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十岁老人要不要每年都检查前列腺腺特异性抗原项目?

 成靖 2018-12-05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简称PSA是由前列腺的正常细胞或前列腺癌细胞产生的蛋白质。通常在前列腺癌的病人中,PSA会明显升高,但注意因为正常前列腺细胞也可以产生PSA,所以一些人虽然不是前列腺癌,但是也可以有PSA升高,但通常是轻度升高,比如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等。PSA正常值一般是0-4ng/ml,如果PSA测试升高,尤其是超过10ng/ml,那么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大。如果是4-10ng/ml之间,那么需要根据情况综合分析是不是需要进一步检查。

因为PSA的检查只需要抽血就可以完成,费用也几十块钱,所以对前列腺癌的筛查和早期诊断,是一项比较方便的检查。

那这么说起来,似乎PSA检查在老年男性的体检项目中是必不可少的项目了?也不尽然。

PSA检查有下面一些问题。

第一,前面也说了,PSA检查不是完全准确。当PSA水平升高但实际上没有癌症时,会出现假阳性检测结果。可能会对病人及其家人产生焦虑,并增加检查,如前列腺活检,而由于PSA水平升高而进行前列腺活检的男性中,只有约25%的人最后发现患有前列腺癌,而活检的可能副作用包括感染,疼痛和出血。同样,当PSA水平不高时,也可以患有前列腺癌,会出现假阴性测试结果。这样使病人延误治疗。

第二,PSA用于筛查时,可能最终会确诊一些不会引起症状的惰性前列腺癌。这些癌是否接受治疗,不一定对生存期有影响。部分仅仅通过PSA检测发现的前列腺癌生长缓慢,不太可能威胁到生命。这个称为“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过度治疗使病人可能接受手术和放射治疗。这些治疗的副作用包括尿失禁性功能障碍和感染等。

当然,上述这些结论的证据,都来源于欧美,和国内的现状,有很大的区别,如何理解呢?欧美在过去的10多年间,PSA的筛查运用相当广泛,上面所说的PSA用于筛查,是指完全没有症状的人进行筛查,没有任何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夜尿次数增加的人,尤其是50岁以下的年轻人,相反,对于有这些症状的人群,那么前列腺癌往往并非是惰性的癌症。而我们国家,筛查不仅不过度,而是远远不足,很多大医院的泌尿外科医生,在门诊遇到因为排尿困难或者有前列腺相关下尿路症状的老年病人,都想当然地认为是前列腺增生,并不给予PSA的检查,我曾经遇到不少按照前列腺增生治疗了半年,一年的病人,最后通过简单的PSA检查,发现原来是前列腺癌,并且已经不是早期,这些病人无不垂手顿足,说为什么当时的医生没有叫查一下PSA,这样可以早发现,早治疗。所以如果是有排尿相关症状的老年男性,一定需要检查PSA,至于是不是需要每年检查一次,这个还需要具体分析。

当然,其实我国是有相关的专家共识的。我国目前的前列腺癌筛查专家共识认为:

(1)对于身体状况良好,预期寿命10年以上的男性开展基于PSA检测的前列腺癌筛查;(2)血清PSA检测每2年进行1次,根据患者年龄、身体状况决定PSA检测的终止时间;(3)对前列腺癌高危人群,尽早开展血清PSA检测,高危人群包括:年龄>50岁的男性;年龄>45岁且有前列腺癌家族史;年龄>40岁,基线PSA>1ng/ml的男性。

当然,不管是专家共识还是指南,都只是一个框架,需要根据具体的病人来做具体的制定,进行个体化的精准筛查,而不是每个人都一样。

科学回答健康问题,敬请关注头条号,在平时无聊的时间里,可以了解一些健康相关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