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词解苏轼——其人其事其词

 紫色梧桐318 2018-12-05

 中国之文人,浩浩几千年来,群星璀璨,云翳峰聚——其可称豪杰者多矣,其可称怪杰者多矣,其可称诗圣、情圣者多矣,其可称诗仙、酒仙者亦多矣;其间往往情致分明、形态各异,或明媚婉转,或沉郁铿然,或淡烟含水,或玉树萧寒……更究其从政事、济人间之坎坷仕途,则少平阔而多悲酸也。 
    由此观至东坡,则不难知国人之独敬此人也,人如其词,词如其人,怀赤子之心而成经世之传,揽古今人物,其圆融天真、畅达明快、博闻多才、进退不惊者,实实未有能出其右者,真真可感可叹也!今以陋才,但持仰慕追念之情,再品其文,更访其人,他日共邀清风为伴、明月相照,东坡有知,肯顾我一梦乎~! 
(一)蔌蔌衣巾落枣花——朴实简净的人性 
      苏东坡可算得是中国文学史上民间传说最多的,最亲近平民百姓的一位文人,民间故事里面,有好多为人津津乐道的典故,都与苏东坡有关,“苏黄”再加上一个“佛印”,还有苏小妹的流了半年的“相思泪”和一句“淡月失梅花”,甚至还有个“东坡肘子”……苏轼在国人的文化视野里面,真堪称是位不可或缺的人物。 
     民间称苏轼为苏学士、苏东坡,我们讲述他的故事就好像是讲述一个我们认识的任何一个有点可爱又十分可敬的普通的人。其实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我们和苏轼之间仿佛没有任何距离?为何不管是空间还是时间的隔阂,都不能抹煞掉苏轼在我们心目中这浓墨重彩的一笔?我想如果要说有什么原因,大概就是他的(请允许我拟称为)一种朴实简净的作风和心态,而这种心态或者作风,在苏轼的词作里面,展露无疑: 
                                                  浣溪沙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 

                                                       浣溪沙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茜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两首《浣溪沙》,一样的质朴的,一样的简约,苏轼的这种特异的才情和朴素的融村井市廛于诗文,进而以诗文作词作的风格,可谓是一种非常珍贵的、非常罕见的博大胸怀的体现,而这一切,都来自于他的一种自然而且悠然的真性情——朴直、晴明、阔朗、简放。这种性情在陶潜的“采菊东篱下”里面找不到,在王摩诘的“空山新雨后”里面也找不到,在“春风又绿江南岸”里面,同样是找不到的。 
     如果说前人的“田园诗”更多的是一种文艺的美学的体现的话,那么苏轼的这种气质就应该可以成为一种家常的、亲切的美学:“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玮丽者也。哺糟啜漓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这种适意的宁静和淡然、这种简单却丰富的情绪,并不是每一个人,每一位所谓“人物”都能做到的。“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这些话语,都并不是空想出来的,而是用眼睛看出来的,用心体会出来的。 
      人们总是喜欢给古人“白描”出一些经典的画面,作为他们形象的“代言”,所以提起李白则必“举杯邀明月”,提起柳永,则定要“寒蝉凄切、骤雨初歇”,那么提起苏轼呢,好多人会想到的是他的“大江东去”、他的“千里共婵娟”、他的“一蓑烟雨任平生”,可是实际上,如果为苏轼定论,自我看来,不是那些瑰伟奇绝的鸿篇巨制,而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也是出自苏词——“簌簌衣巾落枣花”。就像苏轼自己从海南归来曾写的“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有人说这是一种悲哀,但是谁又能断定,这就不是一种幸福呢? 
     尽管苏轼曾宦海沉浮,也曾年少轻狂,尽管他的性情是那么的豪放,那么的容易激动和“不合时宜”,但是苏轼从不至于“尖锐”,从不至于“狂傲”,从不至于“悲痛欲绝”,也从不至于“扼腕太息”,苏轼的命运象海,惊涛骇浪,但是他的性情却是一叶安静平稳的小船,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他好像是漫不经心的遥控着双桨,而往往自得其乐。香茶一盏,白云半空,闲坐树下,枣花飘落衣巾,无所求,无所困,亦无所失,即便寥落了了,也是充满了情趣,充满了韵致——儒、释、道;修、齐、治、平……所有的意味、所有的气度,所有的情趣,都已满盈。 
(二)山下兰芽短浸溪——沉浸最本真的自然 
       苏轼在一首《西江月》词的序中曾记“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书此语桥柱上”这首词是这样的: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本来这首词乍看上去并不觉得有什么好处,但是结合序词来看,便会体味到,这是一种怎样的潇洒、这是一种怎样的心境了:“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疑非人世也!月光之下,溪桥之上,醉卧一夕,醒来却被乱山流水怀抱……此情此景,此意此境,是真正的“天人合一”,东坡把自己的一夕神游和清朗的感受直书桥柱之上——行为艺术啊!!与自然交谈,与超于物外的本真来鉴照,文字就不禁的跳脱出来,仿佛天成。 
     东坡活的适意、活的快活,都是因为,他明白自然,他懂得自然,他能够全心全意地欣赏自然,不论蜀山蜀水,还是“江南瘴疠地”,他都可以得出一些别人不可能得出的心境和感悟来。在西湖做官时,他就在西湖边上批示公文,在岭南,也照样可以“日啖荔枝三百颗”,黄州可以看赤壁,可以东坡自耕,可以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爱自然的人,只会不断的发现美,只会觉得清爽和宁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一句句,一幅幅,精通书画诗赋的苏东坡,写词时候最完好的融合了自己的一切的感官,感觉全部打通,只为了一个体味自然的目的:“兰芽短浸溪”是多么可爱的情状,“沙路净无泥”又是多么的松爽,这样看来,苏词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文字的画面,文字的艺术,而是渐渐的发展成为一个全息的艺术了,好像电影语言,或者说根本就是身临其境了,水气、暮雨,好像已经沾润着我们通身的肌肤。 
      如果要说苏词写景的特点,就是一个词“明快”,不是“明丽”不是“畅快”而是“明快”,明快代表的其实是一种节制的,非常理性的,但是又“随心所欲不逾矩”的飘然。因为飘然,因为心情的愉悦和安宁,才能有工夫去观察自然,去欣赏山水,才能写出别人所不曾察觉的许多东西: 
                                                                     阮郎归 初夏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洗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乱蝉衰草小池塘”“照水红蕖细细香”,细细品味,得到的不只是美感,而且是重新审视熟悉的景物的一种惊奇,苏轼对于的词的贡献其实有二:一是他使得词走出了庭院深深,走出了闺阁,其二就是他使得词的语言和视角更加的真实、更加的健康和新鲜——功不可没!

(三)墙里秋千墙外道——温暖·知遇·爱念 
     苏轼曾经批评秦观的词,讲秦观有柳永的风气,这样看来,似乎苏轼是个薄情之人,然真正的看来,苏轼的情深情致,真的深厚到了一个了得的地步。向来才子易风流,而苏轼却没有印证这个观点,他虽有三位妻子,但无一不是挚情之知己。而且也并不风流,并不缠绵,而是一种来的更加持长的温馨和爱念。 
      王弗、王闰之、朝云,三位女子,三段并不完美但是优美的佳话。苏词中,特地的为着这三个人,他欣赏最爱的三个人,每一位纪念了一首词: 
  王弗: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 


       王润之:  

                                              泛泛东风初破五。  
                                             江柳微黄,万万千千缕。  
                                             佳气郁葱来绣户,  
                                            当年江上生奇女。  

                                            一盏寿觞谁与举。  
                                          三个明珠,膝上王文度。  
                                          放尽穷鳞看圉圉,  
                                        天公为下曼陀雨!  
                                                                  ——《蝶恋花》  

    王朝云:  

                        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  
                        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  
                       不与梨花同梦。  
                                                          ——《西江月》 
  这三位女子很不幸,都先于苏轼死去了,而苏轼却很幸运的,有了她们三种温柔的相继陪伴:王弗的琴瑟和谐,伴着苏轼的成熟和少年的成名,成为他生命中最温暖的记忆;王闰之的悉心照料和患难与共,给了他一路走来的扶持和生活的信心,也正是她陪他经历过乌台诗案、经历了黄州的雪堂岁月;而朝云更不消说,是苏轼真正的红颜知己,她会在吟唱“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的时候气哽生噎,她“忠敬如一”,陪侍左右,任劳任怨。以至到最后在惠州西丰湖畔的小丘上留着词人的浩叹:“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在这三首词作当中,流传最久远的,最为人们熟知得,便是《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死生契阔,可叹人生无常,多年的情感积淀下来,“不思量,自难忘”,而悲酸不过“纵使相逢应不识”,而最能打动人心的是词人的遥想和幻想:“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既然不得相见,只得独自追思,“明月夜,短松岗”——当年手植的三百松苗,现在也已经成为松涛阵阵了,除去徒增悲哀,更有何益呵!——情真意切词美,沉痛至极、哀婉至极、柔和至极。 
      苏轼的词作,因为她们的倩影,而丰富、而真挚、而动人。

      
四)一尊还酹江月——抱负·梦境·人生 
  如果说苏词里面的除去简约、自然和挚情三样之外的内容,恐怕要说到了下面的这三首词作: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临江仙 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谷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不仅仅是个“词人”,他也同样是个哲人,由于他的多才多艺,由于他的书画一体的精通,更由于他的特殊的大起大落的特殊的经历,苏轼的哲学,就单独的自成一派了。这是一种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智慧,苏轼很早读了《庄子》,玄道的解脱办法他都会用,但是他也是个大儒,他有自己的政治愿景和希望,除去这些,他自己的洒脱、天真、“不合时宜”“贤良极谏”的品格也为他独特的人生哲学和人生理念增添了之属于东坡的东西。  
       我们欣赏一个人,往往觉得他就是我们行为的范本,他就是我们的一种理想境界,苏东坡就是这样的。我们不会真的也象他那么“何妨吟啸且徐行”,我们也不会真的像他一样的“夜饮东坡醒复醉”“倚仗听涛声”,但是,我们看到的是苏轼,他替我们完成了这个愿望。完成了我们不能够自己去实现的愿望。我们常常想,真正的豁达之人,就是应该这样,就是应该明白什么叫做“宠辱不惊”并且真正的区做到。 
        苏词里面的关乎哲学的,关乎人生的,关乎梦境与现实的地方其实有很多,苏子大概常常会觉得“人生如梦”,也许常常会觉得“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也许会常常觉得“高处不胜寒,何似在人间”……但是他选择的不是让这些思考和思想停留在心里面,停留在脑畔,而是把它们肆意的书写出来、吟诵出来,长长短短的句子,抑扬顿挫的声调,都可慰藉人心,都可启发人心,诗词是人与神明之间的语言,诗词,是最简约,但是也最深刻的表述。 
        也许苏轼自他诞生之日起,就注定要创造一种新的哲学、新的风范,来让人们铭记,我们看到苏轼的词,就仿佛看到了他本人的清朗神貌,苏词不仅仅是词、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作品,而是一部丰富的充盈着人生的智慧、灵气与哲思得丰润的活的思想,体味苏轼、理解苏轼、品读苏轼、他的词、他的事、他的人——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一种享受和难得的乐事。
    五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乐观  真趣  灵性

      临江仙·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醉复醒,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吾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是我最喜欢的诗人。这首词不是苏轼最成熟的作品,却是苏轼出世思想最突出的一首。 苏轼经历了乌台诗案,九死一生,当初的朋友故旧无一人敢再与之交往(陈季常除外),那种煎熬是可想而知的。 余秋雨在散文《东坡突围》中做了极精彩的阐释。

      苏轼不是圣人,他最可贵的地方是在痛苦彷徨挣扎中,总能把自己的心灵置于更广阔的天地中,如同《赤壁后赋》中横飞而去的老鹤,戛戛于星空夜月,长河大江之上,澄明清澈,皎然不滓。

       苏轼是一个善于苦中找乐的人,这种乐观与真趣帮他度过了不少难关。画家陈丹青说鲁迅是一个有趣的人,我想,拿来说苏东坡一样也行。

    关于此诗,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苏轼被贬黄州,一日无事,与几位诗朋酒友泛舟江上,吹箫吟诗为乐。不知不觉已至半夜,酒友们酒力不足,一个个倒在船板上呼呼大睡。东坡看一船醉鬼,只好醉醺醺地独自上岸,想返回不远处的住地临皋亭,谁知道吃了家童的闭门羹,于是又折回江边。夜色正好,江水滔滔;一切喧闹复归平静;因“乌台诗案”遭贬,流落到黄州到也清静。一时诗兴大发,作了一首《临江仙·夜归临皋》。自觉得意,回到船上想与朋友分享,谁知鼾声如雷,无一醒者。自觉扫兴,把诗丢在船上,就下船了。

   次日清晨,酒友醒来,独不见东坡,甚觉奇怪。当发现船板上的诗之后,大惊失色,以为东坡跳江轻生了。忙派人通知黄州太守徐君猷。因为东坡被贬黄州,名义上是黄州团练副使,实则为徐太守奉命监视的“罪人”。徐一听,急了:东坡若随江流去,他自己此番必遭罪,于是马上驾车去寻(大抵有死要见尸的味道)。结果,在江边的一处草丛中找到了正自酣睡的东坡。一场虚惊,众人都吓了一身冷汗。

    苏轼在黄州经历了思想上的涅磐,从“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的凄惶不定,惊疑恐惧,到“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的挂冠而去,吟啸江湖的渴望,再到《东坡》中铿然曳杖,月夜行于山路中的自得其乐,他终于不再受羁绊了。从此,山光水影,月色清流,在他的诗文中都那么妙趣横生,有了真灵性。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写的有点轻松了,而余秋雨的《东坡突围》又有点沉重。其实,人的一生,总有矛盾困厄,挣扎之时,不同的是,有的人战胜了自己,有的人无法自拔。我一直对秦观的词兴趣不大的原因也就在于此。

    当然,因人的思想、性格的不同,面对外来的屈辱时,人们的反映是不一样的。翻译家傅雷在《约翰克里斯朵夫》前的序言中说,“人在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首先要战胜内在的自我”,然而傅雷在文革开始之时,因不堪屈辱,与妻子愤而自杀。随之而亡的老舍,邓拓等人,未必都是软弱。那是中国知识分子士可杀不可辱的傲气。我们不能脱离时代苛责他们.

    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道破了这两难抉择的原委,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因为生存,意味着默默忍受那无涯的痛苦;想想文革中忍辱而存的黄永玉,还有那些被俘虏后获释归来,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志愿军们,人之渴望解脱,大抵是渴望能高贵自由的活着。不能够时,宁愿毁灭,求得解脱。可是,那是真正的解脱吗?

    我相信,每个人都背负着爱与责任,即使有多少痛苦,也需要为所有爱你的人好好活下去。

    苏轼在《留侯论》中认为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不足为训,我总觉得他是写给自己看的,是自己在给自己打气。

   苏东坡的伟大也就在于此,当他不再苟苟营营而生,从虚幻的追求中走出来,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他就给自己傲岸的心找到了一个永恒的精神家园。从此,风风雨雨都不能使他颓废了。 

    鲁迅说,“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想是因为他大概与苏轼一样,在找寻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永远沉淀在浮华之下,所以选择了沉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