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大文娱轮值总裁、优酷总裁杨伟东被曝因经济问题正在配合警方调查,阿里影业董事长樊路远将兼任优酷总裁。 今早,原阿里文娱董事长、阿里eWTP投资工作小组组长俞永福在社交媒体发文:“???!!!”,疑似回应”杨伟东被调查“事件。 对此,阿里影业回应称:“一切信息以警方披露为准,阿里有史以来,对这类事情都是态度鲜明,决不妥协的。” 据报道,所谓“经济问题”涉案金额可能逾亿,阿里内部对于杨伟东的调查已经持续一段时间。 杨伟东此次涉嫌贪腐的项目主要集中在优酷于2018年推出的“这就是”系列综艺,主要是关于综艺项目的收支问题。 天眼查数据显示,杨伟东旗下企业共45家公司,其中担任法定代表人的16家,担任股东2家,担任高管44家。媒体报道称杨伟东还在外部公司一直有占股,优酷内部一定层级的管理人士基本都知道。 杨伟东此前一直在优酷集团担任高管。2016年10月,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成立,杨伟东被任命为大优酷事业群总裁。 2017年12月,杨伟东担任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轮值总裁,兼任大优酷事业群总裁。 11月26日,阿里巴巴宣布架构调整,阿里大文娱重新换帅。樊路远接替杨伟东,担任阿里大文娱事业群新一届的轮值总裁。 杨伟东被被调查加上11月份的人事调整,阿里大文娱再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01 频繁换帅 从俞永福到杨伟东,再到樊路远,这是阿里大文娱自2016年成立以来,更换的第三个掌门人了。 2016年6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全面整合合一集团(优酷土豆)、阿里影业、阿里音乐、阿里体育、UC、阿里游戏、阿里文学与数字娱乐事业部等业务,成立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 俞永福出任第一任董事长,主导着“一个大文娱”的整合,并建立起大文娱的班委工作制度。 2017年11月,张勇发布公开信称,大文娱在班委基础上实行轮值总裁制,杨伟东担任第一任轮值总裁,直接向张勇汇报。俞永福不再担任阿里大文娱董事长、大文娱及高德总裁。 在杨伟东任上,2018年新一轮的整合重点从优酷开始。 在不留余力加大对内容投入的同时,杨伟东对于优酷的发展定位更加清晰:剧集类型化+综艺系列化,深耕圈层受众。 优酷不惜重金买下俄罗斯世界杯的播放权,以尝试内容与电商、O2O各大产品的协同。 内容之外,阿里将自身的技术基因注入到这些文娱产品,目前主掌优酷技术改进的是原手淘的技术负责人。 今年11月26日,樊路远接替杨伟东,出任阿里大文娱新掌门人。 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除了掌门人变动之外,阿里大文娱其他业务高管也在不断做调整。 今年5月,阿里大文娱内部进行架构调整,此前担任阿里音乐CEO和大麦网CEO的张宇被调回阿里集团,由杨伟东兼任阿里音乐CEO,樊路远兼任大麦网CEO。 在此之前的2016年9月,高晓松卸任阿里音乐董事长,阿里影业掌门人也经历了张强、俞永福到樊路远的更迭。 02 “买买买”的大文娱 通过一系列并购,阿里大文娱板块已经基本达到了全产业链的覆盖。 通过阿里文学、阿里影业、淘票票、优酷打通了影视全产业链条,并通过投资虾米音乐布局音乐板块,再加上阿里游戏、阿里体育等应用,阿里大文娱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建立起庞大的业务体系。 在视频方面,过去一年,阿里巴巴的电商平台为优酷导流了一定数量的会员。 根据骨朵传媒发布一份网剧报告显示,在2017年优酷的独家版权网剧占26部。 阿里财报显示,优酷日均付费用户已经连续5个季度增速超100%,具体会员数量,财报未披露。 但极光大数据iAPP 监测平台的数据显示,每月使用人数最多的前五个视频应用中,优酷土豆合并的数据也只能排到第三。 在音乐方面,阿里的虾米音乐的市场占有率仅为15%,远低于腾讯系产品和网易云音乐。 根据易观发布的《2018中国移动音乐市场年度综合分析》,在月活过亿用户上,腾讯系音乐产品遥遥领先,虾米音乐的日活为1131.29万。 2014 年,阿里巴巴毫无预兆地收购了文化中国成立了阿里影业。 由于缺乏核心IP,两年多时间里,阿里影业只有四部主控制作的影片,尽管聚集了众多大卡司,但是票房依旧惨淡。 阿里影业2016 年的收入达到9.04 亿元,净亏损也高达为15 亿元。2017 年上半年的亏损也达到了5.25 亿元。 被阿里巴巴收购的UC浏览器直接变成“UC”,从浏览器升级为“大数据新型媒体平台”,进军内容领域。 最近两个季度,阿里巴巴文娱业务的营收都是得益于UCWeb 增值服务收入,比如新闻信息流和移动搜索。 但从数据来看,每月用百度看新闻的人还是最多的,但是UC 已经被腾讯新闻超越,今日头条也在持续追赶中。 再看阿里的游戏板块,在马云多次高调宣布饿死也不做游戏后,阿里游戏最终还是上线了。阿里公布的战略显示,他们将投入10 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游戏IP 的生态发展。 但阿里游戏入局时手游时,腾讯早已打下了稳固的江山。 “买买买”这一方式在短时间内帮助阿里大文娱尽可能迅速、尽可能广泛的发展了起来,却也为阿里大文娱在之后整合过程中的复杂性、发展过程中资本属性、板块与板块之间的间隔性埋下了伏笔。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么大的体量,都是通过投资、并购而来,相比于腾讯旗下长达13年的QQ音乐、6年的阅文集团、十几年的腾讯游戏,阿里大文娱的各个板块的根基尚无法与腾讯相提并论。 03 持续亏损 阿里巴巴最新财报显示,本季度阿里大文娱亏损最大,达到48.05亿元,较2017年同期亏损增长近15亿元。今年前两个季度,文娱板块的亏损额分别为35.41亿元、38.02亿元。 财报称亏损原因在于投资原创内容生产及购买版权。 阿里影业发布财报显示,阿里影业在此期间营业收入达到15.32亿元,较上一年同期增长29.4%;经营净亏损为1.54亿元,较上一年同期的4.31亿元人民币大幅缩窄64.1%。 事实上,阿里大文娱面临着“冰火两重天”的发展局势。 一方面,UC 浏览器、淘票票、大麦网等优质资产,市场占有率颇高、行业地位名列前茅; 另一方面,在布局最早的数字音乐领域内,虾米音乐的市场份额反而一再减少,而在线阅读市场当中,书旗小说应用也已经跌出了第一梯队。 目前,阿里大文娱仍是以各个独立的公司形式存在,联系并不十分紧密。因此,各个板块之间的整合、协调仍有待解决。 除并购原罪、内部整合所产生的问题外,外部竞争亦是制约阿里大文娱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整个娱乐产业发展现状,阿里的老对手腾讯在大文娱领域里,远远领先。 无论是产业布局,还是于腾讯本身的娱乐基因相比较,或者是文娱板块细分领域的竞争,目前看来,阿里大文娱并不具备优势。 和阿里大文娱缺少重点、缺少爆款大而不强的尴尬不同,腾讯的泛娱乐产业依靠社交的根基、以及腾讯自身的娱乐优势表现亮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