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的写作课,其实就是一门亲子课

 皮皮中尉 2018-12-05
 

自从进入四年级之后,女儿在作文方面逐步取得了一些进步,也收获了自信,这让我们夫妻倍感欣慰。近来总有朋友询问我们在辅导孩子作文方面的经验,在此,我把这两年的经历和感想回顾一下,分享给大家。这算不得经验,只是心得;更谈不上炫耀,充其量是必要的思路梳理。


俗话说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有价值的事情往往难度很大,孩子写作文关这件事也不例外,是典型的“慢工出细活”的过程,需要莫大的耐心。具体到我们家,也是经历了一波三折的过程。

1

初期的心得:手把手地修改并不可取


三年级时女儿开始接触最初的记叙文。和很多小朋友们一样,她一遇到作文就如临大敌,即使平常喜欢阅读,此时也是抓耳挠腮不知如何下笔。我这个性格急躁型的爸爸出手就是“下猛药”,手把手地去修改,把孩子好不容易写出的片段改得面目全非。

经过成人修改润色的作文自然可以得高分,但最终结果是治标不治本。一篇作文写好后,并不能解决随之而来的第二篇、第三篇,女儿依旧面对作文头脑发懵。而且这时,一个不好的现象暴露出来:女儿习惯了把写作文留在作业的最后时刻,为什么?等着爸爸来修改呀。家长成了孩子写作文的依赖!这可如何是好?!

因为工作忙,我们夫妻俩还真的动过送孩子上作文辅导班的念头。因为辅导班可以教给孩子写作的经验方法,就像公式一样,提高特别快。但是,经过讨论,我们还是放弃了。因为个人的写作水平伴随终身,如果孩子适应了用公式写作的思路,那么未来通过文字表情达意的需求注定降低,她会把写作看成一项技能而不是一项乐趣,她的生活也就少了一丝趣味,这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我们也曾经给孩子买过一些优秀作文选,希望她能从中获得借鉴。但这个方式同样存在问题。别人家的孩子通过思考酝酿写出的优秀作文,此时展现给你的,只是白纸黑字的成品,你根本无从体会人家艰辛而又有趣的构思过程。类比一下,这就像你想通过看电视的方式去弄明白电视节目的录制流程一样,忽视了基本素养和基本训练,只能接触到一些表面。

所以,我们夫妻还是下定决心,用父母的陪伴和身体力行,支持孩子凭借自身努力摸索提高作文水平。
 
 

2

艰辛的体会:引导思考最重要


舍恩伯格在他的著作《大数据时代》中提到过,互联网大数据能够被广泛应用,一是因为这个大数据无所不包规模宏大,二是人们因为数据量足够大,就能够容忍数据在某些细节方面出现“测不准”现象。简而言之,细小的误差并不影响数据的大规模使用。

同理,既然是要培养挚爱自身写作的能力,那家长就必须克服自己的追求理想的“心结”,客观接受孩子写得不够完美的现实。给孩子一些时间自己摸索,也是给自己一些时间调整心绪,犯不着为这点事儿急出个好歹来,耐心实在是一种美德!

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夫妻俩改变策略,从三年级下学期开始,侧重于和孩子的写作讨论过程,引导她的思考构思,而不是拘泥于具体的遣词造句。这和辅导班的教学方式比较类似,但区别在于,作文班直接教给你方法,让你去套去用;我们则是不教你方法,让你去想去尝试。所谓功夫在诗外,就是这个道理。

具体到每篇作文,我们一般都是这样做。首先,跟女儿坐在一起研读作文题目。读上两三遍之后,找到其中的题眼,定位写作方向;然后,把发言权交给女儿,让她谈一谈具体的内容安排,只要合乎逻辑就行。孩子真找不着写作题材,这个时候我们就集思广益,抛出个小创意小点子启发孩子;最后呢,就是坐等孩子写出初稿。初稿完成,我们会督促孩子自己默读两遍,这样基本上的语句问题也就都显露出来了,她自己会修改。只有遇到逻辑或者结构问题,我们才会郑重地向孩子提出建议。

这样写出的作文,可能并不是父母最满意的,但却是饱含孩子思考成果和辛勤劳动的。在这种以引导为主的写作尝试中,孩子会经常性爆发出令人惊喜的片段和“金句”!

当然,孩子自己写出的作文一定存在这样那样的瑕疵。比如她前几天写的一篇日记,就被老师在批语中指出,过度肯定了竞争而缺乏强调和谐互助主题,所以分数不高。但我认为这也是正常的“测不准”现象,孩子的文笔也和孩子自身一样,会慢慢成长完善。

 

3

幸福的感受:写作课变成亲子课


虽说我们家三口坐在一起讨论作文好像开会,虽然我们的小号上关于作文的版块就叫“写作课”,其实,哪有什么课呀!完全就是我们嘻嘻哈哈地开玩笑顺带着讨论作文思路。要是连家里都变成了一本正经的课堂,不仅孩子心里憋屈,我们成年人总端着也受不了啊!凡事举重若轻,遇事乐观豁达,这也是我们通过讨论作文给孩子上的一堂亲子课。

在所谓的“写作课”时间里,我们会陪孩子一起梳理内容,鼓励她列举出一些近似的题材,并进行一一的比较,找出其中的异同点,从而选出最适合。有的时候,孩子反而会在自己列举写作素材的时候,透漏出平时父母忽略的一些小小的细节,发现孩子日常接触事物的特点,这也算是“写作课”的意外收获吧。

另外,我们也把这种浓缩的写作讨论时间,当成一次加强父母与孩子沟通的难得机会。每当孩子写完初稿,妻子就会端正地捧起草稿,声情并茂地朗读一番。读到了病句错别字,大人孩子就会一起哈哈大笑。向孩子提意见的过程,则是我们向她灌输一些理念的宝贵时机。一些书籍中珍贵的观点,乃至我们曾经的人生感悟,都会在这个时候自然地传递给孩子。孩子如果能接受能消化,她自然会用自己的语言在文章里写出来,这比一般的说教要强得多。

怎么说呢?我们其实不是在辅导孩子写作文,我们只是陪伴她一点一滴地摸索写作文。我们也没有正儿八经地上什么“写作课”,我们只是为孩子多上了一节不花钱的亲子课。现在看来,这样的尝试还是挺不错的。

本文首发于作者微信公号【爸鼻马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