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北不输中亚五国,为什么很少有人提及中国是一个“中亚国家”?

 轻风无意 2018-12-06

中亚五国面积400万平方公里,人口6500万,GDP不足3万亿,而今天中国典型的西北地区包括西藏、青海、宁夏、内蒙古西部、甘肃和新疆等,面积不输400万,人口超过6500万,GDP也约等于3万亿,可以说西北不输中亚五国,为什么很少有人提及中国是一个“中亚国家”呢?

西北不输中亚五国,为什么很少有人提及中国是一个“中亚国家”?

1、海洋的危机感

中国近代以来,对海洋来的“耻辱史”和危机感,要超过内陆,我们惯性的认为,自己是一个陆地很大的国家,也就是说,我们在内陆是个大国,只是近代以来输在了海洋而已!

其实,俄罗斯在近代以来,在海洋领域的建树似乎也不高,从日俄战争和黑海争霸都是输得很惨,但是却在大陆方面成为横跨亚欧的全球第一大国。

西北不输中亚五国,为什么很少有人提及中国是一个“中亚国家”?

2、建国以后去的成就

到目前为止,中国基本恢复到大清末年的经济占比水平,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份额更为集中,而西部比较弱,西北最弱,西部大开发虽然进行了很多年,但是基本盘还是没有变化。

3、首都在东部沿海

历史上在宋朝以前,中国的首都很长时间内是在西部的,但是近几百年来,首都基本上都是在中东部;

4、西北的气候条件不像东部那么温润

提起西北,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戈壁沙漠的无人区,而提起东部就是烟雨江南和地坪人多的城市群;

西北不输中亚五国,为什么很少有人提及中国是一个“中亚国家”?

然而,中国西北到底有没有分量呢?

1、在大唐帝国时期,长安更像是一个西域风情浓郁的城市,而且大唐在西域的面积应该是超越中东部的,因此大唐也是被国际公认的“中国符号”;

2、中国在西北有没有大的政权?

先不说大元帝国,就举个被中国正史看做是中国王朝的西辽来说,北辽朝灭亡之后,也是由一个契丹皇室贵族耶律大石建立起来的国家——西辽,它在中亚延续了契丹国祚86年,公园1130年,耶律大石带领他的精锐之师(据说是200骑兵)踏上了西征的旅程,2年后,耶律大石在叶密立(今新疆额敏县)称帝,又经过几年的顽强征战,征服了中亚大大小小数十国家,西辽帝国疆域达到极致,成为中亚一大强国,让契丹民族重获辉煌,直到1218年,归于大元。

西北不输中亚五国,为什么很少有人提及中国是一个“中亚国家”?

3、与“美如画”的烟雨江南相比西北到底美不美?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水利工程的持续跟进,西北的景色正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今年,整个西北的暴雨和洪水多了很多,去旅游的网友回来反馈的信息就是,西北变得“温润”多了!

虽然突发的暴雨和洪水有可能引发自然灾害,但是也说明降雨多了,可以利用的水资源也就更加丰盈了,只要合理利用,还是可以变废为宝的,比如把水集中到罗布泊,是不是可以再现浩瀚的“西海”景象呢?

西北不输中亚五国,为什么很少有人提及中国是一个“中亚国家”?

对此,你怎么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