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城改造引热议,晋城的“根”该如何保留?

 野田高梧 2018-12-05

导 读

一座城市

需要具备哪些要素

才有足够厚重的底蕴吸引人?

有人说

要靠老城这条“根”

保护好老城

就是保住了城市的“根”

留住了城市的“魂”

晋城市新闻传媒集团融媒体记者:陈亮、高云

编 辑:斯琦


今年5月份

新市西街及南大街改造工程

正式启动

标志着老城更新与保护工程

全面铺开

这也让晋城的老百姓

对老城的发展充满了期盼

改造中的南大街。



老城改造网友有顾虑也有期盼





随着南大街、新市西街等重点地段道路改造提升等更新工作的有序推进,这两条街的外立面改造工程也即将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几天前,市规划局发布了一组设计效果图,这组漂亮的效果图让网友反响热烈。


网友@爱拼才会赢:比北京王府井大街都不差!


网友@安然而对:在招商方面得想想办法弄点特色的店铺。


网友@人在天涯:改造又不是拆迁,只有拆迁了房统一规划招商才能换商家,现在改立面估计不改。

概言之

网友对这两条街乃至老城的改造

充满期盼

却又疑虑重重


晋城老城的街巷名称简单易记

以街为名的有

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

前西街、后西街、西安街等


以巷取名的有

府衙巷、文庙巷、观巷、东西仓巷等

这是以建筑取名


另外,还有

石府巷、吕宅巷、司家巷

来家巷、赵宅巷、侯宅巷、周元巷等

这是以居住在此的

大户人家姓氏取名的


最狭窄的通道叫谷洞

这类地名也多得很

比如东谷洞、花谷洞等

如果有亲朋好友

一起穿行于晋城老城游览

都会被这些街巷名称所吸引

继而在脑海里形成一种新的印象

原来晋城的老城如此有趣


然而

更多的时候

久居老城的老百姓还是会发发牢骚

老城几十年都一个样子

居住环境上变得越来越差

让他们选择搬到

更加舒适便捷的城市新区生活

可实际上

如果我们放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

或者更久远的发展历史来看

老城的衰落过程

正是随着商业味更浓的

新市街、泽州路、凤台街等

新兴街道发展而发展的

也就是说

老城的城市功能被弱化

在一定程度上

也属于正常的新陈代谢

也正因如此

作为城市的一部分

未来的老城该如何发展?

确实为城市的管理者

提出一个新课题



能否体现老城的文脉?





晋城民间不乏热心老城改造的城建爱好者,多年来,他们奔走呼吁启动保护老城工作。在他们当中,有些人可以说见地颇深,并写下多篇建设性的文章,为老城的保护工作提供了借鉴,让外表破败的晋城老城内容丰富起来。


前不久

热衷于晋城古城研究的何江涛

在其公众号“体仁书院”推出

《读懂了老城,就读懂了晋城》

一文

引起社会广泛共鸣


作者在文中提出

如今站在南大街上

已经看不到一座一百年前的建筑

这是因为晋城老城

遭遇过两次毁灭性重创

一次是

金元交战时期(公元1214年前后)

一次是

1938年至1945年日军侵占晋城时期

图为日军入侵晋城时的南城楼。


经历过这两次劫难

晋城老城内没有一处

唐宋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

罕见明清时期的公共建筑

当然

晋城老城历史上

也经过两次大规模的修复

一次是

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

一次是

清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


作者说

我们不必苛责

晋城老城的文物遗存价值不高

启动晋城老城更新与保护

就是老城百年以来的

一次伟大复兴

就是对晋城文明的

一次有益修复

晋城老城的更新与保护

是否体现出这种文脉气?

只能拭目以待

在公众号留言区里

网友们同样表达着自己的

赞叹和疑虑

网友@科光:老城的南城门实在太漂亮了。


网友@朝着春天:晋城必须有自己的古城标志性建筑。


网友@林森:晋城老城的格局、框架基本存在,还有为数不少的古民居、古院落,希望保留老城的原有风貌!


网友@lonis:人才是老城的灵魂,不能把老城变成一个只有商业价值,没有文化特点的空壳。



老城的未来一定越来越好





说起老城改造,不得不提市规划局出台的《老城的更新与保护规划》。


2017年7月,住建部印发《关于将上海等37个城市列为第二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的通知》,将晋城列为全国第二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为落实住建部的通知精神及工作要求,晋城市规划局及时制定了《晋城市城市设计试点工作方案》。在此基础上,特邀全国知名城市设计专家领衔,制定《晋城市城市设计试点实施方案》,作为试点工作的顶层设计。


在老城的更新与保护规划上

保留老城传统格局

场所、建筑肌理、风格

历史风貌,改造棚户区

改善交通及市政设施

提升环境品质

注入商业、文化等新兴业态

重点解决

老城河流阻塞、交通拥堵

基础设施老化等

关系民生的老大难问题

完善城市功能

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此次老城更新改造遵循

“政府主导、民生优化、分类施策、由点到面”

的策略和原则

一方面

改善附近居民的居住环境质量

一方面

也要做到传承历史文化

完善区域配套设施

增加绿地等为目标


老城更新改造规划理念

包含四个部分


一是改善与提升

居住环境、交通条件

市政设施、公服设施


二是保护与修复

有价值的历史建筑

历史遗存、老城肌理


三是延续与彰显

老城优秀的

文化精髓与历史记忆


四是摒弃缺乏活力的产业

植入新型产业

完成功能细胞新老交替

形成全新的发展模式

老城的更新与保护大幕已经开启。

未来的老城什么样?

它一定是越来越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