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先觉:聆听赵庆泉大师《谈盆景创作》的心得笔记

 眼镜老猪猪侠 2018-12-05


赵庆泉大师《谈盆景创作》

——心得笔记

撰文与摄影|张先觉


2018年8月18日,柳州盆景艺术研讨会已经过去几个月了,回顾在场特邀的几十位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各省协会嘉宾和广西盆景协会的会员代表约300多人,认真聆听了赵庆泉大师的这场演讲。赵庆泉大师以《谈盆景创作》为题,从创作与制作、盆景的基本概念、盆景的民族性、提升盆景创作水平、盆景的继承与创新五个方面全面精辟论述了中国盆景艺术的创作实践理论,高屋建瓴的阐明了中国盆景的发展方向,深刻勾勒了中国盆景的发展远景,指明了中国盆景发展的必由之路。《谈盆景创作》是在中国盆景发展处于盆景大国迈向盆景强国的交替时期的一场具有划时代,纲领性的实践指导课,必将在中国盆景发展史中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听完整场演讲,在我身边座位上的王恒亮、王元康、刘传刚、张志刚等诸多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和各省盆景协会特邀嘉宾不绝于耳的称赞议论,“这是一次高水准的盆景艺术理论演讲,是大师中的大师水平。”

 

一直想把这次牵挂于心的演讲分享给大家,遗憾的是当时手机续航电力不足。“温故笔记”只是自己一管之见的顿悟感受,还望大家对照PPT插图授业解惑,不胜感激。



一、创作与制作:


创作侧重于创造、创新,而制作则侧重于工艺流程,意义广泛,当然也包含创作。两者的含义是包含与被包含,概念是一大一小。


我们通常把那些最初的、独创的、新颖的作品称为原创,而在此基础上的延续、推广和扩充则为复制。



无论复制别人和复制自己,都不是创作,创作是从无到有,而制作只是从有到多。


从理论上讲艺术作品可分为原创和复制,但对于盆景这门特殊艺术而言,往往是既含原创的成分,也有复制的影子。

 

心得笔记:


在盆景的传达、论述、和交流中,我也经常混淆盆景创作与制作的关系。在现实中,还是有大量的制作与复制品充饰着盆景领域,应该去精准的理解从无到有是创作、从有到多为制作或复制。走出制作与复制的束缚而迈向创作的高度,是需要有大量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的。一个真正的盆景艺术佼佼者,都是经过模仿、复制、制作而达到有创作盆景能力的,而我们一生也许都在复制或模仿中探索,看不清匠与师的本质而沾沾自喜。当然,创作与创新不是为了讨好市场,也不是单纯的为了与众不同,必须尊重盆景传统、尊重自然科学、尊重艺术规律,个性化的盆景艺术不是唯心、虚无、抽象得远离盆景定义的东西。


创作在实践中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制作仅是量变的增加,而不发生质变。创新是独到的,是从局部呈现的;制作是普遍的,是从整体模仿的。



二、盆景的基本概念:


盆景是以植物、石头、土、水等自然物为主要材料,通过艺术创作、工艺制作和园艺栽培,在盆中塑造大自然美景的艺术。


属性:自然、艺术、生命、浓缩。


心得笔记:


很多文者给盆景下了多种多样的定义,这是涉及到对盆景这门艺术的原则性界定。有多少人工合成的盆景材料混淆了盆景的自然属性;有多少人工合成材料的盆景在为得不到一个奖项而鸣冤叫屈。“自然、艺术、生命、浓缩”高度概括了盆景是自然素材的组合产物;盆景主体自然元素是艺术而不是工艺是有本质区别的;盆景主体元素有生命的属性,是界定盆景不同于其他艺术的本质特征;盆景艺术形式是寄托人文情感和典型自然景观的小中见大,而不是几乎等比于自然树石体量的堆砌或照搬;盆景的定义是判别盆景评比标准的基础,是鉴别是否归类于盆景的游戏法则。充分理解盆景的定义,对于把握盆景形式的创作方向和盆景风格的确立,是有帮助的。



三、盆景的民族性:


艺术不分国界,但民族的更是世界的。


在盆景已成为世界性艺术的今天,切不可丢掉独特的民族风格、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唯有坚持走民族特色之路,这是一条从章怀太子所处时代就并始的盆景之路,也是中国盆景走向世界的金光大道。


心得笔记:


赵庆泉大师曾在常熟中日盆景表演交流中,在《谈中国盆景的民族特色》中阐明过盆景的民族性观点,“世界的文化贵在多元并存。在盆景已经成为世界性艺术的今天,它的民族的特色尤为重要。盆景起源于中国,它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积淀所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为一直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人,从小接受的是中华山川文化的熏陶,毫无疑问,在盆景中表现中国的民族特色是其所长。”    


齐白石曾教导弟子:“学我者生 似我者死”,何况世界盆景艺术发展到今天,一个民族的盆景艺术风格,不能体现这个民族文化艺术的历史渊源?没有了民族自我,那就成了国际性的盆景大复制。


民族文化是不轻易动摇的,盆景艺术风格的形成也有其内在规律,盆景艺术风格形成受制于地域文化和地域物候,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风貌、行为规范和管理方法等非物质因素的总和。地域文化与当地民情、民风、民俗紧密联系,对内具有共性,对外具有个性,有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滋润着1300多年与姊妹艺术共同发展的盆景艺术,这是任何一个国家不能移植、不能照搬、不能复制和不能拽为专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符号,世界多元盆景艺术类型的并存与排他性就成了客观现实的一对矛盾,没有民族的,世界就没有你的位置。


每个不同的大地域都有着自己的盆景特色,从地理方位上看,任一地区的盆景文化都是以多元的内容为其存在形式的,所以盆景文化在大风格内的融合中,体现了接纳与兼容。尽管民族盆景风格内部也存在着地域个性风格发展的不平衡性;尽管地域盆景风格在“干扰”中表现有阶段性和多样性发展的特点,然而我们并不担心在地域大物候、地域大经济文化的掌控下,本民族盆景风格要素的主体地位会在短时间内丧失;尽管地域盆景风格是地球村盆景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本地域盆景风格要素主体地位的牢固性是受地域物候特征的变化所制约;是受地域文化的民族不可调和性所制约的。


中国盆景民族性的本质是什么呢?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其思想精粹主要包括:中和之美、协调之美、和善之美、和合之美等和谐思维。“中和之美”是中华民族最高审美标准;“协调之美”是贯穿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始终的审美价值取向;“和善之美”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思维方式;“和合之美”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观。这些都是中国盆景艺术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也应该是中国盆景民族性艺术的本质。


潘仲连大师在《写在扬州盛会前夕》中所阐述的中国盆景的民族本色应该是“雍容闲雅,清刚中和”和呼吁“民胞物与”,这“八个字,一个呼吁”更是香象绝流的总结了中国盆景民族的本色和应该持有的立场,这就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精髓。


综上所述,不难得到赵庆泉老师一贯坚持盆景艺术民族风格的理论依据。


在绚丽的世界盆景艺术诸风格的大家园里,只有遵循盆景艺术风格形成与传承的内在规律,千姿百态的盆景艺术风格才会呈现出璀璨斑斓。



如果将盆景看作立体的中国画,其“画面上有着很多的空白之处。这种空白在中国画中叫“留白”。留白所形成的虚空可以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面在有笔墨处,画之妙在无笔墨处”。



中国人喜欢将情感浓缩在各种不同的线条之中。这些线条不是单纯的线条,也不仅仅是塑造形体的因素,它还可以表现作者的主观情感,传达作者的意趣精神。难怪有人称“中国艺术是线的艺术”。


心得笔记:


盆景沿着中国画的艺术表现走了一千多年,翻阅中国盆景的发展史,不得不先简要提提扎根中国传统美学理论的中国画。中国画是在古老特殊的文明环境中产生的。据记载,绘画的起源直溯距今七八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原始制陶人画在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的纹绘是最古老的绘画创造。大千世界,芸芸丛生,唯独人类这个拥有语言和思维灵性的“动物” 才真正懂得美,并由此而产生对美的需求和创造。美是人类探索的永恒主题,于是华夏大地就有了中国画。


据资料查证,中国绘画的萌芽、发展到成熟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起初表现的仅是原始朴素的理想和生活,以及为上层社会政教的服务,同时也反映各时代跌宕的社会风貌与世俗的生活图景。在这漫长的历程中,直到人类在劳动过程中创造了实用器物和建筑物,并在上面作装饰布置的时候,才注意到对于画面的利用,人们在上面所绘制的装饰图象,便开创了最初具有画面构图意识的先河。这种构图意思渗透于中国文化内容的各个形式中,同时中国绘画也贯穿于整个华夏民族文化进程的各个领域。


中国画与中国盆景是血融于水,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国画内涵表达的又一种形式。中国盆景曲折发展的辛酸跋涉,仍沿迹记载、传承、依附并辉映着中国画的发展轨迹。然而盆景艺术也和其它艺术门类一样,最具生命力的种子还是顽强地在瓦砾中探出头来,被世人所发现,被世人所抬举,被世人所接受,盆景终于成为了艺术大家庭的佼佼者。在这个时代乃至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具有中国大文化背景和特色的盆景必然会进入千家万户,这是中国大文化赋予盆景风格的形式体现,是中国画赋予盆景艺术强大生命力的衍生物。翻阅中国诸多风格盆景造型艺术术语,你就不难发现中国盆景制作章法用来处理元素结构之间的语汇与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理论语汇的亲密关系,如:照顾、呼应、曲直、疏密、聚散、刚柔、巧拙、粗细、轻重、增减、反复、争让、穿插、掩映、离合、写实、留白,光洁和残损等关系都是中国画文化的实践积累;在结合盆景艺术造型构图的要求又如:有天有地、虚实相宜、盈亏相得、轻重相衡、疏密相间、聚散合理、动静结合、险稳相依、奇正相存、巧拙并用、刚柔相济、雄秀结合、繁简互用、藏露有法、向背合理、弛张互用、高下相称、大小相比、长短相较、曲直相存、起伏相间、远近相适、浓淡相和、冷暖互补、主宾相从、争让不紊、顾盼有情,以达到气韵生动、神形兼备、情景交融、情质一致的艺术境界,这都离不开借用中国画用于表达景致的词汇。当然,盆景艺术创作语汇也有其门类的专业性,这就是盆景活艺术区别其它艺术形式的特殊性。如贺淦荪大师《论树石盆景》和赵庆泉大师的《水旱盆景制作》等等,就是对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理论结合盆景艺术,构建的盆景理论的最贴切诠释。

 


盆景一种以自然材料表现自然景物的艺术。遵循自然之理,是其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无论经过怎样的艺术创造,树还是树,山还是山,而不是其它。



自然界的树木有千千万万种,各有其不同的美。松树类苍劲,枝叶多呈片状;柏树类古拙,枝叶多呈团族状;杂木类别其风韵,小枝多呈鹿角状。


盆景是人和大自然的共同作品。要重视大自然的创造,留下树木自然生长的空间。


心得笔记: 

 

盆景主要素材的培育和把握,比文化交流更难以普及,它有着极其规律的生存选择,能用于盆景艺术植物的苛刻物种,是形成千姿百态盆景艺术风格的基础。我们应该尊重树的自然属性这个基本准则,还树的本来面目,避免树冠与树相张冠李戴。

 

盆景可用树种又是经过亿万年地域、物候和母岩成分主打因子塑造的产物,它有着极其挑剔的不可兼容性和客观多样性,盆景艺术也不例外,只是因各自的特殊性而限制规定的条件不尽相同罢了。盆景艺术的限制规定性主要表现在自然之境依托具有生命性的植物元素,在传统的附件忖托、组合、构造出小中见大的微型园艺景观或个景。它有着植物生命四季更替的规定性特征,树相、树冠、树枝姿态、都是受亿万年进化物竞天择的结果。违背植物最基本的遗传生理特征,都应该是桥揉造作。怪异不能归纳于盆景艺术形式,而离异自然客观存在的矫揉造作更不是盆景艺术所需要的技巧,盆景佳作形式和内容的完美高度统一所表达的意境应该具有对盆景艺术技巧的全覆盖,“百花齐放”应该是“花”而不是“哗”。

 

师法自然要注重树种的自然特性,当然不是照搬。植物盆景做成后,应该以投入最少的精力和物力,以最长时间的维护周期间隔为出发点,来决定这件作品“师法”“提炼”“把玩”自然典型到了何种师法自然的境界。

 

某些地域的树种盆景风格为什么有生命力,就是因为选择的树种符合自然生长特性。所以说,一方水土一方树,一方树种一方形,因为塑造成它们今天的样子,远比人类对自然的进化选择和适应的时间长得多。“师”是自然规律,“法”是技巧;“师”是“天造”,“法”是“人为”,“天人合一”就是盆景艺术的最高境界了。



四、提升盆景创作水平:

  

盆景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技术是为艺术服务的,仅有高超的技术是不够的。

  

一件好的盆景作品至少应具备三个要素:有创意、有技艺、有个性。



1、熟练掌提技艺

2、认真师法自然

3、借鉴中国书面

4、提升综合素养

5、抓住瞬间灵感


心得笔记:


赵庆泉大师在参加第八届世界盆栽大会访谈录中说过:“今天,世界各国的盆景都发展得很快,这次参会,我看到了日本盆景正在振兴,特别是一批中青年盆景人涌现出来,对此很有感触。中国盆景的复兴说到底也是要靠年轻人。一方面,我们要脚踏实地,不可浮躁,不可急功近利,不能简单地只看别人的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习人家的长处;另一方面,我们还是要有民族的自尊和自信,但不能自负。要坚持走民族特色之路,发扬我们的文化优势,把本民族最优秀的东西体现出来,这样一来,我相信中国现在的盆景大国地位一定能够发展成为世界盆景强国。”


读到此处我在想,继承和发展民族盆景艺术的实践思想论是什么?演讲中有答案。



五、盆景的继承与创新:     


今天的盆景,正是建立在前人留下的宝贵传統的基础上,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就得从零开始。毫无疑问,我们必须珍惜和继承优秀的传统,从中吸取营养,作为今天盆景发展的基础。


但是,继承代替不了创新,每个时代的盆景人都应该有自已的创新、盆景艺术才能不断地发展和进步。

创新是盆景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过去的创新,在今天已成为传统,今天的创新,又是末来的传统,传统从来都是发展的,所以创新是继承的发展,永无止境。


心得笔记:


在盆景艺术领域里,时代总是先记住创新作品。如何看待中国盆景的继承与创新,这个题目虽然有点大,但是和每一位热爱盆景艺术的朋友息息相关。有人说,中国盆景艺术文化及风格,年年在升华,我们早先玩的桩,早先做的盆景,自己看着也疲劳了。在市场经济名与利的驱使下,盆景艺术走向发生了些许变化,使得不大重视传统的盆景技艺,借对传统盆景形式的审美疲劳,总想“异桩在手,名利双收”。我热衷各种盆景艺术新形式的出现,我赞赏艺术的创新,在发扬传统盆景技艺的基础上,奇异与技艺的有机结合才是无可挑剔的。


创作绝不是抛弃传统,从零起步,推到重来。在盆景制作中,我的理解是哪怕在形式或内容表达上有自己独创的成分,他就应该归结为创新。创新是从局部发生的,是形式的渐进,是内容的升华,是传统的继承,是常人中的独到,是符合常理的从无到有,是可以艺术升华的艺术规范行为,而绝不是心血来潮、随心所欲和“超越现实”的唯心虚无论。


我认为,赵庆泉大师的“盆景的继承与创新”,无疑是我们现在乃至将来进行盆景创作的实践思想论。


历史史料证明,中国盆景是世界盆景的唯一发源地,五千年的文明驮负着中国盆景艺术发展的轨迹;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着浓缩自然的盆景奇葩,这就是我们需要继承的传统;这就是我们在新时期的盆景创新之源。只有遵循中国传统美学孕育并具有神形兼备的民族盆景文化特色,才是我们为之继承和创新的方向,中国盆景别无他路可走,这个方向不能动摇。


中国盆景文化的创新题材举不胜举,中国盆景形式与内容完美表达的开拓空间永无止境。崇洋迷外、拿来主义、照样画瓢、只会失去自我,失去作为世界唯一盆景发源国的中国盆景民族风格,这才是留给世界盆景艺术园地最遗憾的事。

(感谢张先觉老师授权中国盆景发布)

赵庆泉盆景《出尘》

赵庆泉盆景《奔月》

题名:入云

规格(厘米):132

树种:真柏

作者:赵庆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