桥钢梁架设的带载走行缆载吊机。

川藏线铁路多采用高桥设计,如何在这些高桥施工上减少投入,提高架设质量,还需要研制出大跨度钢混组合梁架桥机……

尽管沿途无法欣赏到什么美景,川藏铁路还是令人无比期待——它的建成通车,可以方便旅游、带动经济,帮助扶贫……是一条意义重大之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