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斯文可食——《山家清供》中的食与味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18-12-06

  南宋绍兴年间进士林洪,生逢乱世,工于诗文,著有《山家清供》,是本奇书。清供者,文人清雅之用度是也。古时候文人也有恋物癖,案头总讲究摆点与办公无关的小东西,诸如盆景、香炉、古董、奇石、花果、佛手之类,就像现在上班族电脑前摆放的玩偶或者多肉。《山家清供》中的“清供”,指的并不是器物层面。这本书记载了一百零四品菜、羹、饭、粥、面、糕、点的佳味雅意,这些饮食材料易得,制作方法也简单朴素。用清供作题,以文人们推崇的“山舍清谈”“山林之味”来标榜自己不屑所谓“庸庖俗饤”的清高。说这是部奇书,因为它不仅是本食谱,同时也是一部讨论文艺的专著,博引唐宋诗文,纵论高人轶事,寓教于吃。

  林洪自称“读坡诗二十年”,书中自然少不了与苏轼有关的故事。苏东坡是著名美食家,宋人笔记中有很多他发明美食的记载,所谓“东坡三十二味”。比如传说苏轼知杭州时主持修筑西湖苏堤。百姓感谢他,过年抬猪担酒给他拜年。苏轼将猪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分送给大家,就是东坡肉。《山家清供》主推素食,书中讲吃,其实是在讲诗。书中讲诗,其实是在讲人。说初夏时竹笋从地里拱出,把落叶扫到竹笋边点着,把笋煨熟,叫做“傍林鲜”。一日苏轼的表兄,大画家文同正在享用这“傍林鲜”,收到苏轼送来的诗句,开玩笑说他把千亩竹林都吃到了肚中。林洪突然生发感慨:竹笋贵在清新鲜美,不适合与肉搭配烹饪。可现在的庸厨都喜欢把笋和肉混烧,就像用小人败坏了君子的清雅。网上关于作者林洪的生平介绍不多,说他早年游读于杭州,文人相轻,饱受排挤。联系他这段笋和肉混烧的议论,也就不难理解了。

  书中还讲了一品美食,叫做“玉糁羹”。说苏轼跟弟弟苏辙喝酒。喝美了,把萝卜捣碎煮烂,不加任何作料,用米粉调成羹来吃,称赞“若非天上酥酡,人间决无此味”。人要有怎样的情怀,才能把这淡萝卜煮米羹吃出至味呢?据说金圣叹牵涉“哭庙案”将被问斩。临刑前儿子哭问遗嘱,他让儿子附耳过来,说:告诉你个秘密,我发现,豆腐干与花生米同嚼,有火腿味。呜呼,死到临头才显真爱。人说李斯被杀前还想去遛一次狗。嵇康被杀前搞了最后一场《广陵散》乐迷见面会。大才子的遗言竟然是在交流吃的心得,孔乙己说:读书人的事儿,能算吃么?

  《西游记》里面猪八戒有句口头禅:斯文能当饭吃?看过《山家清供》,发现斯文不仅能当饭吃,而且吃相不俗。《菜根谭》讲:“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知识分子真要是讲究起来,秀色可以餐,斯文可以食,清供可以是“口腹之奉”,连文学评论都可以当成菜谱流传了,就问你怕不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