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最后一天上班。痛快拾掇东西,明天领你上昆明,把丽水花园那套房子手续办了。” 夜总会的经理董小凤对女友萍姐趾高气扬地说。 小董接了个大单子,干成就给20万。 20万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足够他买一套好点的房子给女友。这样就不用让女友在夜店到处陪人唱歌喝酒挣辛苦钱。 对于他而言,能够拿到这一笔钱,给萍姐买下丽水花园顶层的房子,两人亡命鸳鸯一样地生活,他就认为值了。 单子不好做,是杀人。终局也是自称“五星杀手”的小董弄丢了照片,杀错了人。买家给的目标是宋老二,小董错杀了宋老二的同村老猫。后被警察开枪击毙。 这是曹保平导演的电影《追凶者也》的情节,小董的扮演者是张译,萍姐的扮演者是谭卓。 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值得思考,“为了20万块买套房就动手杀人,至于吗?” 导演曹保平说,这样的真实案例有很多,有人甚至会为了三五千块犯上谋杀的案子。对于小董这样的亡命徒,过了今天不知明天。有钱有房的好日子能过一天,让他去拿一条人命换,在他的概念里是正常的。 疯狂的房价,掏空了几代人的钱包,逼迫着人性走向扭曲。刺骨的现实,在中国影视剧作品里很难看到。但在曹导的作品里,总有这样露骨的现实故事。 10年前,火爆一时的电影《李米的猜想》。这部片子被认为是曹导最温情的电影,主线是女司机和毒贩的爱情故事。 其实,电影也有现实故事的原型。 电影中有段精彩的插曲,周迅饰演的女出租车司机李米,被王宝强和王砚辉两个饰演的歹徒裘水天和裘火贵抢劫。聪明健谈的女司机侃晕了裘水天,裘水天得到不报警的承诺誓言后,放了女司机。女司机很快就去了警局。 原型是早年一则辽宁的电视新闻,曹保平基于这个创作了剧本。 这部片子被删减了50多分钟,结构和故事巨变。 很多精彩的故事,观众根本就无法从电影中看到。他们看到的多是被阉割之后的作品,以温情为主题的片子。 譬如两个歹徒裘水天和裘火贵的贩毒原因为何?电影只剩下了王宝强饰演的裘水天的贩毒缘由。裘水天暗恋小月,小月妈贪钱,他出不了彩礼,只能进城打工。进城打工赚钱很难,总是被人欺负被人骗,赚不到钱,他最后为了钱跟裘火贵贩毒去了。 裘火贵的贩毒原因呢?裘火贵的邻居是乡长的老岳父,他家厕所的排风扇对到裘火贵家厨房,臭得不成,他就天天和乡长老岳父掰扯这事,两人就打架,突然有一天老岳父脑溢血死了,说是被他打死了,裘火贵拎着包跑到外地,三年都不敢回家。后来乡长放话了,拿三万块钱就可以回家了。 裘火贵的身世一样很现实,但是不够温情,而且触碰红线。这块被删得干干净净。 这根红线,戴着镣铐跳舞的曹保平2004年到2007年就碰到过。电影《光荣的愤怒》。 《光荣的愤怒》里讲了村长熊老二和兄弟四个如何仗势欺人鱼肉百姓无法无天。 电影管理部门给“光荣”罗列的意见多达几十条,比如:怎么可以这样描写党的最基层支部书记,他会那么猥琐,他会那么鸡贼,会不择手段,靠欺骗人把4个村霸打倒呢?而光天化日之下,又怎么可能出现那样的乡村恶霸呢? 后来某位搞创作出身的领导担任了广电的副局,又赶上了国家整改乡村恶势力的政治东风,这部片子才被通过。 有趣的是,整改的东风中,曝光了光天化日之下乡村恶霸的案例不在少数。 不过这部电影最终只拿到了不到2万的宣传经费,2个拷贝。电影在无声无息中公映,几乎没有票房回报就下了线。 炮爷翻遍全网,发现这部豆瓣高达8.0分的现实主义电影,现在连个高清版都找不到。 以独特的故事视角,讲述普通人的生活,以及对不强行输入大道理大故事大价值观的坚持。有无奈,有对现实的刻画,有对社会的嘲讽,还有天然的尖锐和深刻。这是炮爷挚爱曹导作品的原因。 曹保平是为数不多,由编剧转行导演成功的例子。毕业于北电的剧作专业,后留校任教,现是北电副教授。先是写剧本成名,又转型做电视剧导演,后才做了电影的导演。 曹保平说自己是有精神上和创作上洁癖的人。 如果从电影评分来看,不高产的曹导这种洁癖带来的都是优质的作品。《光荣的愤怒》豆瓣评分8.0分,《李米的猜想》7.8分,《追凶者也》7.7分,《烈日灼心》8.0分。 媒体说在2008年《李米的猜想》后,曹保平沉寂了7年,才推出了《烈日灼心》。其实《烈日灼心》前,还有部好作品被埋没了。 5年尘封不能上映的,《狗十三》。豆瓣评分8.5分,目前是曹导作品的最高分。 据说这部作品尘封缘由,是对中国式家庭教育和青春成长思考过于深刻。 很早之前看过一次《狗十三》。上周被片方邀请时又看了一次。看完再次被震撼到。 如果说从《光荣的愤怒》、《李米的猜想》到《追凶者也》、《烈日灼心》,曹导都是以犯罪系列刻画底层以及普通人的生活。 那么《狗十三》是直接跳出了犯罪和黑色幽默系列风格,以克制为主,接近白描地讲故事。看似朴实但内里表达的情感则是波涛汹涌。 作为曹导的粉丝,这些年心中一直有个遗憾,因为《光荣的愤怒》、《烈日灼心》等系列影片都被中国式的主流和谐和大团圆的意识形态处理过结尾,很难看到他作品的全貌。这次《狗十三》是个例外,它没有这个软肋。所以它也就成为了曹导最好的作品。 用13岁少女李玩和两条宠物狗“爱因斯坦”的故事作为推进器,讲明白了中国式成长和长大的那些事儿。 故事也暗含着各种对比的人物形象,李玩和两条狗“爱因斯坦”的对比,李玩和姐姐李堂的对比,不懂事的李玩和懂事后李玩的对比,父亲前后形象的对比,平静简单且有力道。 没有一句摆谱地灌输大道理和大价值观,不动声色地讲明白了多数中国孩子成长的真实变化。仍旧没有一贯的和谐美满,多的是现实和一针见血。 就像电影宣传海报上那句话:
《狗十三》透过青春片呈现的是中国社会、家庭的横切面,以及各种中国式社会关系如何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影响和伤害。 所以这部电影的受众也不再仅仅是青春期的年轻人。 说实话,这是我看过最好的国产青春片。完全跳出了以往多数青春片,堕胎劈腿、喝酒打架、闺蜜撕逼、抽烟看黄片的剧情套路。 曹导惯用的冷讽刺,在《狗十三》里也没有缺席。影片中口口声声说着做人要低调的张伯,手腕戴着大金表、张嘴闭嘴就是我的大别墅、大红袍茶,评说《时间简史》是小孩子们看的书。却被长辈们夸赞着读书多,听他说话比看天文展有用的多。 用演员果靖霖的话评价这部电影,“这是一部不会过时的影片。”他在《狗十三》中出演“父亲”一角,是零片酬出演。 12月7日,《狗十三》将正式首映,登陆电影院。炮爷准备再看一次。推荐你们也去。曹导的电影,每次都很超值。 电影具体的故事情节,就不过多剧透,说破怕破坏大家的情绪和欲望。 5年尘封,一刀未剪,着实是种幸运。 |
|