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间架结构,是指笔画搭配、排列、组合成字的形式和规律。 由于汉字是由笔画构成,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形为主“因形见义”的独特文字系统,数量庞大,字形繁复。 一. 重心平稳,疏密匀称 要练好间架结构,主要有两点:重心平稳,疏密匀称 (1)重心平稳:就是要掌握字的重心,使字站得稳。不管是什么样的字,只要把重心安在中心线上,字便平稳。 如:“中”字,竖画必须占据中心线。 (2)疏密匀称:即每个字不管笔画多少、结构繁简,容纳在同一方块中后,看上去没 有过疏过密的感觉。 这是因为在书写时注意到了笔画肥瘦、长短的变化、部位之间的呼应、照顾、各占适当的位置、认真讲究搭配的缘故。 如:“个”和“缘”字,尽管笔画的多少不同,但注意到了笔画的粗细长短、部位的呼应,看起来就顺眼。 二. 独体字 独体字一般笔画较少,书写时除了注重重心平稳外,更要注意字的长、宽、窄、大、小 长:长者,勿宽。如:“月、直”等字。 短:短者,勿长。如:“白、工”等字。 大:大者,勿出。如:“大、马”等字。 小:小者,略小于其他字。如:“小、口、日”等字。 三. 合体字 (1)左右结构 左右相等:如:比、那 左窄右宽:如:把、投 左宽右窄:如:能、期 (2)左中右结构 左中右相等:如:锻、撤 左窄中右宽:如:微、激 左中窄右宽:如:倾、慨 左右宽,中间窄:辩、翻 关于间架结构这个话题,继续推荐田英章先生的书法教学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xNjA5MzkzMg==.html (3)上下结构 上下相等。如:益、楚 上长下短。如:烈、思 上短下长。如:节、贡 上窄下宽。上短下长:如:花、呆 上窄下宽。上长下短:如:忠、集 上宽下窄。如:曹、育 (4)上中下结构 上中下结构的字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部位纵向组合而成,较为复杂,各部分所占比例随字而定。如:等、崇、察等。 (5) 包围结构 左上包围。如:厚、庆、屈 左下包围。如:道、通、建 上三面包围。如:同、问、用 全包围:如:国、因、田 四. 向背法、呼应法 (1)向背法 所谓的向背法,即指相向与向背的方法。相向和向背,不仅使笔画产生了变化,更主要的是在字的结构中起到了楫让顾盼的作用,使字型在平稳中能求得变化,又在变化中能获得协调。 笔画之间有相互抱持意义的称为'向',也叫'相向'。 笔画之间有相互背弛意义的称为'背',也叫'向背'。 (2)呼应法 呼应法,是指前笔画的收尾与后笔画的起笔之间连带的方法。前者为呼,后者为应。它是以外在连贯形式和内在连贯意义两种姿态存在的。 所谓外在连贯形式,是笔画间有形的连带;而内在连贯意义,则是笔画间无形的连带。外在连贯是通过笔画的直接连带获得的,内在连贯是通过笔画的空间运笔而得到。楷书的呼应取决于内在连贯,行书的呼应多来自外在连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