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方小说发展史

 星河岁月 2018-12-05

西方小说的源头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欧洲人最初的文学荷马史诗、赫西俄德的神谱、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他们的文学作品、史诗和剧本为后世西方文学发展打下基础。但在当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小说体裁。


西方小说是在“文艺复兴后快速发展、成熟起来的。不过在中世纪发展近乎停滞,14世纪末的“文艺复兴”推翻了教会对文学的限制,15世纪末出现了提倡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才出现了以描写现实生活中各阶层人物形象为内容的人文主义小说。意大利薄伽丘的《十日谈》,西班牙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等是这类小说的代表作。紧接着的是古典主义小说,主张用典雅的民族规范语言去写作,这类小说在17世纪法国发展得最完备,这类小说的兴起使西方小说语言得到了一次大幅的提高。


启蒙主义小说伴随着以法国为首的启蒙运动而应运而生,这是继文艺复兴之后又一次思想解放的飞跃。后来以启蒙主义作为基础,催生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学思潮。而19世纪末出现的现代主义小说,在全球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出现了更多选材角度和标新立异的故事创新


古希腊

(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

Seeds种子



希腊,是西方公认的文明摇篮,雪莱在他的《希腊颂·序幕篇》中写道:“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艺术全部都可以在希腊人那里找到他们的根。”在探索欧洲小说史脉络的时候,再次回到了这个原点。就拿古希腊三大剧作家之一的索福克勒斯的著作《俄狄浦斯王》来讲,其跌宕起伏的情结,深刻隽永的内涵,受到了后世各大文学圈的好评,甚至吸引了19世纪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注意,他主张俄狄浦斯情结是宗教和道德产生的根源。宗教中的上帝是原始人类的父亲意象的替代,道德规范源于乱伦禁忌。他还把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动力也解释为俄狄浦斯情结。


从罗马到法国浪漫时期,俄狄浦斯王的剧本曾被翻译改编成为无数个版本,罗马塞内加深化了俄狄浦斯的内心内容,拜占庭人孜孜不倦地进行手抄工作,法国古典主义作家高乃依、伏尔泰都曾花费精力去改编和再创作《俄狄浦斯王》。


希腊圆形剧场,是古希腊公民重要的娱乐场所之一


希腊的神话、戏剧为后世西方文学艺术创造了取之不竭的灵感之源,它就像一颗种子,蕴含着无数可能性,不过漫长的中世纪将这颗种子暂时冰封了起来,当它开始生根发芽的时候,已经到了13、14世纪的文艺复兴。


看吧!这就是俄狄浦斯,

他解开了黑暗之谜,位置九尊,聪慧过人;

他的命运人人歆羡,光华赛过星辰;

而现在蓦地沉入苦海,被狂浪吞噬。


——弗洛伊德《释梦》第五章第四节


文艺复兴

(14世纪-16世纪)

Naissance诞生



文艺复兴前,西欧经历了一千年之久的黑暗、愚昧、落后的中世纪,西方社会全面倒退,包括小说在内的西方文学发展近乎停滞。如同冬天的嫩苗被冻于土壤之下,当时的人们正在等待一个声音宣布春天的来到,直到经历了漫长的孕育和等待。中世纪的欧洲,贸易中心集中在地中海沿岸,意大利最早产生资本主义的萌芽,13世纪末,由威尼斯商人出身的马可·波罗出版了在当时欧洲社会看来十分荒诞却又充满诱惑的游记。15-16世纪的两场运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分别以欧洲南部和北部为中心轰轰烈烈地敲碎了腐朽基督教会的枷锁。


如果说马克·波罗的游记只是市井的读物,那么但丁用意大利方言写就的十四行诗《神曲》的出现,把原本只为颂扬和讴歌神权的抒情诗歌带给了普通的百姓。《神曲》更以含蓄的手法批评和揭露宗教统治的腐败和愚蠢,在黑暗的中世纪禁锢已久的人权被重新唤醒。


不仅仅是但丁,文艺复兴最初萌芽期的另外两位人文文学家“桂冠诗人”彼特拉克和主张“幸福在人间”的薄伽丘与但丁一道被奉为文艺复兴的“文学三杰”,他们在字里行间满怀人文主义热情,为文艺复兴的到来吹响了号角。


来看看你的罗马吧,她是多么

孤苦伶仃,流着泪,在日夜叫号:

“我的恺撒啊,你为什么不陪着我?”

来看看你的人民是多么相亲相爱;

若是你对我们没有丝毫怜悯,

也要来为你的声誉感到盖耻。


——《神曲》中最感人的篇章之一《保罗与佛兰采斯加》,节选自《地狱》篇第五歌


十五世纪末西方出现了提倡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以描写现实生活和刻画各阶层的人物形象为内容的人文主义小说,这类小说是为配合当时欧洲反封建而产生的,同时它也定下了西方小说以记叙凡人凡事为主的基调。意大利伽丘的《十日谈》,西班牙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等是这类小说的代表作品。

 

从古典主义到启蒙主义

(17世纪-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

Inheritance继承



古典主义小说的的兴起使西方小说语言得到了一次大幅的提高。但这个时期的文学仍然被封建王权的道德规范捆绑捆绑,以拥护中央集权、歌颂贤明君主为其首要特征。


接着,启蒙思想从英国肇始,然后传到荷兰、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到了十八世纪,法国就取代英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


法国启蒙运动的精神领袖伏尔泰


十八世纪开始流行以宣传科学知识,启蒙大众意识为目的的启蒙主义小说,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德国歌德的《浮士德》,英国笛福的《鲁滨逊飘流记》,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等,这类小说的出现是为了给当时的资产阶级革命大造舆论。

 

浪漫主义

(18世纪晚期-19世纪初期)

Subjectivity主观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小说,现实主义小说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交替占据小说领域的主导地位。


浪漫主义表现理想,推崇英雄,充满激情,成了这个时代的文学主流,浪漫主义竭力表现理想,表现主观愿望,表现向往理想的激情,不像现实主义文学那样注重对生活对象的如实描写,强调文学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所以在文学创作中,浪漫主义遵循理想化的原则,文学塑造的形象即使违背生活本身固有的逻辑无关仅要,浪漫主义文学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因此常常会改变生活原有形象,在感情和理想的强烈作用下,人为地创造出虚构的,甚至是变形的一项任务和环境。


十九世纪中期,法国重要的浪漫主义文学大作,作家大仲马一生著作颇丰,硕果累累。“什么是历史?历史是我用来挂小说的一个钉子”,大仲马说小说多以真实历史做背景,主人公离奇遭遇为内容,情节生动曲折,出人意料,堪称历史惊险小说,异乎寻常的理想英雄洪流爆发般的故事情节,剑拔弩张的打斗动作,轮廓清晰,完整的结构,生动有力的写作语言,构成了大仲马主要的创作特色。


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作还有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等。


现实主义

(19世纪起)

Objective客观


西方文学从古到今一路走来,其中最受到关注的题材,是亲民的小说文学,其中最翻天覆地的变化发生于十九世纪,因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小说的转变,和其巅峰之作都诞生于那个时期。

 

最早对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小说做出界定的是“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作家席勒,他在著名的《论素朴的与感伤的诗》一文中,系统地总结的从古代到近代的西方文艺发展中的两种基本倾向:偏重于直接反映现实的“素朴的诗”和偏重于表现由现实提升上去的理想的“感伤的诗”。他认为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再现现实,而后者表现理想,前者重客观,而后者重主观,并肯定这两种创作倾向可以趋于统一。

 

现实主义小说着力反映生活的本质,描绘典型人物和典型生活现象,英国的狄更斯、法国的都德为这类小说的代表作家。英国小说家菲尔丁创造了一套新颖的小说理论,并受到了同时代小说家们的认可和效仿,他把自己的小说称为“散文滑稽史诗”,在《汤姆·琼斯》各章绪论中,他阐述了自己的小说理论。他认为小说最接近史诗,除了没有韵律,有史诗的一切特征:“故事、情节、人物、感想和文体。”他的小说具有滑稽可笑的特点,但也不同于喜剧,“它的情节所涉及的更宽,包罗的更大,内容包含着的事件范围更广,它所介绍的人物更是多种多样。”

 

现实小说的高峰是批判现实主义小说,这类文学着力暴露封建制度的腐朽没落和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深刻批判现实的罪恶,法国巴尔扎克和莫泊桑,英国的夏洛蒂、勃朗特,。俄国的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美国的马克·吐温等一大批作家的作品都属于这一类。

 

现代主义

(19世末初-20世纪中)

New trend新潮流



思想家恩格斯曾指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都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风云变幻的二十世纪让整个世界的思想、精神方面陷入了危机。现代主义小说这种形式迅速崛起,它与现实主义分道扬镳,成为一股反现实主义的文学潮流。


小说中的意识流,戏剧中的表现主义,以及三十年代以后兴起的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新小说派,“垮掉的一代”和黑色幽默等等,人们往往一概笼统地称之为现代派文学。现代主义小说热衷于另辟蹊径,标新立异,一反古典艺术典范,摒弃现实主义的传统,对小说从题材表现、结构技巧直到语言形式都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和改革。它的特点在于侧重从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和意识活动来反映客观世界,从特殊的角度,以曲折的方式来反映现实生活。如果说,现实主义的传统象平面镜一样客观真实地反射出世界本来面貌的话,现代主义小说则象三棱镜一样以扭曲的方式折射出生活光谱中的各种色彩。


下表列出了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和小说:


文学史人类感情最丰富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最形象的诠释。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优秀的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这个时代的心声。阅读名著小说就是一个从人类智慧结晶中汲取养分的过程,潜移默化,大有裨益。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