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吉利为沃尔沃花了110亿,为何吉利用不了它的发动机?原因很现实

 昵称39636210 2018-12-05

吉利当年收购沃尔沃时花了将近18亿美元,而当时英国将捷豹和路虎两个汽车品牌卖给印度塔塔也才收了26亿美元左右,起初吉利在收购沃尔沃之前也曾考虑过是否收购路虎和捷豹,但是最终还是选择了沃尔沃这一品牌,然而现在对比收购了路虎捷豹的印度塔塔和收购了沃尔沃的吉利,二者谁才能够真正的笑到最后呢?吉利一直在向沃尔沃投入资金,但是沃尔沃却始终未能将自身的技术转移给吉利,被吉利控股的品牌却为何不能将自己的核心技术运用搭配自身车型上呢?

吉利在收购沃尔沃的时候遇到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沃尔沃造车采用的平台以及发动机都是属于福特、马自达、沃尔沃三者的共建平台,马自达、福特以及沃尔沃这三者当初就是为了防止类似吉利这样的汽车制造商在进行企业收购时对核心技术进行强盗式的掠夺,因此在此前的协议当中,即便吉利购买了沃尔沃100%的股权,但是知识产权却不是100%的,这也就是相当于沃尔沃在技术层面仍是独立存在,吉利只是对于沃尔沃的收益有100%的权益,这18亿美元对于吉利而言只是收购了它的收益股权而并非知识产权,沃尔沃在当时的情况下已经多年未有收益,也就是说李书福当年花费18亿美元的收购将会吃大亏。

吉利花110亿收购的沃尔沃,为什么用不了它的发动机?原来是这样。吉利在收购沃尔沃之后,还一直在向沃尔沃投入大量的资金扶持,但是却始终未能得到沃尔沃100%的核心技术支持,沃尔沃花费近百年的技术研发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因为收购而和盘托出,技术、工厂以及声场都不可能全部交付出去,于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沃尔沃对于吉利而言只是一个赚钱的工具,我的平台技术、生产标准你方只能学习,不能盗取,并且对沃尔沃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吉利不能干预与参与决策。

针对于沃尔沃后期的发展,吉利再次投入200亿进行CMA架构的研发,而CMA架构便是现在吉利旗下高端子品牌领克的产品架构,这个架构的所有研发资金全部由吉利控股集团方面支付,对于生产以及各类杂事方面却由吉利和沃尔沃双方合作完成,吉利为沃尔沃的发展所付出的经费与精力如此巨大,最终还是迎来了沃尔沃方的技术支持,沃尔沃此后便一直将人才和技术往吉利输送,目前在月销3万辆的吉利博越车型上面便采用了大量的沃尔沃技术,李书福通过自身的行动将一步一步将沃尔沃“感动”并为吉利卖命。

反观当时收购了捷豹路虎的印度塔塔,的确从一开始销量而言,路虎是相当畅销的,并且当时以豪车的身份让许多土豪车主甘愿加价进行购买,就在去年路虎就净赚了133亿,沃尔沃在销量方面一直出平稳上升状态,去年的净利润为110亿元,然而路虎随着自身小毛病频发后,后续维修得不到保障与回应,在今年在全国多地发生车主们拉横幅维权的现象,路虎车型自身质量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一时间路虎“伪豪车”的形象立马传遍汽车市场,品牌形象一落千丈,而沃尔沃由于自身安全性能世界闻名,将会由于其品牌形象的为吉利带来的收益将会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的阶段,路虎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只是一个赚快钱的工具罢了,真正想要长久的发展沃尔沃才是真正的选择,李书福独到的眼光为吉利今后的布局绝对是其中决定性作用的,而对于捷豹的销量,从始至终就一直不如意。

当然,对于吉利收购的沃尔沃,李书福也曾经多次表示,吉利就是吉利、沃尔沃就是沃尔沃,即便是在收购沃尔沃之后吉利方获得了一万多项的专利技术,若是当初将沃尔沃的技术一股脑的全部运用到吉利身上,那对于沃尔沃的品牌形象将会是致命性的打击,对于自身车型吉利必须选择合适的技术运用其中,不加价、不妄自菲薄,将自身优势无限扩大,将沃尔沃与吉利两个品牌分开运营绝对是利大于弊的存在。沃尔沃被吉利收购之后的首次公开市值股价为120亿至180亿美元,这个数据与今年五月份吉利与沃尔沃讨论的160亿至300亿美元相差甚大,实际上吉利控股集团对于沃尔沃汽车的市值希望的数据是300亿至400亿美元,而这个数据将会是沃尔沃收益的10倍,是宝马和戴姆勒收益的2-3倍,从2010年吉利从福特手中收购沃尔沃至今8年的时间里,沃尔沃的价值已经翻了将近10倍,沃尔沃的销量增长以及品牌形象的提高已经延伸至吉利身上,目前吉利的销量一直处于上升状态,沃尔沃与吉利分开运营的好处显而易见,不将沃尔沃的发动机运用到吉利身上也是吉利的战略布局的正确做法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